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乔莉专栏|抽丝剥茧我和一毛的不了情

【青未了】乔莉专栏|抽丝剥茧我和一毛的不了情

文/乔莉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燕子说:知秋姐姐对一毛的记忆犹如一根金丝线,今天的我就是那个扯金丝线的人,给姐这么扯呀扯,永远也扯不完的青春靓丽温暖记忆------

是啊,今天让你这么一扯,一下午满满的回忆。那些年,那些曾经的过往,那些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一幕一幕,又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1979年,我高中毕业,当时的菏泽毛纺厂,在我们菏泽也是大名鼎鼎的好企业。多少干部子弟都进不来。我们那一年招工进厂,只招了十八位,而且都是在厂职工子弟。(自豪吧)由于从小就在厂子里长大,对厂里的一切都挺熟悉的,经常各个车间跑着玩。正如燕子所说,我们厂里的职工待遇高啊!那个时候哪个单位有做冰糕的呀?我们厂就有,而且拿着冰糕票,一领一大茶缸子。夏天我们厂发白糖,发茶叶,而且还经常发木耳。当时的毛纺厂的确是令姑娘,小伙子向往的地方。我上学的时候就挺羡慕她们的,在毛条搭成的白色车挡里,白帽子,白兜兜。手脚一刻也不闲着,细纱落纱的时候,前面一个车,后面一个车,人在中间,手起纱落,把人看得眼花缭乱。我的工序是合股,上纱落纱的时候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小剪子在手里,你根本就看不出那线头是怎么接上的。感冒发烧轻伤不下火线,那都是小事儿。虽然很累,但是很快活。厂里的领导对我们也很关心,当时我们车间四个班换成三班运转,每个班都到北京去旅游一次,我记得大概是每个班玩一个星期。时不时的还包场电影,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经常在那个交通影院包场,下了早班,看场电影也挺惬意的。

工友们在一起更是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上夜班都等着一起走,下班一起回家。讲个小笑话,那时候三角花园,逢五逢十是会,人很多,但是呢,那个地方又是我们上下班的必经之路,那天我们下了班,从东关煤厂那个地方人就很多,那时候我们都是骑自行车上班。我们班长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就提议,人多也不能下车子,只能(gèn)谁要是脚沾地,谁就买花生。班长在最前面骑,他前面有个老大爷拉着地排车,大爷看见熟人把车把往上一张,地排车后面就挨地了,班长本能地一使劲就上地排车上去了。大爷回过头来,笑着说:“咋的,小伙子我都恁大年纪了,你想让我拉着你呀。”后面的我们几个就笑啊。N多年后这笑话还在流传。

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虽然它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但是它却承载了两代毛纺人的心血和励志故事。我们依旧为它的曾经而骄傲,因为那里是我们抛洒青春火焰的地方。

【青未了】乔莉专栏|抽丝剥茧我和一毛的不了情
【青未了】乔莉专栏|抽丝剥茧我和一毛的不了情

作者:叶知秋,本名乔莉,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协会会员,牡丹区诗词协会会员。高中毕业后做了一名纺织工人。平时喜欢看小说,诗歌。二零一四年退休,现在老年大学诗词班学习。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不仅鉴赏,还开始学习创作,让诗词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壹点号心梦文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