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失败乃成功之母--中药治疗睡眠障碍病案一则

作者:中医师施军

黄某,男,31岁,初诊:2022-1-19

主诉:失眠1年。

症见:入睡困难,睡到5-6点就醒。梦一般,双耳目鸣,稍口干、口苦,胃纳二便可。脱发。

体格检查:球结膜充血。舌稍红,苔白,双关较盛。

中医诊断不寐病(邪在少阳证)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北柴胡24g黄芩9g炙甘草9g党参9g

法半夏12g生姜9g大枣12g生龙骨30g

生磁石20g山萸肉15g熟地黄15g酸枣仁15g制远志9g茯神15g菊花15g牡蛎20c

共7剂,一日2次,一次1/2剂,开水冲服。二诊(2022-1-30)症见:症状同前。

体格检查球结膜充血。舌稍红,苔白,脉缓滑。中医诊断:不寐病(肾虚肝郁证)处方:滋水清肝饮加减

熟地黄10g当归10g赤芍10g牡丹皮15g酸枣仁15g山萸肉15g茯苓12g山药15g北柴胡10g炒栀子10g泽泻10g茯神15g菊花15g制远志10g龙骨20g牡蛎20g共5剂,一日2次,一次1/2剂,开水冲服。三诊(2022-2-7)

症见:入睡好转,时能直接睡到天亮,中途醒也能很快入眠。双耳耳鸣稍减,无口干、口苦,胃纳,二便可。脱发。

体格检查:球结膜稍充血。舌尖稍红,苔白,脉左弦细,寸不及,右稍浮。处置:

2022-1-30处方基础上磁石代替牡蛎。分析及体会:

一诊时入睡困难,睡到5-6点就醒,伴双耳耳鸣,稍口干、口苦。来诊时球结膜充血。舌稍红,苔白,双关较盛。《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论》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且舌红,脉象双关较盛,因此综合考虑为邪在少阳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伍滋肾疏肝药。二诊时无改善,但脉象缓滑,提示热势稍挫,血脉较前和缓,在无明显症状改善中又有改善的细节。寻思一番,一诊以入睡困难伴口干、口苦、目赤作为突破口,考虑邪热实证为主,实热久伤阴血导致脱发等阴津虚损为辅。故治疗以祛实热为主,补虚为辅,但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仅有少许细节改善。遂急转思路,转变

证的侧重点。患者有耳鸣,脱发,也可考虑为监

阴虚之像,同时伴口干、口苦等肝郁化热的实证表现。以虚为主,郁热为辅,故用滋水清肝饮加菊花清肝,龙针、远志安神。三诊时入睡可,耳鸣稍减。球结膜充血较前减轻。仅舌尖稍红,提示辨证准确,此时脉左弦细,寸不及亦反应其阴血不足的本质。继守前方,因药房无牡蛎一药,故用磁石代替,亦取其聪耳明目之功。

失眠,已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困扰。西医安眠药能简易,有效、快速帮助入眠。但大多需长期服

用维持,且有用药不良反应、药物依赖性及药物耐受性的不足。而中医在全面调整身体状态平衡后,有望根治,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不用长期服药。在解

决失眠的同时也把身体从总体上调整到一个更健康的状态。但存在的弊端就是面对形形色色的个体,难以一下子做到精准辨证,很可能要在多次试错的基础上才能找到一个最适合某一个体的方案。而一日辨证准确了,起效也是较快的。本案中二诊时只开了5付药,病程长达1年的失眠症状就能得以基本恢复。而本案辨证精准的关键之处在于对虚实比重的拿捍,需要医者对细节变化的敏锐辨识并能及时进行思路切换。本案亦只是临床上众多在

失败乃成功之母--中药治疗睡眠障碍病案一则
失败乃成功之母--中药治疗睡眠障碍病案一则
失败乃成功之母--中药治疗睡眠障碍病案一则

失败中去探索成功之路的例子,与诸君共勉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