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儿被幼儿园老师“威胁扔垃圾桶”,谢娜这一举动,瞬间刷屏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面对的就是两座大山,一座是老师,一座是家长。

作者:伏琴+栗子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原创首发

01

最近,谢娜在节目中提到,有一次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对自己抽泣道:“我不能哭,哭了就会被丢到垃圾桶”。

女儿被幼儿园老师“威胁扔垃圾桶”,谢娜这一举动,瞬间刷屏

听到这句话,谢娜的第一反应是错愕与有点生气的,她想:作为老师怎么会说这种话呢?是否女儿在幼儿园遇上了什么事?

她没有任由自己胡乱猜测,反而是选择了直接去问老师。

女儿被幼儿园老师“威胁扔垃圾桶”,谢娜这一举动,瞬间刷屏

这才知道,原来是女儿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就哭了。

哭着哭着,又吃了饭,就吐了。

然后,老师就把她带到垃圾桶旁,说:“吐的话,要在垃圾桶这里吐”。

女儿被幼儿园老师“威胁扔垃圾桶”,谢娜这一举动,瞬间刷屏

小孩子的表达不清,无意中传递了一个错误且可怕的消息。

很多误会就是因为消息传达不准确而引起的。

即使是小学生也有表达不清晰的时候,更何况谢娜的女儿只是个幼儿园小朋友呢?

无法想象,如果谢娜盲目猜测这中间的缘由,而对老师产生间隙,不知由此会衍生出多少矛盾。

许多问题,如果家长不与老师沟通,很容易产生双向误会,而如此一来,夹在中间的孩子便成了磨心,承受着多方的压力。

我们都知道,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很重要。

可当我们面对同样的情况,“如何和老师沟通”则是属于父母无法避免的课题。

02

其实,当遇到一般问题,和老师沟通也不难。

但是如果孩子遭受老师不公正待遇时,就觉得很棘手。

在《小舍得》中,宋佳与蒋欣饰演的角色,便呈现出了两个极端。

有一个情节是培训机构的数学老师对子悠进行人身攻击。

知悉此事后,外婆大闹现场,连一向有纠葛的南俪(宋佳饰演),都站在孩子这边,要求老师跟孩子道歉。

反观妈妈田雨岚(蒋欣饰演),赶到之后却是和稀泥、不了了之。

而且田雨岚早就知道数学老师对孩子的语言暴力,可她丝毫没察觉到有任何问题,反而一味地只让儿子吞下了所有委屈。

无助的子悠看到妈妈什么都没说,仿佛是丢失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失望、无助等情绪所淹没。

女儿被幼儿园老师“威胁扔垃圾桶”,谢娜这一举动,瞬间刷屏

另一边,佟大为饰演的爸爸夏君山,不太赞同培训机构老师的教育理念,他带着女儿欢欢去和老师讨论。

结果老师觉得欢欢脑袋不灵光,一向好脾气的夏君山,听了这句话,气不打一处来,与老师发生冲突,打起来了。

调解时,夏君山觉得打架可以翻篇,但是这位数学老师必须给欢欢道歉。

孩子所需要的爱,从来不参杂社会的人情世故。

爱,就是你无条件地包容我、支持我。

也因此,后来,孩子们在学校给父母讲心里话时,子悠哭诉妈妈爱的不是他,而是好成绩的他。

可欢欢说爸爸打架是不对的,但在女儿眼中,爸爸依然是最棒的。

女儿被幼儿园老师“威胁扔垃圾桶”,谢娜这一举动,瞬间刷屏

因为欢欢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支持她!

