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犯错后,我居然带他做了这件事…

前几天,我和姥姥带着孩子们在小区捡了一下午的垃圾。

不是公益活动,不是环保爱心,是因为-----孩子犯错了!

小万小亿在小区打闹的时候,一脚把公共的垃圾筐踩裂了,本来就已经风吹日晒有些老化的塑料桶,在小万的神力之下,裂了一个大口子。兄弟俩嘻嘻哈哈,压根没觉得毁坏公物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就是这种,不到10块钱3个还包邮的垃圾桶

孩子犯错后,我居然带他做了这件事…

但我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垃圾桶没几块钱,但是孩子随意破坏公物的行为,不能放任。在孩子们回到家以后,我和他们说:“咱们准备一下,我们下午一起去物业办公室,道歉,看看怎么赔偿和解决这个问题。”

小万不屑:“一个破垃圾桶,赔就赔,能有多少钱?”

小亿脱罪:“那个垃圾桶本来就是破的。”

千姐躲避:“妈妈,可是我都没参与这个事…”

我坚定的回答:“垃圾桶不管值不值钱,都不是咱们自己的,是小区这么多人共同的。更何况,摄像头和邻居们都知道是你们破坏的,咱们需要一起承担责任。”

在孩子们不以为然的情况下,我带着“始作俑者”小万,走进了物业办公室。没人会刻意和孩子计较,物业听孩子说清楚原委之后,说不需要赔偿。

但是小万从我坚定的态度,看出来“这事不简单,后果很严重” ,缩着头,诚恳的说:“阿姨我错了,我下次不会破坏公物了,我怎么赔偿大家?”

物业负责人,看到我和孩子都很坚持,说到:“你诚恳的道歉了,那你实在想负责,就有时间的时候,去捡垃圾吧!”

我们几个人决定实施“连坐”,破坏公物的小万是主力,小亿和千姐是当时的围观者算是连带责任,我是监护人也需要一起承担后果。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一起捡垃圾。最近,只要说起“爱护公物”,3只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不然会给别人添麻烦,要付代价”。其实孩子搞破坏的事,真的很常见,但是处理不好,真不是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能躲开的。

前几天,妈妈群里也聊到了网友亲身经历的惨剧。

孩子犯错后,我居然带他做了这件事…

女子刚回家就发现了房间里惨烈的一幕——房间满地狼藉,一地零食和垃圾,化妆品更是无一幸免。

女子当场崩溃,看到如此情景网友们都表示隔着屏幕都在掉血。目测这些化妆品价值近万元。

孩子犯错后,我居然带他做了这件事…

原来是当天亲戚带着孩子来串门,女子的妈妈因做饭没发现,两个熊孩子就为女子送上如此“新年惊喜”。

女子将“作案现场”拍照给熊孩子家长,家长只表示已经批评了孩子,却对赔偿只字未提。出于不愿破坏过年气氛及亲戚之间的情感的角度,女子妈妈劝说就这样算了,女子也表示不要求赔偿。

但这事儿这样的处理结果,总让人感觉难受… 孩子不懂事可以教,大人不懂事最可怕。

没有大人会真的和孩子斤斤计较,锱铢必较,但是----

犯错一定有“后果”,

“后果”一定需要承担。

别人不计较,法律很宽容,是因为“TA是孩子”,但是“TA有父母”“TA更有长大的一天”。

家长的处理方式,往往预示着的孩子未来。

熊孩子,不是天生的

有条耐人寻味的往事:男童进入车主未锁的车内被困死亡,父母起诉车主:“谁让你不锁好门,害得孩子出事。”

这样乱把别人的车,当自家玩具而导致的悲剧,实在让人唏嘘。明明是孩子自己没有搞清楚私人空间和公共区域的界限,出事了反而赖别人。

假如是小偷入室盗窃,不小心被锁,发生意外,被偷的人还要赔偿吗?

孩子心智不健全,不管是砸碎玻璃、给亲戚带来损失、破坏公物… 大多数当事人都不会逼着孩子如何,但可怕的是说“TA还是个孩子”“怎么和一个孩子斤斤计较”的熊爹妈,把自己的责任也顺便甩的一干二净。

这都是缺乏边界感的突出体现,他们自身就没有做到“懂进退,知尺度”,更妄谈养出能负责的孩子。

孩子为什么没有边界感?

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都觉得是自己的,没有边界感,和孩子的发展规律有关系:

1. 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来说,他们大都自我中心,认为“我看到的都是我的”。

所以低龄段的孩子总会不自觉地争抢、乱拿、乱碰,不是因为没礼貌,而是因为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会这样做。而且他们常常“双标”——“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孩子犯错后,我居然带他做了这件事…

2. 孩子的边界感和物权意识发展有限,对自己和别人的物品没有概念。

比如父母平时面对孩子时,“你的”“我的”“我们的”这些界定不太明确,导致孩子的边界感模糊。

我经常看到,很多父母一开始拒绝孩子翻自己的包和手机,但孩子一哭闹,父母的立场就不坚定了,默许孩子继续动自己的东西。这一点延伸在家庭和社交里,就强化了孩子“所有东西,只要我想玩,都可以拿”的意识。

孩子犯错后,我居然带他做了这件事…

3. 孩子没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路径依赖,用了最笨的方法。

孩子不知道怎么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不会表达自己的喜欢,和小朋友社交游戏的规则还没建立,不知道如何明确自己的需要,不懂沟通,等等。这个时候,抢、打、争、偷就变成了最直接的行为语言,替代了本该处于第一位的口头语言,侵犯了彼此的边界。

4. 孩子担心父母不允许,本能的自我防御。

如果父母限制孩子很多,或者总和孩子强调“家里买不起”,那么,孩子感受到匮乏,看到别人的东西就会想要。

熊孩子犯错,父母该咋办?

如果孩子犯错了,只要“给别人带来损失”,父母就需要做好3件事:

01 带着孩子当场道歉

不需要打骂孩子,表演什么苦情戏,带着孩子严肃的说抱歉,让孩子意识到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02 带着孩子弥补损失

一般没人较真,但该赔钱的赔钱,该劳动的劳动,给别人添了麻烦也需要补偿,不光是“钱”,更是“心”。

03 带着孩子一起体验后果

很多大人看到孩子犯错,会说“算了吧”,但是父母要意识到“不能算了”。带着孩子一起体验后果。

后果≠体罚。如果父母给别人赔钱赔物的,要让孩子体验“赚到这么多钱”的感受,要让孩子理解“补偿这次损失”的代价。最次的,给别人家门口捡垃圾,义务劳动,总是可以的。

不是大吼大叫揍一顿,孩子就真能长大,更重要的是父母通过孩子的问题,意识到“孩子需要引导”“别人没有义务为孩子负责”,帮助孩子看到规则、边界、后果。

写在最后

没有天生的坏小孩,也没有天生的边界感。孩子缺乏边界感,是因为情绪控制能力、逻辑因果、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弱,恐吓和贴标签只会加重孩子的匮乏感和羞耻感,引发自卑、恐惧、不信任等情绪。

其实,回顾我们的童年,谁身上不曾出现这些问题呢?但随着成长和社交的发展,心理阶段的成熟,这些问题不都解决了吗?孩子也需要这些小小的问题来平衡成长。

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最缺爱。

在帮助孩子承担责任的同时,一定记得:和孩子站在一起,理解他“越界”的原因,但和孩子一起积极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解决孩子。

不怕孩子有问题,怕父母只看着“问题”,看不到答案就在孩子和自己手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