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口臭、牙菌斑的罪魁祸首!牙齿上的黄色软垢,2招彻底清除

作者: 宋丹丹(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常人的口中栖息着成百上千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病毒和真菌,已知的细菌种类就达700多种,唾液中的细菌超过108/ml。

新生儿出生6小时就可以在口腔内发现细菌,可能为来自母亲产道的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随着母亲及亲属喂养与看护,口腔内的微生物可传递到孩子口中,一岁的婴儿口中就可以分离出放线菌、乳杆菌、梭杆菌、念珠菌和纤毛菌等。学龄前儿童口腔内的微生物组成就已和成年人相近似了。

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并非那么可怕,它们和人体保持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大多数属于非致病菌,就像我们喝的酸奶就是由嗜热链球菌等益生菌发酵而成的,对身体没有坏处。

正常的细菌具有防止外来微生物驻扎,维持口腔生态平衡的作用。

如果感染一些可引起特定疾病的微生物,如感染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则会发生手足口病。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条件致病菌,当抵抗力下降,菌群组成失衡后可导致疾病,如3%~48%的健康成人携带念珠菌,但滥用广谱抗生素造成体内菌群组成失去平衡,念珠菌的数量相对增加,便会导致念珠菌病。

口臭、牙菌斑的罪魁祸首!牙齿上的黄色软垢,2招彻底清除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一、微生物聚集的形式——牙菌斑

细菌以“牙菌斑”的形式堆积在牙齿表面。牙齿表面是一个富含多糖、蛋白质和矿物等营养成分的微环境。

牙菌斑可累积成肉眼可见,粘附在牙齿表面黄白色黏腻,水流无法冲走的“软垢”。

彻底清洁干净的牙齿表面1-2小时后,就会被唾液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覆盖,形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薄膜,将游荡在口腔里的细菌“吸”进来 ,并为它们提供营养物质。

细菌不断的生长繁殖,释放有害物质就会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的口腔致病菌——致龋菌和牙周病相关微生物

1、龋病相关的微生物群

从龋坏部位分离出,并且与龋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微生物群包括: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菌等。

以此为主的细菌具有产酸性和耐酸性,在牙齿表面可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将牙齿中的矿物质腐蚀掉,最开始牙齿表面变得不光滑,然后发展成一个洞。

2、牙周病相关微生物群

另一大类是牙周病相关微生物群。牙周指的是牙齿周围的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即支持牙齿稳固的组织。

牙菌斑吸收唾液中的矿物质后可变成坚硬的牙石。

黏放线菌、伴放线聚集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具核梭杆菌和中间普氏菌等一类的细菌,可以降低牙龈的抵抗力,抑制白细胞一类的抗炎细胞聚集在炎症部位。

还可以释放内毒素,刺激局部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增加,使牙槽骨吸收。

产生的细胞毒素因子和成纤维细胞抑制因子可降解牙龈中到的胶原成分。

种种危害累加起来,就会让原本紧紧和牙齿粘在一起的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一个像口袋一样的结构,叫作牙周袋。

如果不及进行牙周治疗,细菌将进一步加重“牙肉分离”,牙槽骨逐渐变少,不足以稳固牙齿的时候,牙就会松动。

口臭、牙菌斑的罪魁祸首!牙齿上的黄色软垢,2招彻底清除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三、抑制致龋菌的方法——口腔清洁

既然口腔里的细菌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罪魁祸首,我们应该怎么抵御口腔内细菌的危害呢?

首先就是好好刷牙。这可不是牙刷放到嘴里上下作用动两下就够了的。一般推荐水平颤动刷牙法。

1、水平颤动刷牙法

选择刷头小巧、软毛牙刷,牙刷毛斜向牙龈方向与牙齿呈45°并覆盖牙龈边缘;

轻柔的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

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mm,每次刷2~3个牙。

很多人刷牙的时候只刷外面看的见的这一部分,其实还需要清洁咬食物和靠近舌头的这两面。

2、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

每年定期口腔检查和牙周洁治也是十分重要的。

细菌在局部的有害作用是经过时间积累而成的,如果龋齿在很小的时候就进行治疗,龋坏部分的细菌会大量减少,不会进一步发展或是细菌成熟传播到其他牙齿周围。

牙石内富含大量细菌,固定在局部可以持续不断的对牙龈进行破坏,每年定期洗牙可以及时清除新生的牙石,消除炎症。

口腔里的细菌虽多,但并不可怕,做好清洁维护,就可以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

如果自己刷牙不够好,定期洗牙也可以很好的清洁牙齿。

口臭、牙菌斑的罪魁祸首!牙齿上的黄色软垢,2招彻底清除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