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史说三国:一二六 制定蜀科

作者:秦时汉唐

刘备逼近成都时,益州各郡县闻风而降,都如影随形般地投靠他。

广汉县长黄权却紧闭城门坚守,等到刘璋投降后,他才归附刘备。

围攻成都时,刘备曾与部下约定:“若攻破成都,官府仓库的一切财物,你们可以任意地拿,我决不干预。”

破城之后,士兵们都扔掉兵器,奔向仓库争抢财物,造成军费不足,刘备深感忧虑。

刘巴说:“这很容易解决,只要铸造一种值百钱的钱币,平抑物价,命官吏设立官市。”

刘备采纳了这一建议,依计施行。

几个月后,府库的财物就充足了。

有人建议把成都有名的肥田沃土和住宅分给将领们。

赵云说:“霍去病曾认为匈奴尚未消灭,不应考虑自己的家业。现在的国贼远非匈奴可比,我们不能贪图安乐。等到天下都安定以后,将士们重归故里,在自己的田地上耕作,才会各得其所。益州的百姓,刚刚遭受兵灾战祸,土地、田宅都应归还原来的主人,使百姓平安定居,恢复生产,然后才可以向他们征发兵役,收取租税,获得他们的好感。不应该夺取他们的财物,以私宠自己所爱的将领。”

刘备接受了赵云的意见。

史说三国:一二六 制定蜀科

占据蜀地后,刘备从广汉郡分出梓潼郡,任命霍峻为梓潼太守。

为安扶和笼络蜀中大族豪强,刘备的手下都劝他迎娶刘璋旧将吴懿的妹妹吴氏。

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刘备认为自己与刘瑁同族,这么做有违礼法。

法正进谏说:“论起亲疏,这比得上晋文公与子圉吗?”

晋文公逃难到秦国时,曾娶了亲侄子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

法正认为,晋文公娶了亲侄子的妻子,并没有遭到礼法的抨击,何况刘备与刘瑁之间还不是亲戚关系,迎娶他的寡妻没有任何问题。

刘备于是纳吴氏为夫人,拜吴懿为护军。

史说三国:一二六 制定蜀科

其后,刘备赐予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四人黄金各五百斤,白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是诸将中赏赐最高的。

又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刘璋治理蜀地时,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蜀中的百姓思乱者,十户有八。

为彻底扭转乱局,诸葛亮提出建议,厉行“先理强,后理弱”的策略。

理强就是力行法治,限制和打击专权自恣的官僚及豪强,理弱则是努力扶植农民,发展生产。

刘备命令法正,与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

诸葛亮的法治哲学主要来自于先秦的法家商鞅和韩非,以及前汉的新儒家董仲舒。

他主张治国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

他取商鞅之法的法理,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制定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执行条章,以明令能知能行的行为准则,劝戒及训励蜀国官员将士。

经过整治,刘备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

法正在外统辖蜀郡,掌握行政大权,在内则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

他恩怨分明,对他有过一餐饭的恩惠,他都予以报答,但对他哪怕有瞪眼的怨恨,他也睚眦必报,擅自杀害了一些伤害过自己的人。

有人向诸葛亮告发,说:“法正肆意横行,将军你应该禀报主公,限制他作威作福。”

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刘备宠信的肱股之臣,对他非常宽容,没去追究。

他还劝解告发的人说:“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北边畏惧曹操的强大,东边害怕孙权的威胁,近处则担心孙夫人在家中搞出内乱。法正象羽翼一样辅佐主公,使主公能够自由翱翔,不再受制于他人。怎么能禁止法正,而不许他稍稍有些随心所欲呢?”

史说三国:一二六 制定蜀科

但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地,却非常注重严刑峻法,《蜀科》制定后,严厉推行,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引起豪强十分不满,以消极态度抵触蜀汉政权。

法正是士族东州派的代表,虽然参与了《蜀科》的制定,却也觉得过于严厉了,于是用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认为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

法正对诸葛亮说:“以前汉高祖入函谷关,约法三章,秦地的百姓感恩戴德。如今,你借助权势的力量,占据一州的地方,刚刚建立国家,还没有施加恩惠,进行安抚。况且,从外来的客人与本地的主人这种关系来讲,作为客人,应当降低姿态。希望你能放宽刑律和禁令,以适应当地人的意愿。”

但诸葛亮认为,不能盲目沿用汉初的法度,应当因时制宜,懂得变通,于是写了封信给法正,阐明自己的法治思想,晓以大义,这就是《答法正书》。

诸葛亮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因为暴虐无道,政令苛刻,造成人民的怨恨,所以一介草民大呼一声,天下就土崩瓦解。汉高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宽大的政策而获得很大成功。刘璋糊涂软弱,从其父刘焉那时起,刘家对蜀地的人两世恩惠,全靠典章和礼仪维系上下的关系,互相奉承,德政不能施行,刑罚失掉威严。蜀地的人专权而为所欲为,君臣之道,渐渐破坏。给予高官的职位,固然表示宠爱,但官位无法再高时,反而被臣下轻视。顺从臣下的要求,施加恩惠,一旦拒绝,臣下便会轻狂怠慢。蜀地之所以到了破败的地步,实在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引起的。我现在要树立法令的威严,法令被执行,人们便会知道我们的恩德,以爵位限定官员的地位,加爵的人便会觉得很荣耀。荣耀和恩德相辅相成,上下之间有一定的规矩,治国的主要原则,由此清楚地显示出来了。”

蜀国执法虽然严峻,但公平公正,百姓并无怨言。

史说三国:一二六 制定蜀科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刘备对法正之死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法邈为关内侯。

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的左膀右臂,虽然性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

诸葛亮赞赏法正的军事谋略,法正则佩服诸葛亮的政治能力。

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

二人紧密合作,取长补短,帮助刘备把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日益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