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名80后,也是名体育渣。
作为应试教育受害者,我一贯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
我上学时,体育课形同虚设。“语文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也许是句玩笑话,“体育课是语文老师教的”却真实发生过。老师总说:“体育老师今天有事,这节课我先带一下。”体育老师成了最清闲的老师。
体育好,在我心里是个贬义词。体育好,不就是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嘛。学习和运动是一对矛盾,学霸是心尖宠,体育特长生一般都坐在最后排。
这届冬奥会上,我发现00后的运动员真是完全超乎想象,不仅有文化有眼界,还有自信有担当。
01

这届冬奥会,运动系学霸格外多。谁说搞体育和当学霸不能兼得?
谷爱凌,斯坦福大学。提前一年高中毕业,并以和满分相差20分的成绩被斯坦福录取。13到16岁,拿下大大小小50多枚金牌。国际雪联在其网站发文,如此形容谷爱凌:谷爱凌这个赛季除了赢,没干别的。
羽生结弦,早稻田大学。以非体育生身份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平时各科成绩都在90分以上。作为运动员,24个冠军,19次打破世界纪录,过去两届冬奥会男单花滑金牌。每一次出现都是镜头的焦点,深受国人喜爱。央视评论员评论他“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花滑男单自由滑冠军陈巍来自耶鲁大学。
女子冰球运动员周嘉鹰,跳级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放弃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圆梦冬奥。
还有一位隐藏学霸,17岁的小将苏翊鸣。
学霸云集,文武双全,完全颠覆了我对体育的传统认知。
运动员里,学习最好;学霸里,运动最好。这些英姿飒爽的运动员,集天赋和努力于一身,兼具智慧和勇气 ,有颜有才,双商极高。他们的人生仿佛开挂般,人人称羡。会玩才是真学霸。他们左手金灿灿的学历,右手沉甸甸的奖牌,把自己真正活成一束光。
02
这届冬奥会掀起一股冰雪运动的热潮,仿佛整个朋友圈都去滑雪了。
冰雪运动,又酷又飒,精彩刺激 ,生来就自带年轻属性。
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冒险,但我也深知人生放弃了冒险,就放弃了各种可能,各种精彩的可能。
我喜欢看这些运动小将在雪地穿梭,享受速度和激情,在茫茫天地间飞扬青春。以冰雪之名,感受自由,感受年轻真好。
这届冬奥会,我和孩子一起看比赛,一起追偶像。
谷爱凌苏翊鸣,天赋和努力的完美结合。天赋异禀,自带学霸属性。自律强大的时间管理,还有超一流的心理素质。
羽生结弦让我们看到勇气和实力的结合。挑战极限,挑战不可能。虽然没有获得奖牌,但依然让全网沸腾。当实力在领域里成为巅峰,那他的巅峰就是去打破,而不是巩固。
俄罗斯三娃,颜值和实力的天花板。技术已经和其他人已经形成断层。
王濛,气场强大,从冰上大魔王到冬奥解说员,依然是顶流。我的手办价格对标谷爱凌,谁还不是个顶流?
我希望孩子能像这些优质偶像一样,立足自己热爱的领域,乐观积极 ,自信自律,让自己成为闪闪发光的人。
03
你们在看谷爱凌参加的坡面障碍比赛,我们瞪大眼睛,在观察运动员额前是否都有两缕头发。
体育渣自有体育渣的快乐。那就是关注奥运冷知识。
比如,谷爱凌额前为啥总留两撮头发?冰球比赛为啥总打架?为啥很多运动员都是睡眠高手?
这届冬奥,我可能看不懂很多比赛规则,但依然追得津津有味。
如何让一个不爱运动的人爱上雪场?很简单。你只是缺乏一个契机,引爆DNA里自带的热爱。因为没有人会拒绝冰雪运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