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湘江北去,奔流不息;一江两岸,蔚然成势。山水洲城新样板、湘江两岸新客厅、望城核心增长极。望城35公里湘江黄金岸线,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扑面而来。资源与资本在这里碰撞,行业龙头与精英在这里聚集。抢占机遇,远见未来;一江两岸,成就梦想。

即日起,乐在望城持续推出中外名家、作家、文学爱好者等系列散文,看文人墨客笔下的望城一江两岸,是怎样的一番壮景,敬请关注!

铜陶丰收箩

——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丰收箩(一)

作者|佘利娥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雨里初春,我来到了湘江东岸的古镇陶城——铜官。

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陶瓷古镇,倚仗一江湘水,将陶城文明流向全中国,流向全世界。这里的陶瓷深受人们宗宠与青睐,得益于陶城艺人们身怀制陶绝技,让铜官陶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梦想的不断追求而走向辉煌。

进入陶城,心怀敬意,尤其对陶城“国宝级非遗”工美艺术大师胡武强老人深感由衷敬佩。那天,我们在一家陶店欣赏鸡血红陶器,有一位陶艺师傅走了过来,他向我们介绍起这个鸡血红壶罐制作工艺和特点,提起鸡血红,不由得攀谈起胡武强大师。

春雨蒙蒙,古镇薄雾笼罩,如同古代女子,头上顶着一条灰白色的轻纱盖头,透着朦胧神秘美。胡老大师正是这个古镇里的神秘奇人,他那精湛的制陶工艺技术,已被陶艺界传颂,盛名远播。

“胡老现在住我前面那栋房子,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他老人家的工作室。”陶艺师傅主动邀请我们一同去拜访胡老师傅。

我心里甚是窃喜。好几次来铜官古镇,几乎只在古老街道走走看看,进店欣赏各种陶瓷工艺品,却很少真实地接触铜官工艺大师,全国如此有名的国宝级陶瓷工艺大师已是近在咫尺,如果不是那位陶艺师傅提议,我可能又一次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我们跟着陶艺师傅,来到一所房子的围墙门口。不锈钢门上挂了一把铜锁,但并没有塌锁,门被我们打开。

“你们是要到我的工作室去吗,来,我刚有事出去了,才回来。”我们刚走到门口,后面传来声音。一位老人撑着雨伞从我们背后边说边走过来。

“胡师傅,我正准备带两位客人去您的工作室参观,我看您的门没有锁,以为您在工作室,就没有打电话。”那位陶艺师傅和老人打招呼。

原来这位老人正是我们要拜访的胡武强老师傅。阴雨中的春天,寒意忒重,老人身着皮革服,黑色皮革休闲服挺括合身,颜色还新,皮革服把老人衬托得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你们可能看不出,老人已年近八十了。”

“真的啊!”我惊叹地脱口说出。

陶艺师傅见我惊讶的表情,笑着说:“我怎么会骗你们,胡老师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于铜官陶艺的研究事业上,他老人家每天和陶艺打交道,心无旁骛,研究陶瓷艺术是一门养身的学问呢。”我听了后,觉得陶艺师傅把铜官的陶瓷说得有点玄乎之玄,但转念一想,如果真有陶艺师傅说的那么玄乎,那我真得从胡老师傅身上去了解“陶宝绝技”了。

我们跟着胡老师傅进入围墙大门,大门右边的围墙上有好些人物大照片,照片经过塑胶处理后贴在围墙壁上。我走过去仔细看看那些人物图像,有黄永玉先生,有大兵,中间那幅照片最醒目:那是袁隆平院士和胡老师傅的合影。

原来袁隆平院士也来过铜官古镇,我在心里默念。

我们随老人家走进他的工作室。工作室有好几间房子,里面很宽敞,但装修风格十分普通,就是一般民房档次。里面陈设一点都看不到华贵气派,并且还不乏少许的清冷,是这连绵多日的雨天,隔断了不少欲来未来者的缘故吧,我在心里默默地猜测。

老人家引我们进入茶室。茶室里欠打扫,茶桌上的茶具蒙一层薄薄的尘灰。我抬头向他老人家书柜上方看去,书柜上有一个大相框,相框里的人物是袁隆平院士正挥笔在一只箩筐上描画什么,因为柜顶比较高,加之相框也已尘封,照片看上去朦朦胧胧,有些模糊不清。

我举起手机,将相框里照片拍下来。胡老师傅见我翻拍相框里的照片,他忙告诉我:“你们先看我柜子里面鸡血红陶瓷壶,等下再拿本相册给你看。”

柜子里陶瓷器珍品有很多种,每件陶瓷色彩温润,尤其那种红色彩釉,红得如同鸡血初滴般鲜色闪照,难怪称之为“鸡血红”,其雅称为“女儿红”。柴窑彩釉中红色是最为难得的色彩,听说千年陶瓷里都蕴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正当我还沉浸在红色彩釉陶瓷器其美的欣赏中,胡老师傅手里举着相册,坐在了茶桌边。

“你们过来喝茶,我们边喝茶边聊。我家那场火,幸亏没把我这一大本相册烧掉。”

