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板泉中小·教师随笔】腹有诗书气自华

【板泉中小·教师随笔】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代诗人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有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此诗作于苏轼从凤翔回到长安时,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当时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苏轼故作此文以赠之。

【板泉中小·教师随笔】腹有诗书气自华

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养是绝不相同的。

前几日,在观看《朗读者》时,让我再次折服于董卿的才华之中,折服于她的出口成章和从容不迫。她的魅力由内而外散发,她的话娓娓道来,却也不失力量,让人极为舒服。“腹有诗书气自华”似乎就是为她准备的,董卿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就会感觉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孜孜不倦的学习,培养了她大方得体的气质,这份气质比美貌更难能可贵,更经得住岁月的磨砺。董卿的才情靠的是传统文化的浸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自带光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户。我们班的孩子已进入四年级,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在语文学习中都占着非常大的比重,作为一名新老师的我,对此极为头疼。我是幸运的,我的幸运之处在于我遇见了新教育,新教育强调晨诵、午读、暮省,强调师生共读共写随笔。这对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教育为我,也为我们班的孩子照亮了一束光,让我们可以顺着这道光一路向前。整个暑假孩子们都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谁知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板泉中小·教师随笔】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想告诉我的学生:有一座高山叫“书山”,有一条捷径叫“勤奋”,有一片大海叫“学海”,有一条轮船叫“刻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愿你走着捷径勇攀山顶,坐着轮船遨游大海。

胸怀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

闲捧诗书与墨欢。

| 策划 | 板泉镇中心小学新媒体中心

| 编辑 | 徐凯妮

| 审稿 | 闫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