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视频|融合文明助力上海小囡自信绽放,外籍教师畅谈城市“软实力”

作者:文汇网

海纳百川的上海位居海之上洋,“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深深烙印着每一位市民的一举一动。一直以来,沪上家长在教育领域的国际视野被各方称道,包容东西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让上海小囡显得鹤立鸡群。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人,教化文明的传承需要师者传到授业解惑。助力沪上教育国际化,不少外籍教师走上申城中小学的三尺讲台。2月24日,八位外籍教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城市软实力”座谈会上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畅谈在沪工作、生活感受,以及对城市软实力的独特理解。

视频|融合文明助力上海小囡自信绽放,外籍教师畅谈城市“软实力”

教育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关乎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常驻上海的外籍人士逾21万,其中1/3就住在长宁。作为沪上外籍人士集聚的区域,长宁区在基础教育国际化方面走在沪上前列。与公办学校普通教师同时上下班,40余位全职外教走进长宁公办中小学校的课堂,高鼻深目的“洋教师”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手法循循善诱,与中方教师一道,强强联合,共同建设国际化的教育环境,鼓励中小学生更好展示观点、表达自我;语言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得到提升。

视频|融合文明助力上海小囡自信绽放,外籍教师畅谈城市“软实力”

开放包容、成就梦想是他们共同成长感受

座谈会上,不论是刚到不久的“新”上海还是旅沪逾十年“老”上海,谈起来到这座城市的原因,开放包容、成就梦想是他们共同成长感受。Andrew Mcgillivray来自加拿大,来上海工作生活已经七年,在此之前,生活在加拿大一座小城市的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有朝一日来到这样一个“超大城市”生活,来上海生活我感到趣味横生。“我第一次来上海是在2009年,那时上海地铁数量远没有现在多,便捷程度也是与时下不可同日而语。”来自英国的Sharman Sarah Leanne说,这两年在上海见证了城市越来越干净、安全,对小动物也是非常友好。因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感兴趣,来自美国的Duroseau Max Allen来到上海感受到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与其他地区有着频繁思想文化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学相长更是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我选择上海,是因为这是一个丰富鲜明的多样化国际大都市。”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Maria Jose Orellana因为喜欢这座城市的潜力无限而来到这里。

视频|融合文明助力上海小囡自信绽放,外籍教师畅谈城市“软实力”

国际视野 授人以鱼

外籍教师走上沪上课堂,重要的不仅是锤炼上海小囡的英语口语,更多的是一种国际化思维的碰撞和对自信阐释自身观点的激励。座谈会上,不少外籍教师提到,在课堂上很多上海小囡有点“shy”(害羞),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鼓励上学生自信表达,成为大家的一大共识。在市三女中授课的外籍教师Alan Smith这两个学期,一直在着重培养学生自信表达“英语课堂不仅仅有词汇和语法,自信表达观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如何用已经掌握的词汇和语法,高效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上个学期,我开了公众演讲的课程,培养学生公开演讲,这会让学生受益终生。”而另一位外籍教师Krikland Arizona Kenny则另辟蹊径,在课堂上把教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借助传统中国文化和节庆等元素,设计贴近学生的英语授课内容,让学生自信说英语、把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母亲是中国人的Ian Andre Albert Fraser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他的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是创新、合作、交流等“21世纪的技能”。在课堂上他不断变换课堂小组的组成,着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设置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在与同龄人的协作沟通中解决问题。

视频|融合文明助力上海小囡自信绽放,外籍教师畅谈城市“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是上海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城市精神与品格是软实力的内核,已深深融入上海的发展史、奋斗史。城市在发展,需要每一位城市公民共同的努力。拥有开放包容的国际胸怀,沐浴在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的这一代上海小囡,将在日后成为这座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教育托起的是城市明天的希望。

视频|融合文明助力上海小囡自信绽放,外籍教师畅谈城市“软实力”

文/摄影:叶辰亮

剪辑:王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