我翻阅着这本记录了胡老师傅经历的相册,里面有好几张是胡老师傅与袁隆平院士的合影。那张袁隆平院士在一只箩筐上描画的照片再次吸引了我。

“这是袁隆平院士在我用陶瓷做的箩筐上写字时拍下的照片。”胡老师傅开始给我们讲关于陶瓷箩筐的故事。有一天,袁隆平院士来到胡武强老人的陶瓷作坊,袁老看到胡老师傅的精品陶瓷器后,赞叹不已。胡老师傅见袁隆平院士如此赞美他的陶瓷器物和作品,他心里想,袁隆平院士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么优秀的人物来到我这里,他心里自然特别高兴,他想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感激之情,又不知怎么做,正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袁隆平院士身边的辛秘书从外面折返回来,他悄悄地对胡老师傅说:“袁老是我最敬重的长辈,这次来陶城,我看到他十分钟爱陶瓷,我想送一件陶瓷制品给袁老,不知送他什么为好。”胡老师傅听了辛秘书这么一说,正好是他心里想要做的事,他忙对辛秘书说,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完成。

后来胡老师傅冥思苦想:袁老院士为全世界人民解决了吃饭问题,他为杂交水稻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应该做一个契合袁老关于粮食贡献方面的陶器送给他。

经过无数次制定设计方案,胡武强师傅终于想出了设计的雏形,他想到丰收的主题。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让世界人民的粮食获得了丰收。然而,要是用一个陶瓷形象来表现丰收的主题,那该多好啊。胡老师傅日思夜想,他开始琢磨起与稻谷有关器具和事物。

我们这里的农民收割稻谷,都是用箩筐挑回家。胡老师傅突然眼前一亮,他想到了要表达丰收主题的承载体———箩筐。胡老师傅想要用自己精湛的陶艺技术,打制出一个箩筐送给袁隆平院士,用陶瓷箩筐表现袁老的杂交水稻让农民获得了好收成。对,就是这个构思。但我们家乡的箩筐都是竹篾编织而成的,如果用陶瓷捏出竹篾做的箩筐模样,是十分难做的事情,要怎么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只箩筐呢?那种篾织纹路需要用手工捏才能做成。

胡老师傅开始用陶土捏箩筐。经过一番精心而艰辛地捏制,终于捏成一个陶土箩筐。他把箩筐放进窑洞里面烧制,经过一番日夜坚守,火候调控,终于烧制成功。

陶瓷箩筐烧制成功后,前来参观的人看到这只陶瓷箩筐,有的说,可以做钓鱼坐的凳子,有的说可以放钓鱼用的食料,却从来没有人联想到这个陶瓷箩筐可以装谷子。胡老师傅感觉这个陶瓷箩筐很一般,他觉得没有实现“丰收”主题的表达。

胡老师傅又再三认真研究竹篾编制箩筐的特点,他把竹篾编织的凹凸不平,颜色深浅分布,还有篾签形状仔细观察研究,他要找到最能体现箩筐的灵魂特点之处。他终于发现竹篾编织的走向规律,胡武强老人异常兴奋。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所研究的事物找到了规律和突破口的时候,他的思维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来。胡武强老人开始按照自己头脑里呈现的图案捏制陶瓷箩筐,然后想象箩筐在烧制的时候怎么让它的颜色和竹篾编织的箩筐相像。胡老师傅真不愧是窑神,他怎么想象的陶瓷形象,他就能烧制出什么样子来。他打开窑洞,把捏好的陶土箩筐放进窑炉里用柴烧。

几天后,待窑洞冷却,打开窑洞,一只陶瓷箩筐赫然立在窑洞里,不说的话,谁都难以看出,它是一只陶瓷箩筐。胡老师傅把陶瓷箩筐从窑洞里提出来,他兴奋地左看右看,他自己都难以相信,眼前这只箩筐是陶瓷做的。他把谷子装进箩筐,摆在堂屋中心,到他家里来的人都以为那只箩筐是竹篾编的。胡老师傅自己也非常满意这件陶瓷作品,他在陶瓷箩筐外壁亲自写上“水稻之父”几个字。

一个艳阳美丽的晴日,胡老师傅将陶瓷箩筐送至袁隆平院士的家里。袁隆平院士接到这件宝物,惊喜不已。而他又突然对胡老师傅说:“可惜,这只箩筐上你写错了字。”胡老师傅一时感觉意外,他自认为“水稻之父”这几个字并不难写,他应该不会写错的。

“胡师傅,我一般从来不会向人家要东西的,这次我要向你再要一个这样的陶瓷箩筐,我自己亲自写字,放到我的杂交水稻博物馆去,你写了字的这个陶瓷箩筐,只适合放在我家里。我的博物馆尽是些图片,只有一个湘绣作品绣了我睡在稻谷里,那个是实物,这下再放一个陶瓷箩筐,就再合适不过了。”

后来胡老师傅又烧制了一个模一样的陶瓷箩筐。“你们看,这张照片就是我送陶瓷箩筐时,袁老在箩筐上写字时照的。”

箩筐上的字: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当时我们约了去袁老那里,他的秘书说不要惊动记者媒体,不要拍照片。当我们到了那里,袁老在陶瓷箩筐上写字的时候,他直问我们为什么不带记者来拍照。其实,那次我们随行的人当中,除了我和我的女儿以外,其余的全都是省市媒体记者,他们把摄影机都放在了车上。听袁老说要拍照,那些媒体记者们立马到车上拿来设备,拍了好多相片哦。”胡老师傅越讲越兴奋,心里充满了自豪。

这只陶瓷箩筐原来珍藏着一段这么美好的故事。

这一天是2007年的11月,袁隆平院士收到胡武强老人为他创作的“丰收箩”,高兴得赞不绝口。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编辑 | 周佳慧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一江两岸散文 | 《铜陶丰收箩——记铜官国宝窑神胡武强老人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