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人都搬了她还是不肯走,最终结果如何

三峡大坝修建之前,居住在这里的百姓,都是依靠耕田谋生的农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善良而又淳朴。

因为三峡大坝的修建,当地人展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搬迁运动。眼看着村里人都搬走了,张秉爱还是不肯走。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人都搬了她还是不肯走,最终结果如何

后来,她成了有名的三峡“钉子户”,19年过去了,她的最终结果如何?结局令人唏嘘。

张秉爱之所以不肯搬迁,跟她的家庭情况密切相关。她的丈夫是个残疾人,家里的一双儿女,都是还没有成年的孩子,生活的负担,全都压在她身上。

因此,她每次做重大决定时,都是格外谨慎,因为她的小家庭,实在是经不起挫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彻底崩溃。

张秉爱的家,住在175米水位线下,是最应该搬迁的。领导派人来她家协商时,她怎么也不肯答应。

因为她觉得,土地是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要是搬到其他地方,没有了土地,一家人连生活都是问题。

三峡工程的修建,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早在1992年时,国家就通过了有关修建三峡大坝的提案。

为尽快治理长江水,获得更多清洁能源,负责修建项目的部门,极力劝说三峡地区的百姓尽快搬迁,还给村民们提供了非常丰厚的补偿方案。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人都搬了她还是不肯走,最终结果如何

村民们都知道,三峡大坝的修建,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陆续开始搬迁。张秉爱因为家里情况比较特殊,一直不愿意离开。

村干部三天两头来张秉爱家里做思想工作,她却一点都听不进去,就想待在家乡的土地上。

村里人都搬走后,学校也跟着搬到了别的地方,张秉爱的女儿,每次上学时,都要走好远的路。

张秉爱不放心女儿独自出门,经常接送她,因为路途相对遥远,母女二人每天都要因为上下学耽误很多时间。

女儿参加中考时,张秉爱翻箱倒柜,找出了几十块钱,给女儿交了报名费和照相费后,家里只剩下十几块钱。

那段时间,张秉爱一家的生活很难,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两瓣花。就算是这样,张秉爱还是觉得生活很有希望,因为她的儿子成绩很好,还上了附近唯一的高中。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人都搬了她还是不肯走,最终结果如何

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才,张秉爱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砸锅卖铁凑出了学费,可惜她的儿子没能考上好大学,而是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落榜了。

儿子知道家里情况比较艰难放弃复读,去了新疆地区当兵。张秉爱则是继续留在村里,住着没水没电,还四处漏风的窝棚里。后来,张秉爱因为水位不断上涨,被迫同意了搬迁。

虽说已经晚了很多年,但是政府领导并没有放弃他们一家,不仅帮他们准备了安置房,还帮他们解决了一些生活问题。

张秉爱的儿子退役后,去了外地打工。他很孝顺,每次领到工资,都会给家里寄一笔钱。

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人都搬了她还是不肯走,最终结果如何

已经离开故土的张秉爱,苦苦煎熬了那么多年,还是选择了离去。她经常问自己,当初的坚持,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早点搬出来,她的生活会不会更好一些。

张秉爱想不出问题的答案,也舍弃不了心里的故乡情。每次心情低落的时候,她都会神色凝重地遥望着家乡的方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