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为“太虚幻境”?结论出人意料却是作者本意(这回不索隐)

作者:天花红学彻解红楼

文/杨勇

“太虚幻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说,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尚无人看懂。

我们不妨先做一下剧情回顾。

何为“太虚幻境”?结论出人意料却是作者本意(这回不索隐)

第1回,先是有甄士隐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僧一道携带着通灵宝玉而来,他们且行且谈,僧长篇大论起木石前盟和绛珠草转世还泪给神瑛侍者的一段传奇故事,并要把这通灵宝玉夹带于要转世的这一干风流冤家中去经历。接着,道人提议,不如你我趁此也去下世度脱几个,那僧同意了,并说道:“你且同我到太虚幻境,先将蠢物交割给警幻仙子”,因为“木石前盟”里的风流孽鬼还有一半没有落尘,待他们下世完,你我再去不迟。于是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看官,可别忘了这是甄士隐的梦中之事,这不,士隐上前来搭话问这问那,得到僧的首肯后还见到了通灵宝玉,正要细看时,却被僧一把抢了回去,说不好意思,我们已到太虚幻境了,果然,一僧一道进了太虚幻境石牌坊,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却突然间霹雳梦醒,士隐回到了现实世界。

接下来,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场了,还向士隐索要英莲,那僧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舍,然后僧为英莲赋诗一首。

何为“太虚幻境”?结论出人意料却是作者本意(这回不索隐)
书中说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

“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

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

剧情回顾完毕。

首先,有一个看似不该是问题的问题: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本是现实中人,而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却是士隐梦中人,二者凭什么划上等号?

虽说是梦里梦外,但癞头、跛道和茫茫、渺渺前后都说着太虚幻境这一个话题,谈话内容并没有中断。可见,癞头和尚就是茫茫大士,是一僧,跛脚道人就是渺渺真人,是一道,他们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个在梦里,一个在梦外。

可以说,他们能划上等号便在这甄士隐的一梦一醒之间。

好了,如果您能认可这一结论,我们就可以依据这一逻辑进一步得出什么是太虚幻境以及谁是警幻仙子,谁又是通灵宝玉了!

推理过程如下:

茫茫渺渺两位仙师要赴“太虚幻境”交割(按,交给)通灵玉给警幻仙子,这本是甄士隐的梦中事,而甄士隐梦醒回到现实世界后,立刻就有癞僧跛道来索要英莲及士隐不舍,此处有重要脂批:【如果舍出,则不成幻境矣!】意思是如果舍出英莲就成不了太虚幻境了!

这样的表述可谓十分奇怪,该如何理解?

首先,以一僧一道为“草蛇灰线” ,可知甄士隐梦醒后的书中世界就是他们要赴往的太虚幻境!且英莲就是通灵玉,甄士隐就是警幻仙子!

这些结论未免太令人惊诧!先说为什么。

因为士隐若舍出英莲便相当于通灵玉“交割”给警幻之事没有完成,就不满足一僧一道是去太虚幻境交割通灵玉的既有设定了,所以脂批才会说这里便成不了“太虚幻境”了!

看来,甄士隐梦醒后的书中世界就是所谓的“太虚幻境”!

书中世界就是所谓的“太虚幻境”还有其它证据。

比如,甄士隐只走到“太虚幻境”石牌坊处便被一声霹雳惊醒。则士隐未到之处应就是太虚幻境的“无”了,那么,士隐醒后所来到的现实世界便是太虚幻境的“有”了!也就是“太虚幻境”了!

另有脂批也可为证。

在士隐梦中,“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处有脂批【这是真像,非幻像也。】脂批又说甄士隐梦醒后,现实世界中的癞僧跛道【此则是幻像。】而“幻像”当然要出现在“幻境”中。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实锤“太虚幻境”了!

而“英莲是通灵玉”和“甄士隐是警幻仙子”,这两个论断同样惊世骇俗,更要紧的是这其中透漏出了作书过程的隐秘。

士隐把英莲“抱在怀内”,可知茫茫大士已经完成了对通灵玉的交割,而通灵玉又是补天石、是《石头记》之书(不赘),又已知茫茫大士是第一作书人(前详),那么,“通灵玉”英莲即《石头记》之书所交给的人一定是新作书人了。如果茫茫大士是第一作者芹溪,则在他卸任后拿到《石头记》书稿的甄士隐便是第二作者脂砚!

但这还没完。

又因太虚幻境对应着书中现实,那么,警幻仙子也就对应着甄士隐了!按,针对警幻仙子有【甲侧批:与首回中甄士隐梦景一照】亦可为证。则警幻也是第二作者脂砚了,何况警幻仙子还制作了“风月宝鉴”呢!而对应着英莲的应该就是那个警幻之妹“可卿”,所以英莲也是“可卿”,她们的区别也仅仅是一个在现实,一个在梦中。

交割完英莲后,僧道就各奔东西了。只听道人说道:

“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

按“空谷传声”之法,跛道在说这些话的同时,他们就已经在“太虚幻境”“会齐”,茫茫和渺渺就已销完号而成了癞僧和跛道!所以才说他们“再不见个踪影”。

要知道,道原本打算和僧一起“度脱几个”的,而他们却在交割完书稿后“各干营生”去了,青埂峰下只余一道,他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可见,芹脂原本是要合作作书的,但芹溪却突然卸任了!这不正是“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了吗?而得到了书稿的甄士隐或警幻不就是那个有心酸之泪并于壬午除夕独自“哭成此书”的脂砚先生了吗?

看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明《石头记》的成书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还被幻写成了多段故事!原来如此!!!

总之,认识到“太虚幻境”是《红楼梦》之书意义重大!

在明代朱名世所编长篇神魔小说《牛郎织女传》中,史上第一次提到了“太虚幻境”:

但这桩古典,都是太虚幻境中之楼台庭阁,内中情节奇奇怪怪,变化莫测,好似舞台之灯彩戏一般。

朱名世把这部“古代典故”说成是“太虚幻境”中的楼台庭阁,它就像舞台布景那样而不是实物,故曰“幻境”,而《红楼梦》也是幻笔写就的“幻境”,也是此类了,意思是进入其中就如同实现了时空穿越,能十分真实地看到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天花红学 版权保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