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作者:锡安山上-BJ

1.1、拓荒者

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年1月5日-1834年8月1日),英格兰出生的苏格兰传教士,1807 年他受英国伦敦布道会的派遣来华传教,是史上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最大的贡献是在1823 年,第一个完整地翻译了《圣经》并将中文版在马六甲正式出版印刷。他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英字典——《华英字典》,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马礼逊同时也进行了中国文化经典翻译,是系统地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1812年马礼逊翻译出版了《三字经》(The Three-Character Classic)、《大学》(The Great Science)、《三教源流》(Account of FOE)、《太上老君》(Account of the Sect TAO-SZU)等中国经典文化著作。

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这份月刊主要是介绍基督教的教义,也有少量的介绍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让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有些了解,同时也对《圣经》的教义有些了解。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1832年,马礼逊又和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年-1861年)合作编辑了英文版的《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18年马礼逊在澳门创办了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英华书院相当有规模,类似大学,以教育华人青年及儿童为目标,是中国第一所洋学堂。该校也是近代传教士开办的第一所中文学校,以培养中国的教牧人才。校内以中英文施教,课程有神学、数学、历史、地理等,马礼逊曾任该院牧师。1825年,该校开始招收女生。传教士在中国办学,为日后创办基督教学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一种跨文化的教育事业。

1820年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了一家中式诊所,聘请中西医师,以免费医疗服务作为传教的媒介。1827年又增设一家眼科医院。六年以后,又在广州开设了一家眼科医院,眼科医生聘请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师担当。

1834年7月30日马礼逊病倒在床,到8月1日晚10点钟归主,享年52岁。马礼逊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的传教事业,全家安葬于澳门,在墓地前建立了马礼逊教堂。

1.2、马礼逊信主

1782年1月5日,马礼逊出生于英格兰北部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小镇莫珀斯(Morpeth)一个叫布勒格林(Bullers Green)的一个简朴农家,位于纽卡斯尔北部。父亲雅各•马礼逊(James Morrison)先是务农,马礼逊3岁时移居纽卡斯尔泰恩河畔,改行以制靴坯为业,并在纽卡斯尔教堂担任多年长老。母亲叫哈拿•尼克森(Hannah Nicholson),马礼逊是八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成长在虔诚的基督徒之家,从小就养成勤奋不息,坚忍不拔的个性。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油画

幼年的马礼逊在学校接受了全面的基础教育,经文方面他受到了他的引路人赫顿牧师的严格训练。14岁时他离开学校,当过父亲的学徒,其制胚手艺达到了熟练程度。15岁时,马礼逊脱离了无神放荡的朋友,曾向上帝痛哭大呼,经历生命的更新和变化。在默想和祷告中体验到了年轻的美善和受拥戴的恩爱。马礼逊从小就勤学苦读,是一个决心坚定、立志真诚的人。

1798年16岁的马礼逊宗教经验日益丰富,导致他寻求救恩和在基督里得到喜悦。他接受洗礼,得到了重生,成为英国基督教新教长老会的一员。第二年因读到《海外传教杂志》(The Evangelical Magazine)大受感动,马礼逊开始对传教事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接受语言、医学、天文、数学、神学等方面的教育。1802年母亲患病去世后,马礼逊决定献身传教。在21岁生日的第二天,到伦敦霍克斯顿神学院接受神学教育,并在常到郊外村落传道。入学后不久父亲病重,家人劝他放弃神学院并回家继承父业时,他说“我不想要回去,我已手扶着犁在耕耘,不会再回头看了。”

1804年5月27日,他向伦敦传教会(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申请成为海外传教士,第二天早上就安排了答辩,由于第一次答辩审议委员会非常满意,破例取消了第二次答辩,当天就批准接受了马礼逊为传教士。在提交申请前几天,马礼逊向家人写了信,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未来的计划。马礼逊随即被送到汉普郡戈斯波特(高士坡)的传教士学院深造,伦敦传教会的创始人之一大卫-博格(David Bogue)是该学院的校长。

