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作者:集影阁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图片备注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1年 姚福才摄

阜新矿务局平安矿一井连续9年做到安全生产,成为煤炭工业战线上一面安全生产的红旗。图为一井革委会领导成员和工人们一起认真检查井下的顶板支架。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3年 肖野摄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机修造厂职工在春耕大忙前夕,组织了流动检修小组,为社队维修好40多台拖拉机和各种农机具,还生产了一批农机具的备品配件。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5年 姚福才摄

阜新矿务局平安煤矿党委书记魏玉璞(右二)在井下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继续挖潜力的措施。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阜新矿务局高德矿三二二掘进队建队5年来,年年突破万米关,4次刷新全国煤巷单孔月进纪录,5年干完了9年工作量。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6年 周凤桥摄

彰武县哈尔套公社信用社在大集上设立了服务组。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9年 袁苓摄

曾遭受破坏的彰武县哈尔套公社的集市贸易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哈尔套公社粮食总产量比1977年增长近3成。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阜新市实验职业中学木作班 1980年 孙连生摄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阜新市水果公司技术员聂贺吉在给长营子农业中学林果班学生讲授冬季果树剪枝技术

阜新市实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在继续办好普通中学的同时,先后开办了24所中等职业学校、19个专业,共1900多名学生。学生在校实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都能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2年 张小龙摄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结合企业调整,自去年7月起采取多种形式轮训技术工人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阜新东梁煤矿组织待业青年在全矿区五个坑口设立了十一个小卖部,经营各种生活用品。一年来,东梁煤矿95%以上的待业青年得到了安置。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阜新矿务局新丘煤矿立井建设段段长张学海(右)是“塔山英雄团”的老战士。他1955年转业后,一直战斗在煤矿采掘第一线,曾带领“八一”掘进队创造了全岩巷道单孔月进米的全国纪录,1981年被评为阜新市劳动模范和省先进工作者。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近年来,阜新市政府采取国家投资、企业投资、自建公助等办法,新建居民住宅196000平方米,有4330户居民迁入新居。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阜新市人民政府发动群众植树栽花种草,修建花坛1000多个。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 董化新摄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积极发展民族教育,每个乡都建立了蒙古族小学校。图为佛寺乡蒙古族中心小学的蒙古族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们做作业。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阜新市县交通监理和农机管理部门,改革现行的农机考核办证制度,将一年两次考核办证改为根据需要随时组织考核办证,受到农民欢迎。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7年 董化新摄

阜新市康复电子治疗器厂退休电工安保连(右一)发明的多功能电子治疗器获辽宁省首届重大发明奖,1987年10月又获第36届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博览会金奖。

阜新市七八十年代老照片

肖野摄

1988年9月20日至23日,阜新市在彰武县哈尔套举办首届哈尔套艺术节,使哈尔套大集格外热闹。也成为该省农村最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之一,年成交额由1980年的65万元上升到1988年的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