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九龙山村民挖防空洞,挖出朱元璋儿子王陵,专家:必须修复保护

1969年的冬天,在距山东邹城市12.5公里的九龙山(全国有多处九龙山,注意特指位置),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在挖防空洞。不经意间,村民们挖到了一个墓道,他们及时地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

1970年,山东博物馆和邹县的考古人员,对这座古墓进行了发掘,它的规格之高超出了人们的预想,它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具价值的明代亲王陵墓。

九龙山村民挖防空洞,挖出朱元璋儿子王陵,专家:必须修复保护

考古人员在对古墓的清理中,发现了大量彩色木雕、王冠、玉器、名琴、字画等文物,有近两千件之多。

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文物有:九旒冕、织锦缎盘袍、金镶玉带、天风海涛琴、葵花扇面、“鲁王之宝”印等。

九旒冕是唯一存世的明代亲王冠冕,由162颗质地上等的珍珠打造而成,其价值不可估量。金镶玉带由一颗大宝石居中,绿宝石、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猫眼石簇拥而成,浑然一体、贵不可言,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九龙山村民挖防空洞,挖出朱元璋儿子王陵,专家:必须修复保护

墓主人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他的妻子是朱元璋发小汤和的女儿;母亲是郭宁妃;舅舅郭英、郭兴同为“淮西二十四将”,有从龙之功。

朱檀早年有贤名,他为人勤奋好学、文采极佳,又谦和待人,朱元璋对他很不错。但之后朱檀迷信丹药可以延寿,大量服用药石、金丹,因而中毒伤了眼睛,并在22岁时病逝。

这使得朱元璋非常生气,认为他迷信金丹而丧命,愚不可及、举止荒唐,给他的谥号就是“荒”。

鲁荒王陵由三部分组成:引导、陵园、陵寝,外城墙长达1200米,宽800米,占地7万平方米,地宫距离地表20米。鲁荒王陵的标志性建筑有:外城、内城、牌坊、明楼、地宫。整个王陵布局合理,气象宏大,风水极佳,是保存最完好的明代王陵之一。

但沧海桑田,鲁荒王陵在不同历史时期,还是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损害的,相关部门广泛协商后,决定对其进行保护。

九龙山村民挖防空洞,挖出朱元璋儿子王陵,专家:必须修复保护

1985年,邹城市相关部门决定修复鲁荒王陵,他们以“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为指导思想,组成了修复保护团队。

重新修建损毁建筑;平整部分地面;加固地宫墓室;搬迁部分村民;人为复制部分文物模型。

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并取得了重大成果,这座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鲁荒王陵,在1988年面向了大众,供游客游玩参观。

鲁荒王陵是山东省出土文物最具价值的的明代古墓,其中一些文物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九旒冕,这种冠冕一直存在于文献之中,至今全国范围内只有两件。一件是袁世凯称帝时仿造的冠冕,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文物,另一件就是鲁荒王陵出土的九旒冕,除此之外再无一例,其珍贵性可见一斑。

九龙山村民挖防空洞,挖出朱元璋儿子王陵,专家:必须修复保护

另外天风海涛琴,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它由桐木所铸,镶金而雕玉,有着明显的断纹,底部刻有“天风海涛”,是一件宋代名琴,鲁荒王生前颇为喜爱。

弹奏之时,如长风呼啸、海涛拍岸,琴音清脆有力,让人心旷神怡,是不可多得的名琴。另外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镶金玉带就更不必说了,祖母绿、猫眼石等名贵宝石应有尽有,让人为之目眩神迷。

九龙山村民挖防空洞,挖出朱元璋儿子王陵,专家:必须修复保护

鲁荒王陵由于其规格高、保存完好、出土文物珍贵,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多次进行修复、保护工作。

1992年,鲁荒王陵被评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被誉为明代亲王第一陵。

它成了山东省的一张文化名片,是一种人文底蕴的体现,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明代亲王生活起居的一点一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