当时马礼逊的传教目标是非洲或亚洲,1804年9月正式被指定前往中国开教,这是基督教新教进入中国的开始。马礼逊去中国的首要目标是掌握中文,把圣经翻译成中文,而传教不是首要任务。中文学习成了马礼逊的首要任务。

为了来中国传教,1805年8月马礼逊来到伦敦,除已学习的拉丁文、希伯来文、希腊文、神学、哲学、数学、植物学外,开始学习天文学和医学。随后开始跟随中国来英国的留学生荣三德学习中文。学习持续了一年零八个月,直到他踏上去中国的旅程。多年的学习训练,加上在基督教信仰上的历练,为到中国传播福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伦敦传教会原打算派三到四名传教士一同前往中国开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到最后才决定只派马礼逊一人前往中国。期间马礼逊希望他的同学和好友克罗尼(Clunie)与他一同前往中国,他曾经多次写信给克罗尼,阐述去中国传教的意义,最后也因故未成。

1886年7月,马礼逊带着荣三德提前回到家乡,探望了父亲、哥哥、姐姐及其他亲友,在家乡呆了两周,期间参加证道13次。

1807年1月8日,出发前夕,在伦敦的苏格兰教堂举行按手礼,马礼逊被封为牧师,与他一起被封立的还有他的两个同学。这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在占有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神秘国度传播福音的开始。

1.3、马礼逊在中国

1807年1月31日马礼逊只身一人从伦敦出发,在格雷夫桑港乘雷米敦茨号货船启航,于4月20日到达美国纽约,5月12日乘三叉戟号货船前往中国,当年9月8日到达广州,这年正是嘉庆十二年。在纽约换船的时候,船长知晓其将前往中国传教,便问他说“你以为靠你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伟大的中国对于偶像的崇拜观念吗?”那时马礼逊回答一句有名的话:“我不能够,但我相信上帝必能够”,他带着这样的信念与信心抵达中国。

马礼逊来华时,正是清朝嘉庆年间,中国完全闭关自守,唯一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只有商人才能经东印度公司,以澳门为据点,在交易季节短暂进入广州,而且只可住在商馆之内,不得任意出入其他地区。这个时期澳门已被奉行天主教的葡萄牙人占领管理,对基督教士一律禁止拒绝。

马礼逊来到广州后住在美国商行,此时的他已经25岁。他聘请了中文老师开始学习中文,并传播福音,当年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学中文,违者判死刑。由于生活不习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808年6月1日由广州前往澳门,在治病的同时开始编写华英字典。恢复健康后于8月31日回到广州,10月份的一场政治风波,下令所有英国人离境,马礼逊又回到澳门继续自己的学习和翻译工作。在澳门他住在莫顿先生家中,结识了莫顿先生的大女儿玛丽•莫顿(Mary Morton,1782年-1821年),1809年2月20日马礼逊和17岁的玛丽在澳门结婚,结婚当日,他接受了东印度公司的中文译员工作,这样他能够合法留在广州。

1810年,马礼逊的中文得到了飞跃式提高,他已经可以使用中文与中国官员交谈,可以给中国政府书写公文。此时他已经翻译了《圣经》多卷,如《使徒行传》、《路加福音》、《约翰福音》等,并在次年单行本印刷出版。同时,他也阅读了大量的中国书籍,并把部分经典书籍翻译成了英文。为了满足传教的需求,马礼逊在1812年编写并出版了《基督教新教教义问答》一书。1813年完成新约全书,并于隔年出版。1815年初,由于马礼逊出版了中文新约全书,遭到东印度公司的解雇,解雇后他一直为在中国的英国公司和商行担任译员,直到1825年复职。1816年马礼逊作为英国特使团中文秘书兼译员访问北京,使团遭嘉庆皇帝驱逐。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马礼逊与中国同工工作钢版画

