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作者:阿斗不傻

一:百年征服

公元1579年,活跃在顿河流域,以劫掠客商和外国使臣为生的哥萨克人叶尔马克,遭遇俄国伊凡雷帝派遣的军队进攻。

惨败之后的叶尔马克,带着540个哥萨克投靠了由沙皇派发特许执照,在卡马河流域垦殖的斯特罗加诺夫家族。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伊凡雷帝)

当时的“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正听从沙皇号召,准备军队进攻西伯利亚汗国,一看叶尔马克带着500多名精壮的汉子投奔,就起了废物利用的心思。

在招募了300人的队伍后,就让叶尔马克带着自己的手下,凑出840个哥萨克,跟他们配发武器、翻译和向导,让这群亡命之徒,为沙皇俄国打天下!

这叶尔马克就是沙皇俄国著名的西伯利亚征服者,至于他的起点也很有欧洲特色,被招安的强盗。

英国靠海盗打天下,俄国靠强盗抢地盘,这欧洲东西方两大国,也算相得益彰。

随后的叶尔马克,带着840人的队伍溯河东上,越过乌拉尔山然后顺河而下,用先进的火器进攻鞑靼人。

武器上的降维打击,让人数仅仅十多万的西伯利亚汗国遭遇了厄运,1582年11月4日,俄军战胜了库楚姆汗,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伊斯凯尔。

悲催的库楚姆汗逃亡南方,重组力量继续跟俄军周璇,在游击抵抗力17年后,库楚姆汗被杀,西伯利亚汗国彻底沉沦。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西伯利亚汗国)

当然,这是后话了!

因为沙皇俄国的目光,不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西伯利亚汗国,而是整个西伯利亚。

虽然哪里是不毛之地,虽然哪里除了冰原啥也没有,但土地就是土地啊?

前线捷报频传,让伊凡雷帝龙心大悦,立马赦免叶尔马克曾经的罪行,还赏赐了他不少东西,鼓励他再接再厉,继续进军。

拿着伊凡雷帝的赏赐,再接再厉的叶尔马克不断进攻,成就了最早的哥萨克东进。

只是这叶尔马克命不长,在1584年8月,就在鞑靼人夜袭中,因为咽喉受伤而死。

叶尔马克虽然死了,但沙皇俄国还有哥萨克进攻的步伐却没有停步。

随后岁月,沙皇俄国眼见广袤的西伯利亚敌人弱小,有便宜可占那是忙得飞起,不断派遣部队深入西伯利亚,耗时百年之后,沙俄控制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大部分领土,成就了今日俄罗斯版图上最重要的区域。

这就是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蕴藏无尽资源和财富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为什么是距离更远的沙皇俄国完成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政府?

距离更近的中原王朝,跟北方游牧民族争夺那么久,为何不占领这一块?

是什么让沙皇俄国人成功,让中原王朝不愿意染指?

我们继续看!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征服西伯利亚)

二:远东特点让他容易被征服。

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是什么样的地区,答案是环境酷寒、人口稀少、地域广袤。

这三重因由,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环境太冷,就让人类无法生存,高纬度的海拔还有零下几十度的温度,让生活在哪里需要极大的勇气,除了少部分原住民外,没有多少人会向往鸟拉屎都会冻住的西伯利亚和远东。

这就让除了原住民外,外来移民失去对西伯利亚的兴趣,没有移民进入,坚守西伯利亚的原住民因为寒冷,还有生存的艰难,生育率不算高,存活率也不高,就让人口非常稀少。

这非常稀少的人口,还分布在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用千里无人烟来形容绝对不过分。

这也是即便今日,西伯利亚和远东13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仅有3800万人口的根源。

从今日回看沙皇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的时代,这土地上有个300万人口就顶天了。(估算,没有真实数据)

人口少意味着国家组织不健全,凝聚力也不够强,就让沙皇俄国的征服顺遂无比。

没有大国的活动和成建制的抵抗,俄国人的进攻当然一帆风顺!

除了这人口面积因素外,斯拉夫人的民族秉性也是俄国征服西伯利亚的关键因素之一。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冻土环境)

三:斯拉夫人民族秉性,决定俄国的野心。

一个民族的民族秉性,决定了国家的行事风格。

沙皇俄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半农耕半游牧民族起家,维京海盗建国,在经历蒙古人征服之后,又通过混合蒙古人血脉,成了一个欧洲异类征服者!

