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张俐

作者 | 付宇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当新能源的风越吹越猛后,除了站在台前的企业,其各家背后的地区也成为了摆在明面上值得探讨的事件之一,因为当市场体量进一步增大后,谁能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方,不仅关系到在目前风口下能否飞起来,长期来看,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也能为当地的经济带来更蓬勃的未来。而从目前来看,在玩家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也出现了几个十分具有竞争力的地区。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帝都:小米、集度、理想······

作为首都的北京,从人才培养的第一要素——教育背景占据了强大的优势,汇聚了全国多所顶尖高校后,也得到了最一线的人才优势。另外,互联网大佬汇聚的北京所具备的智能化实力,更是为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后盾,北京自然成了新能源车企落地的不二之选。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在一众硬件和软件优势的赋能下,北京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在最早达成月销量破万的北汽新能源身上,北京就投入了不少心血。而在新能源发展较为成熟的现在,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更是迎来了小米等一众新玩家。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最开始,蔚来和北京亦庄签订了一份协议,可原本计划落户北京的蔚来最终选择了合肥,而北京也在去年迎来了新的伙伴。

2021年11月,小米官宣造车后不久,在雷军走访多地后,小米最终选择落地北京亦庄。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凤凰,为了吸引小米汽车,北京的诚意十分显著,在小米宣布造车当月,北京就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新能源企业,包括鼓励国内外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厂商落户开发区,对于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可给予龙头企业创新资金支持等等,最终引得小米落户北京。

另外,造车新势力中的“老玩家”,理想也是最早落户北京的一家品牌,而在2021年10月,理想更是投资60亿元在顺义建设工厂,进一步将根深植首都的土地。在今年1月,集度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北京亦庄注册,和吉利最开始将其总部注册在上海嘉定一样,集度的另一个股东百度,自然也希望能够距离自家大本营更近,加上百度在智能网联方面的资源,集度在北京有进一步的发展也指日可待。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拥有新老玩家等多种企业的北京,在天时地利优势的加持下,更具有竞争力,但就像前文提到的,也有放弃北京,选择南下,到合肥。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长三角:特斯拉、集度、蔚来······

合肥曾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实力争夺“新能源之都”称号的城市,在2020年时,接手了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蔚来,这也一度被称为政企联合的“神来之笔”,当初投下的70亿元,随着蔚来市值的翻倍也水涨船高,早已赚的盆满钵满。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除了最直接的收益,蔚来入驻合肥后起死回生的情况,更是树立了一个好的样板,吸引其他企业开始纷纷落户合肥。2020年11月,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也同样落户合肥,一个月以后,大众在合肥的生产基地也开始动工,后者更是在2021年借着合资股比改革的东风,在合肥成立了大众江淮这家新公司。

而不同于其他企业总部和生产基地分设的情况,合肥在关键时刻对蔚来伸出了援手,蔚来也几乎将全部身家押注给了合肥。没有自己工厂的蔚来将其产品代工给到了江淮,包括其后续的工厂升级等等都选择了合肥。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除了头部企业,合肥还手握几家二线新势力品牌。在2020年,威马在合肥设立了威马智能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在不久后的威马D轮融资里,合肥的身影也出现在其中,这也让双方进一步绑定了合作关系。在蔚来、大众江淮、威马等多家新能源企业的建设下,合肥也在近两年迅速成为在全工业链均有产业的地标性城市,关于“新能源之都”,其也有一番实力能够一较高下。

而长三角里,还有和北京一样拥有先天人才优势的,即“魔都”上海。相比北京,上海在过去几年已经“拿下”了多家强势的新能源企业,目前,落户上海的有蔚来全球总部、威马汽车总部、华人运通总部等多家新势力企业总部,以及新兴品牌智己总部。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而除了落户多家汽车总部以外,上海的周边地区还建设了完善的产业链,在上海临港,已经构成了包括地平线、宁德时代、特斯拉、上汽等近百家企业,不仅包括有整车集团,还有多家市值十亿-百亿的产业链企业,生态闭环十分完善。多家企业的入驻,让临港的新能源发展进一步加快,根据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总产值目标为1200亿元。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而有这样目标的,上海还有一个嘉定。前文提到今年刚刚在北京亦庄成立新公司的集度,实际上其总部最早设定在嘉定,这和其第二大股东吉利有脱不开的关系。属于长三角地区的嘉定,不仅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其海运、陆运同样便利,这也是集度选择落户的重要原因。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珠三角:比亚迪、华为、小鹏······

目光来到南方后,在珠三角经济圈里,深圳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如今的一线城市,深圳不止是在经济上有了卓越的发展,其产业形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原本南方工厂林立,到现在科技大佬开始蓬勃崛起,深圳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众所周知的是,新能源行业除了在能源形式上有一个大的革命,其更深层次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其行业的代表特点之一。而后者更多的是需要依靠更智能化的车载和汽车硬件来达到,这一点上,深圳更有发言权。

在新能源车型的体量上,比亚迪作为目前中国新能源销量绝对的王者,算是为深圳挣足了排面。2021年屡破记录的比亚迪,在2022年开头甚至进一步逼近了年销十万的目标,相比还挣扎在五位数边缘的新势力车企,以及还在四位数的传统车企,其优势可谓是压倒性的。除了体量,比亚迪在技术上的内力同样深厚,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等,以及全产业链闭环的打造,让其走出这座“小渔村”,飞向了更多的城市。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以销量和技术占据山头是比亚迪的功劳,那么深圳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则交给了华为。一直宣称不造车的华为,不仅成立了华为智能汽车BU部,更是为远在重庆的赛力斯提供了车机互联、智能等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在去年12月,更是在深圳湾体育馆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发布了问界M5。尽管新车尾部依然挂着赛力斯的LOGO ,但属于华为的汽车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在智能手机通讯领域深耕多年,不造车的华为却成为了影响汽车市场的一把尖刀,小康股份的颠簸,以及长安等企业的合作都是为了其智能化。

垂涎已久,“新能源之都”谁能一举上位?

除了比亚迪和华为这两座大山,深圳还拥有大疆这个后进者,在去年正式官宣其车载业务的大疆,实际上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布局。而在无人驾驶、道路常态化应用等领域,大疆车载的步伐一直走在前列,长远来看,聚焦无人操作系统领域时间较长的大疆同样是深圳智能化水准不可小觑的原因之一。另外,珠三角地区,还有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其已经稳定的月交付能力和其以智能走天下的产品特点,同样也是这片地区深厚背景的一部分。

写在最后:

不同于“蔚小理”等先发者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大量扶持才能活过创业初期以及行业发展初期的灰暗时刻,集度、小米等后进者已经身处于行业发展大涨之期,且几乎都背靠人才、技术、资金强大的互联网企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经慢慢从原来的企业主动变成了政府主动,行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第二阶段。

但新加入的企业似乎都没有选择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方均衡似乎才是目前的行业现状,总部和工厂分设,核心业务分布在各大城市成了企业的现状,这也就加大了某一个城市成为新能源之都的难度。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家独大的情况可能是不会出现的,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沪地区为主的地域性发展或才是未来的行业主流。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官方网站

入驻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网易新闻 | 搜狐号

汽车头条 | 趣头条 | 易车号 | 新浪新闻

百度百家号 | 汽车之家 | 腾讯企鹅号

车友头条 | 有车号 | 爱咖号

入驻视频平台

央视频号 | 哔哩哔哩 | 优酷视频 | 腾讯视频

西瓜视频 | 爱奇艺 | 微视APP | 抖音APP | 快手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