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 年,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相继营建并使用的宫殿朝堂,也是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驻跸和尊藏皇家珍宝的重要场所。康、乾、嘉、道四位皇帝的东巡驻跸和大批皇室成员的到来使盛京皇宫始终保持着它作为皇家宫殿的主要功能;以乾隆皇帝为主的兴修建设和盛世尊藏又使这里的宫苑规模有所扩建和提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气派。本文介绍的清代宫廷陈设用品均为清宫原藏、宫廷御用,由内廷造办处或苏州、南京等地的作坊所承制,部分来自官绅、传教士等社会阶层的馈礼供奉。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清 掐丝珐琅如意

铜胎掐丝珐琅制。长35.4、身宽4、颈长9、宽11、厚8 厘米。清中期帝后及王公贵族把玩、陈设之物。此件如意为掐丝珐琅制三镶式,如意头部较宽大,作灵芝形,柄微曲。通体以蓝色珐琅釉为地,采用掐丝珐琅工艺正面满饰红色蝙蝠和蓝、白色云朵图案,背面满饰各种颜色的宝相花纹,如意边缘和三镶处均以鎏金铜边做护口,并錾有回纹;如意头部为大如意形,饰6 只红色蝙蝠和云朵纹,中央镶嵌如意形錾刻的铜鎏金盾牌,牌中心穿越一条夔龙纹;柄中间长方托镶嵌有錾刻的铜鎏金变体螭龙纹,柄端如意头稍小,中央镶嵌如意形錾刻的铜鎏金玉璧和螭龙纹。此件如意制作高雅,为清朝宫廷内把玩之物。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清 明黄江绸彩绣莲蝠纹座具

铺垫由靠背、坐褥和迎手三部分组成一套,根据宝座的尺寸制作而成,内填棉花或灯芯草,置于座榻之上,既是装饰品又美观舒适,是皇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此套铺垫由明黄江绸缝制而成,绣勾连万字符地,其上饰番莲、蝙蝠等吉祥纹饰,象征着皇家的富贵与福瑞。铺垫整体纹饰繁缛,分多层彩绣而成,体现了高超的绣工。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清 白玉浮雕山水方盒

方盒为白玉质地,玉中偶有浅淡土黄色。盒盖浅浮雕山水、人物图案,其构图完全仿于传统画意,所作远景山峦起伏,江天浩淼;近景溪水环绕,水榭临流,坡岸树荫下一人盘坐,一童携琴;水中一舟泛流,一人端坐,一人掌舵,意境悠远;盒盖侧面及盒外面均浮雕山水图案;盒底部附有双层式红木底座。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清 掐丝珐琅玻璃座灯

此灯为清中期宫内照明用器、装饰品。座灯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圆柱形玻璃灯罩,罩上球形圆钮及罩顶部、底部均为镂空鎏金缠枝莲纹,罩肩部浮雕鎏金云纹,玻璃罩由四根鎏金云纹柱隔成四个组合,每块分绘四季花鸟、山石图案。底座为台座形状,由圆形须弥座、镂空栏柱、圆形台座和方形底座组成,兼用錾刻、鎏金和掐丝珐琅工艺,最底部方形底座为蓝地满饰缠枝花卉纹,并在一侧安置有可开关的抽屉,设计巧妙,新颖别致,为宫廷用品中的新奇之物。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清 掐丝珐琅象耳三足盖炉

此炉为乾隆时期宫殿陈设品、实用器,由铜胎掐丝珐琅制成,通常放置于大殿两侧堂陛之上,用以焚香和美化殿堂。此炉上盖顶部为象驮宝瓶镂空桃形圆纽,寓意“太平有象”;炉身为圆釜形,口沿鏨刻回纹,其下为如意头纹,腹部为浅蓝色釉,满饰各色缠枝花卉,中间为大朵宝相花纹;炉身两侧为象首炉耳,炉底为三象足,象足头部镶嵌红绿料石。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清 白玻璃粉彩镜盖粉盒

康熙三十五年,内廷设玻璃厂,从此开始了宫廷御用玻璃器的制造。乾隆时期,宫廷玻璃制造水平达到了顶峰。此为清宫后妃梳妆使用的粉盒。粉盒为玻璃制地,口底边沿镶以铜饰。上部盒盖为水银凸镜镜面,镶以齿状铜口与盒口沿铜饰相配。盒身呈小罐状,以磨砂玻璃制成,为乳白色,盒外壁有一圈粉彩描金花卉、叶片图案。盒底边镶以铜饰,并制有兽头三足。此品为清宫原藏。

阊阖瑞景——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文章来源:《收藏家》

202201期《阊阖瑞景——

从沈阳故宫文物看帝王的宫廷陈设用品》

作者:栾晔

责任编辑: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