马礼逊的长子出世后即夭折了,可幸又得一女一子,使玛丽有所寄托。可是爱妻健康渐差,如果想活下去,非长期离开中国不可。1815年1月,玛丽在无奈下带着两岁半的女儿Robecca和九个月的儿子马儒翰回英国,这一别就是六年。1820年8月,玛丽带着子女返回澳门团聚,第二年不幸因难产而去世。

马礼逊来华七年后,才得一位中国信徒蔡高(1778年-1818年)。蔡高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是马礼逊的助手,刻字印刷工人,1812年11月8日,自愿接受洗礼,经过两年的学习,1814年7月16日,马礼逊在澳门为蔡高施洗。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蔡高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新教基督徒。后来澳门建立蔡高堂以纪念第一位中国基督徒,后改为蔡高中学。之后二十五年间,马礼逊及其差会只为十位信徒施洗,显示当年宣教工作之艰难。

1813年7月4日伦敦派米怜 (William Milne,1785年-1822年) 带着新婚的妻子抵达澳门,马礼逊终于有了得力的助手。米怜是苏格兰阿伯丁郡人,到达澳门三天就遭到当地官方的驱逐,只好前往广州,并在那里专心学习语言六个月。后来的大部分时间主要在爪哇群岛上和马六甲地区,负责讲道、翻译、印刷和发行传道刊物。

1816年11月3日米怜为梁发(1789年-1855年,广东肇庆人) 施洗,梁发为刻字工人。1820年秋天,梁发的妻子黎氏(1799年-1849年)信主,她是中国第一位新教女信徒。1823年马礼逊为梁发儿子梁进德施洗,这年是马礼逊来华的第16年,回国度假前按立梁发为牧师,梁发成为中国第一位基督教传道人,也是中国第一个基督家庭。马礼逊为这家人进行了祈祷,给予了对未来基督在中国传播的美好祝愿。梁发著有《劝世良言》等书,他的墓地在中山大学内。麦沾恩著有《梁发—中国最早的宣教士》一书,1998年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同年马礼逊在澳门与李文斯顿(J. Livingston)医生合作开设了一间诊所,专为中国人治病,为贫穷的中国人以提供药物和医疗指导。

1817年,即马礼逊在中国传教10周年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承认他的中文工作饶有价值,特别赠与神学博士学位。1818年,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成立恒河移动传教差会,为了中文教学推广传送福音,差会同年成立第一所华人学校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于1843年迁至香港),米怜为第一任校长。

马礼逊知道,印刷是能够突破中国对外封锁的利器,不断印刷、不断分发,福音总可以找到传进中国的机会。英华书院内设有印刷所,印刷发行《印中拾遗季刊》。中国第一份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在此印刷的。米怜根据马礼逊原稿写成的《开首十年之回忆》也在英华书院印刷所印制发行的。

1815年马礼逊编辑的《华英字典》第一卷出版。1823年《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全本出版,为中国历史上出版的第一部中英大字典,共6册, 4595页,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按部首排列的中文《字典》,第二部分是按声韵排列的《五车韵府》,第三部分为英文字母排列的英汉字典。同时,他还印行出版了《中文文法》与其他多种书籍。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华英字典》

1.4、第一本中文版圣经

1819年11月25日,马礼逊和米怜完成了全部《圣经》译本,这是12年零3个月辛苦工作的成果。1823年12月初,马礼逊来华十六年后第一次回国。他购买了并带了约一万卷中国线装书到英国,觐见了英皇乔治四世,又呈上了一本他翻译的中文《圣经》和一张北京地图。(这些书目前保存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即马礼逊文库,后来收藏的中文书籍保存在香港大学)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设立了东方语言学校,开设了妇女中文研究班,提倡组织妇女传教工作促进会,并提倡牛津、两所大学设立中文讲座等等。

