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敗乃成功之母--中藥治療睡眠障礙病案一則

作者:中醫師施軍

黃某,男,31歲,初診:2022-1-19

主訴:失眠1年。

症見:入睡困難,睡到5-6點就醒。夢一般,雙耳目鳴,稍口幹、口苦,胃納二便可。脫發。

體格檢查:球結膜充血。舌稍紅,苔白,雙關較盛。

中醫診斷不寐病(邪在少陽證)

處方:柴胡加龍骨牡蛎東加減北柴胡24g黃芩9g炙甘草9g黨參9g

法半夏12g生姜9g大棗12g生龍骨30g

生磁石20g山萸肉15g熟地黃15g酸棗仁15g制遠志9g茯神15g菊花15g牡蛎20c

共7劑,一日2次,一次1/2劑,開水沖服。二診(2022-1-30)症見:症狀同前。

體格檢查球結膜充血。舌稍紅,苔白,脈緩滑。中醫診斷:不寐病(腎虛肝郁證)處方:滋水清肝飲加減

熟地黃10g當歸10g赤芍10g牡丹皮15g酸棗仁15g山萸肉15g茯苓12g山藥15g北柴胡10g炒栀子10g澤瀉10g茯神15g菊花15g制遠志10g龍骨20g牡蛎20g共5劑,一日2次,一次1/2劑,開水沖服。三診(2022-2-7)

症見:入睡好轉,時能直接睡到天亮,中途醒也能很快入眠。雙耳耳鳴稍減,無口幹、口苦,胃納,二便可。脫發。

體格檢查:球結膜稍充血。舌尖稍紅,苔白,脈左弦細,寸不及,右稍浮。處置:

2022-1-30處方基礎上磁石代替牡蛎。分析及體會:

一診時入睡困難,睡到5-6點就醒,伴雙耳耳鳴,稍口幹、口苦。來診時球結膜充血。舌稍紅,苔白,雙關較盛。《傷寒論》第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傷寒論》第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且舌紅,脈象雙關較盛,是以綜合考慮為邪在少陽證,予柴胡加龍骨牡蛎東加減配伍滋腎疏肝藥。二診時無改善,但脈象緩滑,提示熱勢稍挫,血脈較前和緩,在無明顯症狀改善中又有改善的細節。尋思一番,一診以入睡困難伴口幹、口苦、目赤作為突破口,考慮邪熱實證為主,實熱久傷陰血導緻脫發等陰津虛損為輔。故治療以祛實熱為主,補虛為輔,但治療後症狀無改善,僅有少許細節改善。遂急轉思路,轉變

證的側重點。患者有耳鳴,脫發,也可考慮為監

陰虛之像,同時伴口幹、口苦等肝郁化熱的實證表現。以虛為主,郁熱為輔,故用滋水清肝飲加菊花清肝,龍針、遠志安神。三診時入睡可,耳鳴稍減。球結膜充血較前減輕。僅舌尖稍紅,提示辨證準确,此時脈左弦細,寸不及亦反應其陰血不足的本質。繼守前方,因藥房無牡蛎一藥,故用磁石代替,亦取其聰耳明目之功。

失眠,已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困擾。西醫安眠藥能簡易,有效、快速幫助入眠。但大多需長期服

用維持,且有用藥不良反應、藥物依賴性及藥物耐受性的不足。而中醫在全面調整身體狀态平衡後,有望根治,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不用長期服藥。在解

決失眠的同時也把身體從總體上調整到一個更健康的狀态。但存在的弊端就是面對形形色色的個體,難以一下子做到精準辨證,很可能要在多次試錯的基礎上才能找到一個最适合某一個體的方案。而一日辨證準确了,起效也是較快的。本案中二診時隻開了5付藥,病程長達1年的失眠症狀就能得以基本恢複。而本案辨證精準的關鍵之處在于對虛實比重的拿捍,需要醫者對細節變化的敏銳辨識并能及時進行思路切換。本案亦隻是臨床上衆多在

失敗乃成功之母--中藥治療睡眠障礙病案一則
失敗乃成功之母--中藥治療睡眠障礙病案一則
失敗乃成功之母--中藥治療睡眠障礙病案一則

失敗中去探索成功之路的例子,與諸君共勉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