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复科的故事|两个月促醒“植物人”,快递小哥重返正常生活

“现在已经能够自己洗衣服、扫地、叠被子跟上楼梯,感谢康复科让他重新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回归到家庭和社会生活。”宁乡快递小哥小徐的家人给康复一病区的医护人员发来信息。

去年夏天,35岁的小徐突发热射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积极抢救后终于救回来一条命,却一直没有醒过来,成了一名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植物人”。

平日活力满满的小徐躺在病床上没有意识,顶梁柱倒了,全家人觉得天都塌了。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开设有昏迷促醒门诊,救治了不少“植物人”,遂前来就诊,被收入昏迷促醒病房。

康复科的故事|两个月促醒“植物人”,快递小哥重返正常生活

小徐在做昏迷促醒的相关评估检查。

植物人的促醒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对意识障碍的精准评估难度大,治疗手段相对匮乏,而且治疗费用高、起效慢。2019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一病区开设了昏迷促醒病房,这是全省首家三甲医院专门开设的昏迷促醒病房。2021年9月,由学术主任宋涛牵头,联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电生理等多学科成立了昏迷促醒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制定并不断完善了昏迷促醒康复流程,在全省乃至全国学术会议上进行推广交流,病房有独立的脑功能检测与无创神经调控室,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有一套完整、规范的评价及规范的治疗流程,大大提高了患者促醒的成功率。

小徐入院后,昏迷促醒团队紧锣密鼓地对其展开了评估,在系统体格检查的基础上,选用FOUR和CRS-R量表进行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发现小徐处于微意识状态;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00、N100、MMN等)、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等检查,脑电生理评估与临床评估结果相符;进一步行fMRI、DTI、SW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了其大脑损伤部位和程度。

康复科的故事|两个月促醒“植物人”,快递小哥重返正常生活

昏迷促醒多学科协助(MDT)团队对小徐的情况进行讨论。

经过充分的评估,昏迷促醒MDT团队讨论后认为,小徐处于微意识状态,苏醒几率大,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在药物、高压氧、针灸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多种感觉刺激等国际先进的促醒治疗方法。

在积极促醒的同时,团队对小徐进行心肺康复、吞咽训练、语言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全方位的康复治疗,随着治疗的开展,小徐逐渐拔除了气管套管、胃管、尿管,在入院两个月后终于神志转清,家人惊喜不已。

苏醒过来的小徐成了康复训练主动性最强的病人,终于在住院的第三个月,实现了可以独立下地行走,并能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地与人交流。

康复科的故事|两个月促醒“植物人”,快递小哥重返正常生活

小徐经过治疗,能够独立下地行走。

小徐只是千万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一员,据保守估计,大陆至少有50万“植物人”。康复一病区是中国意识障碍医师联盟成员单位、中国昏迷促醒康复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神经康复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南省昏迷促醒康复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从临床到科研做了大量的工作,近三年,科室共收治慢性意识障碍患者212名,成功苏醒136名,促醒率达64.15%,让更多的植物人不再沉睡。

康复科的故事|两个月促醒“植物人”,快递小哥重返正常生活

文图:康复一病区 黄蕾 秦亮 肖春花

编辑:吴靖

审核:周瑾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健康医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