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0%的家长都不知道,你夸孩子的方式,可能会害了孩子

随着教育理念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不能一直对孩子“体罚式”教育,因此改为夸奖孩子。

我们通常会听到很多这样的夸奖:“孩子你聪明”、“孩子你真有天赋”等等。但90%的家长其实并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夸奖方式。

对孩子的夸奖实际是在塑造孩子的心智模式。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发现,同样是遇到了挫折,有些孩子屡败屡战,不断克服困难,有些孩子则轻易放弃,不敢迎接挑战。

90%的家长都不知道,你夸孩子的方式,可能会害了孩子

为了弄清原因,教授和她的团队用10时间,对纽约20所学校,400多名五年级的学生做了大量研究,验证不同夸奖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她让孩子们做一个简单的积木拼图游戏,游戏顺利结束后,对一半孩子说“你很聪明”,对另一半孩子说“你很努力”。结果发现,仅仅是措辞不同,就造成了孩子们在第二轮游戏中表现不同。

第二轮的拼图任务有易有难,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结果发现,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了较容易的拼图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选择了较难的拼图任务。

90%的家长都不知道,你夸孩子的方式,可能会害了孩子

不同的夸奖方式带给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

一个孩子如果被贴上“聪明”的标签,为了证明自己的确很聪明,可能会逃避挑战,选择难度更低的任务,因为人的大脑会下意识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

如果失败了,就证明自己是不聪明的,所以为了维护“聪明”的形象,面对挑战时,孩子就会选择放弃和退缩,久而久之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下,面对困难时,大脑几乎是停滞状态。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会觉得努力的过程很有价值,大家认可的是他努力的行为,而不是聪明的天赋,即使失败了,也只是说明努力程度不够,或方法不对,不能说明“我”不聪明。

日积月累,孩子会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下,面对困难时,大脑在高速运转,积极调取信息想办法应对,并且从失败中学习经验。

90%的家长都不知道,你夸孩子的方式,可能会害了孩子

正确的夸奖方法是夸“努力的过程”而不是“聪明的结果”。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夸孩子模型:FFC模型,我们用孩子做数学题打个比方。

Feeling感觉:“宝贝,你今天做数学题的时候非常专心,妈妈感觉你很认真”。

Fact事实:“妈妈的感觉是有事实依据的,你在做数学题的30分钟里,没有玩铅笔,没有抠橡皮,一直都是专心致志,非常认真”。

Compare比较:“昨天你花了50分钟做完这些数学题,今天只用了30分钟,有很大的进步,妈妈为你感到高兴”。

90%的家长都不知道,你夸孩子的方式,可能会害了孩子

这样的表扬方式不会让孩子过于在乎分数,而是把注意力引导到过程上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感觉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逐渐认识到努力的价值,并且长期执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