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在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之前,抖音达人“滑雪研究院”发布了一段科普短视频,希望为万众瞩目的谷爱凌减压,但没想到,得到了“青蛙公主”本人的回复:“你为什么对我没有信心?”

夺冠之后,这条内容迅速走红网络,“年轻气盛”的谷爱凌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这样有趣的小故事,在整个冰雪赛事周期内,时常在抖音上演。包括谷爱凌在内,有超过100位冰雪运动员入驻抖音,形成强大的冠军天团,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与6亿网友分享自己的训练、比赛、生活。

因为疫情,赛事报道受到严格限制。以前,运动员可以坐在转播单位设置的“会客厅”里接受采访,而从东京到北京,运动员们则更多在手机直播中一个个小屏里侃侃而谈。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抖音在赛事期间,邀请了前线的运动员、退役的冠军选手、以及跨界名人,打造《冠军驾到》、《濛主来了》等多档系列直播,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最真实的冰雪氛围。

观赛方式的变化,让家门口的冰雪赛事变得真正触手可及,并且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了我们对运动员的认知,甚至提升了我们对冰雪运动的理解。

是竞技场,也是个性舞台

随着冰雪盛会的完美落幕,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虽然都是在家门口办赛,但与2008年相比,2022年的冰雪盛会变得更加“轻盈”。

从开幕式的鲜明对比就可以看出,中国不再需要借助一届体育盛会来“推荐”自己,历经14年的发展,我们更加自信从容地平视世界。

今年冰雪盛会,中国在不少项目上取得突破式的成绩,甚至在奖牌榜上一举打破了冰强雪弱的格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运动员先甩掉了成绩的包袱,轻装上阵,享受比赛,才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所以,2022年的冰雪盛会不仅仅是体育竞技场,更成了运动员们展现自己个性的舞台。

赛场之上的谷爱凌拥抱恐惧、挑战极限,她是天才少女,赛场之外的“青蛙公主谷爱凌”更是阳光自信的宝藏女孩。

“大家好,我是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这是谷爱凌在抖音上发布短视频的标准开头,她调侃自己在说中文的时候会不自觉的音调升高,但谷爱凌依然自信地用中文表达自己。

除了运动员之外,谷爱凌还是时尚模特——年轻人不要给自己设限,是她希望传递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刚进冬奥村时,谷爱凌就用运动装备开了个迷你时装秀,拍了视频发到抖音上:时尚比赛是第一个项目,而我是夺金大热门。

谷爱凌抖音视频的评论区,常有类似这样的赞叹:“爱凌太真实了,素颜出镜,越是有流量了,一般人巴不得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她愣是这么不讲究。”

在谷爱凌看来,修图是不自信的表现,而热爱素面朝天更深层的原因,是她对“美”的理解:“美不是瘦,美是有力量。我看我的腿,不会觉得好粗,而要看这两条腿能让我在空中跳这么高,能做以前女子、或者任何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通过抖音,我们看到了一个更鲜活、更立体的谷爱凌。在谷爱凌拿下大跳台金牌之后,她的抖音账号24小时内涨粉超过500万,有94个与她相关的话题登上抖音热点榜,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40亿!没人能够否认金牌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不过,相较在赛场之上取得的成就,谷爱凌传递出的正能量,才是她能够如此爆火的更重要原因。

既有准度,也有温度

如果说谷爱凌是新生代的冰雪公主,那王濛就是老一代的冰雪女王。北京冬奥会捧红了谷爱凌,也让王濛再次爆火。

与赛道上的“霸道”如出一辙,王濛在解说席上也十分霸气,“我的眼睛就是尺”一度成为全网热词。

除了解说之外,整届冰雪赛事期间,王濛还在抖音上推出系列直播《濛主来了》,每个比赛日邀请嘉宾一起畅聊。话题有足够硬核的,如“归化运动员能否真正带领中国体育腾飞”,也有足够八卦的,如“情人节看‘冰上情侣’起舞”,当然,少不了本专业的——短道速滑。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直播中,王濛继续展现着自己率性的一面。

讲到运动员伤病问题时,王濛感叹“谁的脚都有故事”,她在直播中脱下袜子,展示自己脚踝上的伤疤。

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中国名将任子威因手臂阻挡犯规止步半决赛,在随后的抖音直播中,王濛与主持人配合,两人现场演示了犯规的过程。面对频出的争议,王濛直言:“短道速滑就是这样,有身体接触就会有判罚,无论判谁了,都是有相关规则、明文规定的。”

2月16日,短道速滑收官,男子5000米接力中国队出现失误。王濛对此表达惋惜,并理性分析。她表示:“无论是官方出面,还是教练员复盘战术,关键是不要再去扩大这个话题,让运动员卸下包袱,我们已经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2金1银1铜的成绩,并且拿下首金,已经做的很好了。”

