天天看点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冬奥刚刚结束,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持续高涨。

可是今天在群里却看到了一个噩耗。

2月24日,松花湖一名滑雪爱好者为躲避前方雪道中间停留的雪友,滑出道外,撞进树林,不幸去世。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对于逝者及亲友的打扰,均未在文中露出身份信息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群内转发的当时视频

据了解,该雪友是一位有多年滑雪经验且精通刻滑技术的大神,事发雪道有可能是在松花湖滑雪场A1或者A10雪道(两条均为绿色中级道)。在送往医院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伤者的头盔已经被撞出一条裂缝(该视频现已无法看到)。

翻看去世雪友的账号可以发现,不管是从安全意识上还是滑行技术上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滑雪教练。每年雪季都常驻松花湖,对于雪道地形也都十分熟悉。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万科松花湖雪道图

截止发稿,我们未能联系到当事人或知情人士了解具体情况,对于整个事件也未能等到官方的说明或判定。

但是因为涉及滑雪安全问题,还是想与大家讨论一下。

近几年,随着冰雪热潮的发展,越来越多参与者的加入。滑雪事故也屡见不鲜,不管是雪场的责任还是人为责任,每每遇到,我们都不禁惋惜,或许有些我们本可以避免。

一个教练级别的专业人士都有可能出现意外,那作为3亿人中的我们呢?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承载这项运动的各大滑雪场的安全保障是否完善?

从小众到三亿人上冰雪

滑雪是一项动感较强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给滑雪者带来刺激体验,并且随着社交媒体互联网的发展,周末和几个好友去滑滑雪,拍拍照片,晒一晒朋友圈,滑雪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项“网红”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以雪会友的社交方式。

不管是身穿比基尼的网红小姐姐,还是一心钻研技术的老炮。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滑雪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根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截至2021年4月底,全国滑雪人次达2,076万人,同比增长98.7%,

还有数据显示,2021年大陆人均滑雪次数为1.91次,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2015年滑雪总人次达1250万较去年增长21.36%

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松花湖滑雪事故反思:冰雪运动热潮背后的安全隐患

2015-2021年中国滑雪人次及变动情况

滑雪风靡的同时

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是否跟得上?

据推断,在这次事故中导致出事雪友突然改变滑行线路的原因是为了躲避雪道中停留的雪友,加之滑行速度过快,滑行失控,冲进道外树林中身亡。

我们没有事发当时的视频,也无法联系到当事人了解。

但是按照大家的推断,如果当时雪道中的雪友可以及时离开,是否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放眼现在的雪场,初级入门或者体验的用户是占了大部分人群。

初级道人满为患,觉得滑雪很简单,不需要教练;

自己完全可以摸索出来,变成移动大喇叭“让开,让开,让开”“前面的人!前面的人!”。

许多还不能自主控制速度和启停的滑雪小白,因为觉得中高级人少、或者为了在朋友面前逞能,就进入自身滑雪水平hold不住的雪道,纯靠脸刹、臀刹、胸刹。

只顾着打卡拍照,雪板没有好好放置,一不留神,任其从山顶自由滑行下去,一路上也不知道会不会怼到谁。

不熟悉滑雪的基本“交通规则”,把雪场当广场,满雪道溜达,站在雪道中间“交流经验”。

不佩戴安全防护装备,软壳、渔夫帽直接上,只顾潇洒帅气。

我们总是说滑雪安全意识,滑雪安全意识,在每一次文章中都会提及《滑雪十大安全准则》

尊重原则

无论双板还是单板滑雪者,都应该遵循以下行为准则:绝不做出将会损伤或致使他人受伤的行为。

自控原则

无论双板还是单板滑雪者,都应当让自己的滑行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其滑行速度和方式应当和其个人滑雪水平相符,并且应根据地势、雪质、天气和雪场人口密度来选择以何种方式滑行。

选择安全线路原则

后方滑雪者务必要选择不危及前方滑雪者的线路滑行。(前方滑雪者有雪道使用的优先权)

超车原则

从后方或侧方超越其他滑雪者时,请保持足够距离。

进入雪道、启动、爬坡原则

当滑雪中途稍作休息重新开始,或者向坡上攀爬时,务必保证不危及到自己及其他人的安全。

停止地点原则

除非必须,滑雪者应避免停留在雪道中间、赛道、狭窄的雪道、视线易受阻的地方,若经过上述地点,请尽快通过。

两侧行走原则

如需在雪道上行走时,请务必在雪道两侧。

注意警示标识原则

请滑雪者务必对信号牌、指示牌和指示物保持足够的重视。

协助原则

一旦遇见事故,每个滑雪者都有义务去帮助受伤的人。

事故确定身份原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