1823年《圣经》全本出版,取名《神天圣书》(旧遗诏书和新遗诏书),线装共21卷。美国纽约圣经公会博物馆仍藏有马礼逊翻译的中文《圣经》,其他地方已难以见到。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1823年《圣经》全本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1823年《圣经》

在英国期间,他在英国各地和巴黎之间奔波,不同的传教团体和机构请他布道和讲演。1824年11月,马礼逊续弦娶艾思莊(Eliza Armstrong)小姐为妻,在利物浦结婚。这一年,马礼逊亲自于大英圣书公会年会献上中文《圣经》,并阐明自己所持守的原则:翻译《圣经》当用浅白及容易文字为至高原则。在英期间他还辅导台约尔(Samuel Dyer,1804年-1843年)和谭玛莉(Maria Tarn Dyer, 1803年-1846年)(戴德生的岳父岳母)学习中文。1826年5月一家四口登船回中国,继续未完成的事业。

1827年马礼逊帮助麦迪逊(James Matheson,1796年-1878年)创办《广州记录报》(The Canton Register)。此报成为中国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纸。同年马礼逊写公开信,呼吁美国派遣传道士来中国。1830年美国公理会派第一批传教士裨治文和雅裨理(David Abeel,1804年-1846年)两人抵广州。两位后在马六甲海峡定居的马来人和华人中辛勤工作。美国公理会随后很快又派遣了杜里时牧师(Ira Tracy)和卫三畏牧师(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前往新加坡和澳门进行传教工作。

荷兰传道会(Netherlands Missionary Society)1827年派遣德国人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年-1851年,中文名也译作郭士立、郭实猎)牧师作为教士前往印度尼西亚,辞去职务后1831年来到中国。马礼逊对郭实腊所作的工作深感兴趣。郭实腊多才多艺,开始在中国沿海一带航行,沿途分派《圣经》及基督教书籍。他一连三次航行内陆的报告引起英美两国政治、商业、及宗教各界人士极大的热心,由此引发中华福音会的成立(China Evangelization Society)。这个会第一个派来的传教士就是内地会的创始人戴德生,戴德生称郭实腊为内地会之父。马礼逊的印刷品就曾通过郭实腊传到中国人手中。

1833年夫人偕同5个儿女回英国。大儿子儒翰与马礼逊一同送别,挥手惜别之际,马礼逊不禁黯然神伤,老泪纵横。没想到这一别竟成生死离别。

那时由于禁止传教,基督教书籍都是秘密分发的。据裨治文记载,从1819-1932年,可能数十万册基督教书籍印刷并分发,其中包括马礼逊编辑的书籍以及翻译的圣经。种子已播下,星火已燎原,上帝的祝福终于临到了中国。

马礼逊不断地呼吁西方各国派遣宣教士来华。继马礼逊和米怜后,伦敦传教会接连派出了许多宣教士,他们勤恳开展工作,在东方各国华人圈中,奠定了一个影响广泛的基督教会基础。来自伦敦传教会的许多宣教士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福音传教史册上:慕维廉牧师W. Muirhead (1847来华),艾约瑟牧师 J. Edkins (1848年来华),湛约翰牧师 J. Chalmers (1852年来华),杨格非(1855年来华)等。他们在香港、广州、汉口、上海、天津和其他中国城市做出了切实而有益的贡献。

美国的同孚洋行老板奥利芬(David Washington Cincinnatus Olyphant,1789—1851)对美国在华传教事业有着开拓性的贡献。不仅马礼逊得到过奥利芬的捐助,裨治文、卫三畏等首批美国来华宣教士均得到奥利芬的支持。传教士来华后,在清政府严厉禁教政策下举步维艰,他们不敢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只能以商馆雇员的身份活动,奥利芬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合法的身份和栖身之所,而且还对传教士各项活动给予经济支持。他在纽约所属的教会应他的请求于1832年把一个完整的印刷所运抵中国,当《中国丛报》开办时,他提出若报社亏损,他会承担全部出版亏损。他公司的商船为51位传教士及其家眷免费提供来往中国的船票。