学校就是孩子的小社会。

他们在这遇到的所有挫折、挑战、委屈,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父母如何处理孩子与学校的矛盾,就是孩子以后如何处理人生矛盾的参照。

父母站在孩子身边支持他,便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大的底气。

03

当孩子在学校遭遇老师的不公平待遇时,最初,大多数孩子都会选择向爸爸妈妈求助。

但是因为爸爸妈妈的不同态度,孩子以后也会采取不同的行为。

有些孩子会继续相信爸爸妈妈,觉得爸爸妈妈就是自己的保护神。

而有些孩子已经失望,不再寻求帮助。

昊昊的老师动不动骂他笨蛋,而且让同学一起骂,还让同学不要和他玩。

所以,同学也常常欺负他。昊昊很难过,回家向爸爸妈妈哭诉。

爸爸妈妈是教授,为人和善。听说孩子的遭遇,他们也很难过。但是又不想和老师发生冲突,担心可能沟通无效,对孩子更不利。

他们一方面告诉儿子在学校尽量听话,别惹事,另一方面在家里多多辅导他的功课,努力提高成绩。

这样老师就不会嫌弃他拖后腿,同学也不会找麻烦了。

爸爸妈妈也一直努力配合老师的各项要求。

孩子就在老师的骂声中读完了小学,性格变得内向胆小,成绩也始终一般。

因为爸爸妈妈不敢伸张正义,他也只能默默承受,继续遭受老师、同学的欺负。

这种懦弱,会成为他的人生底色,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04

孩子向父母求助,就是孩子付出的所有信任;

而父母的处理方式,决定了是巩固这份信任还是粉碎亲子间这种亲密的信任。

与老师更有效地沟通,才能在捍卫亲子信任的同时,更科学顺畅地解决问题。

1、安抚孩子情绪,了解事情真相

首先是安抚孩子的情绪。

孩子遭受老师的不公正待遇时,会有各种不良的情绪,比如委屈、愤怒、伤心等等。

爸爸妈妈要及时安抚情绪,让孩子平静下来,尽量把心理的伤害减少到最低。

然后弄清楚真实状况,消除误会。

不要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和老师多沟通,全面了解事情的经过。

如果有误会,尽快消除,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

2、从情感上支持孩子,维护孩子

如果老师确实是不公正,那么爸爸妈妈要从情感上坚决理解、支持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向你哭诉时,你要维护他,表明他是受害者,理解他的情绪。

而不是说:“为什么老师老批评你,而不批评别人?你怎么老惹事啊?以后别惹是生非!”

爸爸妈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他是老师,就一股脑地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反而跟着老师一起批评孩子。

3、付出行动,努力解决问题

爸爸妈妈不仅要从情感上支持孩子,更要付诸行动,努力解决问题。

当老师对孩子不公时,更需要爸爸妈妈出面和老师沟通,而不是忍气吞声,让孩子默默承受一切。

当然,不是主张爸爸妈妈去跟老师发生冲突,说话尽可能委婉点。

有些老师可能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经过沟通后,可能会改变错误的做法。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老师就是恶意的,那么爸爸妈妈态度强硬点,老师反而也不敢随意欺负孩子。

4、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适当不同步

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自己家有个比较调皮的男孩,这些年,常常被老师叫去训话,或者老师打电话来告状。

如果老师当着儿子的面,和我讲儿子的各种缺点时,我会听着,表示接受,不会反驳,维护老师的尊严。

但是回到家,我会第一时间安抚孩子。

特别是老师已经严厉批评孩子了,我回家绝对不会跟着批评。先安抚他,这个时候孩子都会特别感动,反而有时会自我检讨。

过段时间再跟他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这时他一般也容易接受了。

如果觉得老师明显有问题,我会私下和老师沟通,表达自己的立场。

当然一般小事,不会去理睬的。毕竟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风格,尽量尊重他,配合他。

因为我的这种做法,儿子已经高三了,他一直很信任我。

他相信我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站到老师那边去了。学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愿意跟我讲,不管好坏。

不同步,不代表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教育;

相反的,保持与老师沟通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态度,与爱惜孩子的信任,才是我一路以来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的秘密。

05

与老师沟通解决孩子的在校问题,不代表牺牲孩子的信任。

盲目地跟随老师的批评去评判孩子,无异于是把所有的问题只倾倒于孩子身上。

父母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便是为孩子捍卫好坚实的保护线。

父母是孩子坚实的后盾,父母的支持和保护,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底气!

-END-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转载请联系爸妈研究所。作者:伏琴+栗子。

本期编辑:栗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