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由石景山区委宣传部、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大型人文纪录片《石景山》,已于1月25日在北京卫视频道完美收官。这部通过文化名片、首钢转型、生态复兴、红色传承、产业转型、奥运机遇6个城市主题展现京西石景山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

据统计,在播出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共38家参与报道,发稿380余条,稿件浏览量近700万。此外,观众反响也极为强烈。一位名叫刘连山的热心观众给项目组发来了观后感,4000余字的观感中,饱含了对于作品的高度认可,以及对石景山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在此,向所有观看纪录片的观众表示感谢,是你们的支持,让这样的有意义的记录持续呈现,原本只期待收获春风,却收获了整个春天。

大型人文纪录片《石景山》宣传片

大型人文纪录片“石景山”观后感

——作者 刘连山

《石景山》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全方位,有重点的讲述了石景山区的政治、人文、历史等概况,讲述了石景山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明确的地域色彩、纪实文学特点及强烈的电视艺术感染力,引起了石景山人的极大关注和共鸣,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点赞。

《石景山》的制作、播出,充分显示了编导团队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流媒体的担当。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以纪录片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首都西大门石景山区的前世今生,以详实的笔触向人们讲述了石景山的历史变迁、地域特色、佛教文化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重温了石景山区上世纪作为首都重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该片以浓浓的笔墨告诉人们在"石景山"的解放中曾经经历过的枪林弹雨,战火硝烟,在改革大潮中转型发展,浴火重生的那一段段艰苦历程,告诉人们石景山区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认清形势,扛起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走出一条转型发展,振兴区城的路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石景山人,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倍感亲切,以石景山在改革大潮中取得的成功引以为豪,反复数次回看,但仍觉得意犹未尽,沉浸在《石景山》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之中。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纵观《石景山》这部大型的电视作品,她即是一部具有详实内容的人文纪录片,又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片,一部精美的影视艺术片,该片画面靓丽光鲜,美轮美奂,选材上也是严谨细腻,精雕细琢,更兼采用高科技的电子特效技术,将该片打造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片中那浑厚,且充满磁性与魅力的男生解说也给观众留下声情并茂、妙语连珠的感叹。

在《石景山》的制作上,编导团队能够深入挖掘石景山区的历史文脉,坚持尊重史实,实事求是,把对京西这片热土深深的爱,把对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坚守,深刻地体现在这部纪录片制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在对该地区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文学化,艺术化的处理上也是很见功力,编导把石景山区碎片化的信息,以地区档案记载为蓝本,改编成一个个有根有据,有权威,有说服力的故事,在还原石景山区历史原貌中,将地区的重大事件编辑成一个个完整的短片集,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镶嵌在石景山区的版图上,成为该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石景山》为广大观众开凿了一条多角度,多维度的时间隧道,搭建了一个跨越千百年的时空长廊,人们可以往返于这条廊道去探寻石景山地区那闪光的历史痕迹,那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这条廊道上,古今在此交集,文明与荒蛮同在,可以看到石景山历史上的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是一部长篇小说,她分六个章节从古到今,从时间到空间,从文化到佛教,从石景山的解放到和平发展等诸多方面侃侃而谈,向人们讲述着石景山的传奇故事和历史进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石景山》,这部电视作品都是可圈可点,是一部宏篇巨制,是一部创新佳作,她给观众呈现了一部史诗般的历史画卷,是近年来电视屏幕上的一部上乘之作。

翻开《石景山》这部大作的扉页,蓝天之下,座庄严肃穆的佛教寺院耸立着巍峨的佛塔,寺院周周散落着工业遗存的高大烟囱和用于冷却的晾水塔,一泓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白色的云朵,奥运会用于高台滑雪的大跳台在视线所及的建筑中,鹤立鸡群般的伫立在周周建筑物中央,深沉悠远的佛寺钟声,告诉人们这就是石景山,六集大型人文纪录片《石景山》的大幕就此拉开。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佛教文化底蕴非常雄厚,西山八大处更是以她具有皇家寺庙的至尊地位和庞大的佛寺建筑群而闻名海内外、成为石景山区的地标性建筑。

从历史上看,以佛、道、儒教为主体的华夏文明,"佛教"一直受到上至统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的尊敬与推崇,处于社会的顶层位置,毫不夸张的说,西山八大处就是这顶层上的皇冠,而那枚人类社会的无价之宝,释迦牟尼佛祖的佛牙舍利就是这顶皇冠之上,闪动着金色光芒的明珠。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不吝笔墨,用大版的篇幅向人们讲述了石景山地区的著名佛寺及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古代建筑。

多少年来,法海寺的壁画以巧夺天工的绘画艺术征服了僧,俗两界,征服了画坛,征服了世界。而承恩寺的不开山门,不受香火,不设道场的三不规矩,则给一代代的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穿行于有几百年历史的模式口古村的驼铃古道上,那古色古香的过街搂和斑驳的临街门搂,无言的在向过往行入诉说着它那昔日的繁华。