与一般的电视直播节目相比,抖音直播营造的环境,让对话不再囿于“你问我答”的框架之内。运动员们像聊天一样参与其中,既能输出冰雪项目的专业解读,也让对话更有温度、更具人情味,挖掘成绩背后的体育精神、人文关怀。

冠军引路,爱上冰雪

冰雪运动与那些本身就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运动不同,很多人是先喜欢上体育明星,再上冰场或者雪场。

谷爱凌就有这方面的自觉,她曾说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我母亲出生的地方,我有机会帮助、激励数百万年轻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帮助推广我热爱的这项运动。”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最后一轮,谷爱凌顺利完成正滑左偏转1620,逆风翻盘。夺金之后,她在抖音上发布短视频,解释这个动作的难度到底有多大,这条视频光是点赞数就超过了257.5万。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谷爱凌着重强调了自己是向左偏转,因此要比自己惯用的向右偏转更难——就像非惯用左手拿筷子。

不少科普文只关注旋转圈数,而忽略了转向,这不禁令人感慨:内行看门道,还是听冠军自己解读更靠谱。

2021年的夏天,抖音就推出了《冠军驾到》系列直播,赛后去抖音“蹲冠军”,已经成了体育迷新的观赛习惯。

此次冰雪赛事期间,《冠军驾到》直播继续,在这里不仅能见到新鲜出炉的冠军,还能看到各个项目曾经的冠军,含“金”量超标。

冰雪赛事首日,中国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项目中摘得首金,同样在2021年摘得首金的杨倩登陆《冠军驾到》,分享自己的首金体验。随后话题还是回到了冰雪,杨倩称自己是羽生结弦的粉丝,如果选择一个项目参加的话,自己会选择冬季两项,因为射击已经轻车熟路,学会滑雪就能参赛了。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中国选手高亭宇以破纪录的方式拿下中国历史上首枚男子速滑金牌。在《冠军驾到》直播中,高亭宇尽情展现自己冷幽默的一面。夺冠后第一个想法是什么?“滑太慢了。” 什么是“格路”?“隔着一条路。” 为什么拍打领奖台?“是我的了我还不兴拍拍啊?”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有的冠军走喜剧人风格,也有的冠军真情流露。四朝元老徐梦桃夺得空中技巧金牌之后,第一时间参加了《冠军驾到》的直播,12年的长跑,徐梦桃不仅时刻盼望着成功,也学会了如何看待失败:“我虽然收获了比较圆满的绽放时刻,但是人生不一定要赢,只要不放弃就不会输。”

其实,不仅仅是在赛事期间,开幕之前,抖音就上线了多个活动为比赛预热,其中,“超级冬道主”创意十足,由冰雪冠军运动员跨界搭配演艺明星,活动期间每日发起挑战话题,隔天的晚上直播连麦。“贾玲表演二人转为中国队加油”,“关晓彤被张虹凡尔赛一整晚”,“宋茜平衡能力媲美花滑冠军”等话题频频登上抖音热榜总榜和体育榜,助力冰雪运动强势破圈,提升冰雪盛会的关注度。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奔向美好生活

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举办冬奥?

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中,应该有我们要找的答案:“我并不在意这一次中国运动员拿几块金牌奖牌,我更在意它给我们今后注入的动力和活力。冰雪运动的普及实际上是对体育强国有一个提高。”

而建设体育强国,最终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全民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

举办冬季奥运会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全民健身美好生活。

这条通路之上,抖音有的放矢。毕竟,“记录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奔向美好生活。

抖音集结冠军天团,通过直播、发挑战赛等方式,推动冰雪运动的全民传播,提升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此外,抖音上还有众多以专业运动员为代表的体育达人,装备选择、运动技巧、伤病防护等问题,都有专业的解答。

从面点师到单板滑雪运动员,只身追逐“一个人的冬奥梦”的张嘉豪最终没能站上北京最盛大的舞台,在抖音上,他以另一种方式参与进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张嘉豪带来雪上项目专业的科普和解说,评论区最多的评论就是:这个解说让自己终于把比赛看明白了。

从东京到北京,小屏里的冠军们

苏翊鸣在坡面障碍项目上摘得银牌之后,张嘉豪发抖音送上祝福,一句“为我圆梦”,更是将体育精神和冰雪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感动和激励了万千网友。

抖音达人铁豆是一位极限运动爱好者,冲浪、潜水、攀岩无所不会,随着冰雪赛事的举办,她也将创作的重心向滑雪项目转移,与王濛合作直播,扩大冰雪运动影响力,拍摄诸多滑雪主题的短视频,如“双板零基础如何开启第一次”、“滑雪护目镜怎么选”,鼓励粉丝真正踏上雪场。

从巴掌大小的手机屏幕,到广阔无垠的冰雪天地,抖音在做的,是为6亿用户搭建连接二者的桥梁。用户在抖音上了解并喜爱上冰雪运动,参与到冰雪运动当中,再通过抖音记录自己的运动生活,最终形成螺旋上升的正循环,推动全民健身,实现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