马礼逊去世前,已有23位牧师受他影响来华传教,其中包括女传教人。

在马礼逊译文基础上,1840年出版郭实腊文言文译本,1854年出版委办译本(文言文),1857年出版以南京官话为基础的白话文译本,1862年出版裨治文和克陛存(Michael Simpson Culbertson,1819年-1862年)翻译的浅文理《圣经》(浅文言文),1889年杨格非(Griffith John,1831年-1912年)译成官话《圣经》,陆续出现苗文、蒙文、满文、西藏文、和盲人用的凸字《圣经》。

郭实腊译本在1834年马礼逊逝世后不久展开,参与修订工作的除郭实腊外,还有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John Robert Morrison,1814年-1843年)、伦敦传教会的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和美国公理会(The 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的裨治文。到1836年,新约的译事宣告完成。1838年,旧约的初版在新加坡印行。随后,郭实腊还对《新遗诏书》进行多次的修订,最后改称为《救世我主耶稣新遗诏书》。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救世我主耶稣新遗诏书

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会中各差会派代表成立了三个委员会,各自负责翻译《官话和合本》、《浅文理和合译本》及《文理和合译本》。于1904年《浅文理和合译本》出版新约,《文理和合译本》于1907年出版新约,于1919年出版旧约。1906年,官话和合本的翻译工作完成了新约;1919年,旧约的翻译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时,《圣经》译本名为《官话和合译本》,从此就形成了现今广泛采用的《和合本圣经》。

由于郭实腊、裨治文和马儒翰等传教士作为翻译参与了中英的多次谈判,包括《南京条约》,他们被中国一些历史研究者冠以了鸦片贩子、鼓动鸦片战争,甚至是侵华恶棍的骂名,这些都需要以后的历史学家评判了。我无意为此辩解,所知道的是鸦片进入中国是由于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国力衰败,西方靠着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商人把倒卖鸦片作为了赚钱手段。相反传教士在中国目睹了鸦片的危害,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戒毒所,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向英国政府施压,后来的内地会把禁止鸦片贸易作为了工作重心之一,并成立了反鸦片协会,编辑《全国正义》杂志,出版了《吸食鸦片的真相》(The Truth of Opium Smoking),《英国的罪恶与愚蠢》(Britain's Sin and Folly)等书。在众多教会、宣教士和其他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促使英国政府终于在1917年全面禁止对中国输出鸦片。

1.5、息劳归主

1834年开始马礼逊身体每况愈下,还在不停的工作,7月17日到广州参与谈判,一直到工作到29日。30日马礼逊病倒在床,8月1日晚10点钟归主,享年52岁。第二天晚上,广州几乎所有的欧美外籍人士到他家护送灵柩到码头,马儒翰与多人一直护送到澳门。马礼逊一向是谦卑为怀的,留言死后不要给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在澳门的许多欧洲人怀着悲痛的心情,参加了马礼逊的葬礼,葬礼祷文由史蒂芬(Edwin Stephens)牧师宣读。遗体就安葬在澳门前东印度公司的墓地,安葬在他的前妻玛丽身旁。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澳门马礼逊教堂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澳门马礼逊教堂内部

为了纪念他,1821年澳门兴建了著名的马礼逊教堂。它位于东印度公司的墓园内,墓园中安放了五十个英国及美国人的墓碑。马礼逊教堂的门窗为别致的拱形设计,门前亮着很有特色的小圆灯,教堂内只有十张长椅,顶部保持着年代久远的屋梁、屋椽以及两台长吊扇。中间的彩色玻璃十字架上画着一本《圣经》,上写“太初有道”四个字,四周的环境清幽脱俗,教堂于1922年重修。