佛教文明的兴盛,钢铁工业的发展,永定大河的历史,红色基因的传承,奥运之城,百里长安的西望,构成了这部大篇的骨架。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就在石景山下,昨天的十里钢城,高大的烟囱通体古铜色的宽大厂房向人们诉说着上世纪那火红的年代,首钢几十万工人大干社会主义,为国家钢铁事业做出贡献的历史功勋。

流淌着千百年,绕钢城而过的北京母亲河-永定河注视着这片土地在历史上和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见证着石景山旧日的苦难和今天的辉煌,高歌着石景山为双奥之城所做出的奉献。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是部祥实的历史档案,其中浓墨重彩,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一笔当属第四集"红色基因"。

她告诉人们要铭记那些在战争年代为石景山的解放,在和平年代为建设石景山这片热土,把宝贵生命留在石景山青山绿水之间的英雄们,告诉人们时代造就英雄,民族需要英雄,人民呼唤英雄,千秋万代不能忘记英雄的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循着这条脉落,这个主题,《石景山》从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开篇,详细的讲述了人民军队在解放石景山的战斗中所经历的血与火,讲述了石景山人民支援子弟兵解放家乡可歌可泣的艰苦历程。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观看"红色基因"这集,我耳边仿佛响起了在解放石景山的战斗中,牺牲了的小号兵那嘹亮的军号声和轰然中弹倒地的声音,凭窗远眺,抬眼可及的黑头山上仿佛又呈现出那惨烈的战争场面,枪炮声,呐喊声不绝于耳,我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噙满了双眼,石景山在解放军战士的鲜血和烈士们献出宝贵生命的战斗中获得了新生。

在石景山的建设中,又是那些征袍未脱的人民子弟兵挥洒青春,108位烈士就把这人生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献给了丰沙铁路的建设中。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江山得来如此不易,江山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值得烈士们欣慰的是,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康换来了十里钢城的钢花飞溅,铁水奔流,换来了北京城的万家灯火,长安街的华灯璀璨,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应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但那千千万万的人民子弟兵为了新中国,为了石景山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舍身取义,慷慨赴死,对于他们,享受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我们应当千秋歌颂,万代流传。

从石景山麻峪村东黑头山上的战斗到庄严肃穆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从八大处红色电波的发源地到石景山发电厂的护厂复工,石景山这八十六平方公里土地的每一道经纬都浸润着那鲜艳的红色都充盈着那"红色基因"。

重整那破碎的京西大地,拯救于水深火热中的石景山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百年奋斗的缩影。

青山有幸埋忠骨,京西大地铸英名。那些为石景山的解放,为建设石景山这片热土而牺牲的烈士们长眠在石景山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的名字镌刻在人民解放的历史丰碑上,永远铭记在石景山人民的心中,这是石景山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建设美丽石景山的精神财富。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那峥嵘岁月也己被历史尘封,但今日的繁华不能掩盖旧时的苦难,今天的人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应当知道这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过去!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第五,六两集重点讲述了石景山以转型发展,服务冬奥为契机,打造石景山新业态,走出一条适合本区特点发展的新路子。

人们难以忘记那熄火百年炉火,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给国计民生,给广大职工及家庭带来的困难,困惑,迷茫,当时下岗,买断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人们在惊恐中寻找着生活的出路。

是历经14年的两届奥运盛会,给了石景山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石景山从奥运组委会进驻到开建用于奥运比赛的厂馆,再到地区工交枢纽建设及城市改造,石景山进入了城市发展的快车道,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拔地而起,用于城市运行的交通枢纽建设使得石景山区愈发生机勃勃,一片繁荣。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今天我们长安西望,望到的是百里长街西延的宽阔坦途,望到的是新首钢大桥跨越永定河的一桥飞架,望到那巨大的"水晶鞋,四块冰",望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望到青山叠翠,望到绿水绕城,今天的石景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今天的石景山正朝着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绿色低碳的综合服务区,山水融合健康宜居的城市示范区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石景山》的制作,播出,为我们全面了解石景山,认识石景山,提高自信心、自豪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图有真相"给石景山人民在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道路上增添了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石景山》这部大型人文纪录片是一首诗,她写出了石景山的沧海桑田,日新月异,美好明天。

《石景山》这部大型人文纪录片是一幅画,她画出了石景山的山青水秀,繁花似锦,风光无限。

感谢北京广播电视台,感谢《石景山》的制作团队为石景山区,石景山人民打造的这一精品,这一力作。

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石景山故事,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石景山人一定会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为把石景山建设成一个低碳,绿色,宜居的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700万的关注,离不开你的支持

来源:三大文化带

编辑: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王婷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