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欠薪成为中国足球的代名词,国足队长蒿俊闵网上公开讨薪引发了轩然大波。事实上,中超除了山东泰山和上海海港两支上赛季联赛杯赛冠亚军之外,其他球队多多少少都存在着欠薪的问题, 此外根据《扬子晚报》记者张昊的爆料,目前不仅仅是中超,就连中甲中乙也存在着大面积的欠薪,甚至连月薪只有3000人民币的球员而已长期拿不到属于自己的报酬,运营了28年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死关头。

新赛季中超被曝最快将在4月22日开战,但时至今日,中国足协依然没有发布要求俱乐部提交工资确认表的通知。对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三级俱乐部来说,这张表是他们能否踢联赛的最关键一环。很显然,足协对俱乐部的现状也是心知肚明。虽然本赛季中超完成扩军,参赛球队变成了18支,但谁都知道,如果严格按照是否欠薪作为标准,最终能获得准入资格的球队,估计一个主客场两回合就能完成全部联赛赛程了。
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中国足协的纵容和不作为是最重要的原因。事实上,在2020赛季中超还在进行期间,不少的俱乐部就出现了欠薪的情况,新科中超冠军江苏队甚至在拿到冠军之后宣告停止运营,成为中国足坛一个黑色幽默。但即便如此,像重庆两江竞技、河北队以及青岛队这些公认欠薪严重的球队,依然顺利拿到了2021年的中超联赛参赛资格。他们靠的,就是一张软硬兼施让球员无奈签字的工资确认表,理由也非常充足,俱乐部踢不了联赛就得解散,到时候一分钱拿不到,能踢联赛,起码拿到工资还有一线希望。所以,球员思来想去,也只能选择配合俱乐部演戏,当然,足协也在配合,而且还很关键。
上赛季,中国足协出台了史上最严限薪令,国内球员顶薪被限制在税前500万人民币,而在今年,足协很有可能继续出台最严限薪令2.0版本,500万变成了300万,外援顶薪也从税前300万欧元被砍到了200万欧元。与去年对限薪持抵制态度不同,如今的大多数中超俱乐部对此表现热烈欢迎,有的俱乐部甚至在限薪令还没有正式出台之前,就开始执行并自我加码,被蒿俊闵公开讨薪的武汉队就声称要跟球员商议降薪事宜,而亲手开启金元足球时代的中超八冠王广州队更是出台了一份起薪只有60000元人民币60万封顶的工资标准,让曾经拿着千万级别工资的中超球员瞬间变成了公司白领,甚至与电子厂工人并驾齐驱。这种做法看似是响应足协限薪令的出台,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嘲讽。
采用一刀切的限薪标准,而不是更加灵活的工资帽制度,其实就反映出了这届足协屁股决定脑袋的本质。他们对于中国足球困境的反应,一直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真正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当然也没办法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答案。事实上,此番12强赛,国足之所以有近乎奢侈的后勤保障,还是得益于过去十年金元足球遗产,让足协根本不差钱。而在这波降薪大潮过去之后,足协再想这样给国字号球队超豪华待遇,估计就力有不逮了。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宣告诞生,不过令人讽刺的是,在经历了28个年头的成长之后,中国三级联赛的俱乐部,依然连最基本的造血功能都没有,一旦投资人撤出无人接手,这些俱乐部就只有等死的份。事实上,在以恒大为首的投资方纷纷涌入足球市场的时候,中国足协也得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会,那就是借助良好的市场形势和球迷重新被激发出来的对足球的热情,引导俱乐部进一步完善自己,从母公司的纯输血状态摆脱出来,逐渐拥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从而提高抗击打能力。但是,当时足协领导除了穿着恒大球衣在天河目睹恒大勇夺亚冠之外,什么也没有做,大好机会被白白浪费。
片面追求国字号成绩,漠视俱乐部利益,不尊重足球发展规律,中国足球沦落到如此地步,管理者难辞其咎。但更为悲哀的是,我们依然看不到任何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