马礼逊的确是一位把基督福音带来中国的先锋,他的英雄故事不是写在沙尘滚滚的战场上,而是写在一块充满敌意、猜忌与孤寂痛苦的土地上,以他生命的血泪播种,以至于开花并结实累累,怪不得每当我们提到这位已逝世百多年的传教士,都会肃然而生敬。

马礼逊长子马儒翰,英国传教士、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中文秘书兼翻译官。他热心传教事业,遵其父遗命修改《圣经》汉译本,与麦都思、郭实腊、裨治文等合作,完成《圣经》新译本。著有《英华行名录》、《对华商务指南》。 生病9天之后,马儒翰于1843年8月29日因患疟疾在澳门归主,年仅29岁。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1934年8月1日树立去世百年纪念碑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马礼逊、妻玛丽及子马儒翰之墓

中国新教第一人——马礼逊

马礼逊墓碑

我于2013年11月去澳门马礼逊墓地纪念,墓碑上刻着他生前三大伟业:译圣经、编字典、办学校。为了福音在中国的传播,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虚度。

马礼逊出生于英格兰北部的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小镇莫珀斯(Morpeth)一个叫布勒格林(Bullers Green)的一个简朴农家,位于纽卡斯尔北部25公里处。2020年的1月底,我来到了这个位于英格兰东北部的小镇。莫珀斯直通火车,由伦敦可直达纽卡斯尔,转车20分钟即可到达。

马礼逊的成果被公认为基督徒对上帝的虔敬与坚忍不拔的精神所刻成的非凡的纪念碑。1836年为纪念马礼逊,成立了“马礼逊教育协会”(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1839年布朗(Samuel Robins Brown,1810—1880)从美抵澳门开办马礼逊学校(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 School),并任校长,11月4日,在澳门正式开学,这是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学校,接收中国儿童入学。教师除布朗夫妇外,还请一位中国人教中文。课程有中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生理学、地理、历史等,还曾开设化学课。

第一期学生共有六人,他们的学费、书费和食宿费等,均由马礼逊教育协会全额提供。1842年校址迁至香港,1845年9月,马礼逊教育协会举行第七届年会,裨治文被选为会长。翌年布朗带第一期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三人前往美国麻萨诸塞州的芒松学校(Monson Academy)进修。其中除黄胜因水土不服,生病辍学回国外,容闳与黄宽两位均于两年后从芒松学校毕业。容闳继续前往耶鲁大学深造,而黄宽则前往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攻读医科。这是中国首批留美学生,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科技的先河。

黄宽毕业回国后,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医学博士荣衔的西医。他先后在香港的伦敦会医院、广州的惠爱医院,以及博济医院服务,并于1867年担任博济医院代理院长。容闳毕业回国后致力于推动留美教育,期盼政府能派遣留学生到美国读书,以便学成后能改造中国,振兴国运。经过了十七年的努力,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联名上奏朝廷,清政府同意共派遣120名中国幼童,分四批到美国留学,1872年至1875年每年三十名,容闳则被聘为留美学生监督。

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有30人,包括6名工程师和3名铁路局长。其中就有大陆著名的铁路设计师詹天佑,魏瀚、郑清濂、吴德章、陈兆翱、李寿田、杨廉臣六位留学生回国后,成了当时东亚最大的船厂—福州船政局的骨干。从事教育事业的有5人,并且有2人成为了大学校长,包括天津北洋大学的校长蔡绍基,清华学堂的校长唐国安。在从事外交、行政方面的有24人,包括12名领事、代办,2名外交次长、公使,1名外交总长,1名内阁总理。从事海军的有20人,他们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20人当中有14人当上了海军将领,其中吴应科升至舰队司令,徐振鹏升至海军次长。

1850年马礼逊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而解散。至今在香港还有马礼逊纪念馆。马礼逊学校培养出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推动了清政府开创中国学生留美教育,使中国开始认识到闭关自守的不足,逐渐地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