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翊鸣、谷爱凌是“丰裕一代”?别忽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这些趋势性变化

苏翊鸣、谷爱凌是“丰裕一代”?别忽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这些趋势性变化

在北京冬奥会上,17岁的苏翊鸣、18岁的谷爱凌等人向全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热情开朗、包容进取的形象。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挑战和突破自我,将个人的奋斗和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让美好的青春无限闪光。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崇尚个性、包容多元、追求自我价值的“丰裕一代”。“丰裕”二字不仅诠释了这一代人的物质条件,也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物质观方面,“物为我用”取代了“我为物用”。与单纯追求金钱、权力、社会地位不同,物质基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实现人生目标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聚焦与实现自身价值。

伴随社会形态不断朝着富裕、宽容和厚重的方向变迁,新时代中国青年自我选择空间前所未有地增加,人生观进一步呈现出从“生存”转向“生活”的特征。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再用条条框框限定自己的人生,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也从外在评价转向内在体验,希望根据个人的意愿、能力对人生作出积极的选择。

新时代中国青年秉持推己及人的观念,倾向于认同社会的稳定与健全是基于个体的舒适、发展和尊严而建构起来的。在评判新生事物、小众文化的时候,他们态度谨慎,总体保持有距离但尊重的态度。

苏翊鸣、谷爱凌是“丰裕一代”?别忽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这些趋势性变化

进一步来看,在“互联网+数字化”的影响下,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心态和价值观念有了一些趋势性变化,值得研究与重视。

兴趣观上,更加注重圈层深耕——

新时代中国青年兴趣涉猎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多样。基于自身兴趣爱好而作出的个性化选择,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也促使他们形成不同的圈层,并将其作为一个立足点与社会连接。

就业观上,更加探索多元选择——

一些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大学期间就能够获得“人生第一桶金”。此时,兴趣不仅仅承担业余爱好的角色,还创造出了丰富的职业选择和机遇,如短视频制作者、网文作者、电竞选手等。随之而来的是就业观念上的改变,就业期望由“能就业”转向“好就业”,各种隐性、灵活就业方式层出不穷。

婚恋观上,更加期待精神契合——

与新时代相呼应的还有日益多样化的婚恋观。越来越多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选择了更加平等的婚姻观,期待自我选择婚姻、追求精神契合。

思想观上,更加激发理性自觉——

面对铺天盖地、虚实难辨的各种信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展现出了较为理性的一面。这种理性具体体现在能够辩证看待网络纷杂的信息,拥有自身的价值判断,不轻易被所谓“权威”或歪曲的价值观裹挟、误导。

与此同时,如何让新时代中国青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复杂的网络空间、多样的舆论生态下唱响主旋律,依然是一个值得探索与破解的课题。

(作者侯劭勋为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副主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