这异类之所以存在,皆因多元文化侵染。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斯拉夫人分布)

西边,他们向往罗马文明基督教世界的荣光,却在长久的蒙古征服后,备受基督教世界鄙夷,。

东边,他们承受蒙古人洗礼,也在历经劫难后明白,强者为尊和领土的重要性。

这就让俄国有了扩张传统和强势的基因。

这传统和基因,配合着欧洲核心区东欧平原不算高的温度,让西伯利亚的严寒,对于他们也不是问题。

远东高耸的树木,广袤的草场都是俄国人心心念念的东西,即便是冻土又如何?皮毛不是财富?

怀揣着这样的诉求,还有沙皇的各种鼓励政策,耐寒、彪悍的哥萨克,成了沙皇俄国进攻西伯利亚的急先锋,用尽全力直到大洋尽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算天寒地冻,大洋依旧是大洋啊?俄国人的出海口野望,从沙皇俄国诞生那一刻起持续了数百年。

明白了这,也就明白了沙皇俄国征服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原动力,财富,出海口,还有血脉中的征服欲不是冻土可以阻隔的。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哥萨克的征服)

四:沙俄特色的征服和控制。

有了野心,有了实力,就有了动力。

一轮百年跃进之后,沙皇俄国占据了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少数遭遇的强敌,他们都选择绕道而行,或者保持外交关系。

秉持能占便宜就占,不能占便宜就谈,然后等待时机的心思。

这样的手腕,让沙皇俄国借力清朝,侵吞了准噶尔汗国的一部分领土,又在强势之后,借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拿大清开刀。

这是沙皇俄国占据西伯利亚和远东之后对外的举措,战略投射能力不够的时候,就先捏软柿子再慢慢蚕食硬骨头。

那么他对西伯利亚占领区域的统治又如何?

答案是,怀柔和屠杀并举,移民实边。

原住民,不听话的就屠杀驱赶,听话的就给你骨头,让你当牛做马。

这一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鞑靼人遭殃了,忍受不了的他们,促成了传奇的扈尔特部回归,至于没有东归的,也在沙皇俄国高压统治下成了顺民。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鞑靼人)

除了这对待原住民的举措外,沙皇俄国还大搞移民输出。

17世纪前半叶时,西伯利亚人口仅仅20万人,其中原住民十万人,俄罗斯人也十万左右,到了18世纪末期,西伯利亚总计120万人口中,斯拉夫人就占了大多数。

1905年的时候,西伯利亚人口达到了940万人,其中九成都是俄罗斯人了。

今日西伯利亚3800万人口中,80%是俄罗斯人,5%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原住民的比例只有可怜的15%。

一轮轮喧宾夺主后,沙皇俄国用数百年耕耘和殖民,让俄罗斯人主体民族地位得到确立,也让沙皇俄国统治变得稳固。

这就是俄国稳固和开发西伯利亚及远东的手腕,看似粗犷,其实粗中有细,深知问题根源何在。

这根源就是确定主体民族地位。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西伯利亚移民)

俄国离西伯利亚更远,却控制了这片区域,反观中原王朝其实距离更近,为何不能控制?

五:民族禀赋,配和政治、经济科技制约,让中原王朝错失机会。

中华文明,从黄河一隅之地通过兼容并蓄的文化同化能力,在不断发展中,一步步从黄河走向长江,踏入巴蜀,进入西域,进入内外东北。

让东亚成了中原文化的汇聚地!

这一步步文化扩张,伴随战斗而来,用不客气的话语说就是,谁的领土也不是充话费送的。

但,这步步扩张也有个极限,那就是农耕文化精华区,还有农耕和游牧文化的缓冲区。

中原土地肥沃适合耕种,是必须牢牢把控的核心区域,蒙古高原和部分漠北,还有西域,是战略缓冲区,是农耕游牧混合区,也是不能放弃的。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农耕传统上的中国)

但再北上,就没了动力!

原因无他,苦寒之地虽然资源丰富,但在那个科技发展不足够的时代,不可开发的资源,等于无价值的资源,只能种田,能放牧的地方才是好地方。

今日的硬通货,天然气,石油,矿产,不顶用啊?为了木材和毛皮,内外东北就有,舍近求远也不划算啊,不如用羁糜统治。

这是文化和经济上的止步原因,除了这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敌人不同。

相较于沙皇俄国征服时遭遇的都是弱鸡小国,中原王朝的北方一直有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存在。

汉朝有匈奴,三国两晋更热闹,南北朝有柔然、契丹,隋唐有突厥,宋朝有契丹、女真和蒙古人,明朝有蒙古,走马灯一样的北方强权,都是拦路虎。

俄国征服西伯利亚轻松惬意,是科技加持下的降维打击,配合弱鸡横行的产物。换中原王朝北上西征,打赢了费力气,打输了有可能出大问题,不如控制战略缓冲区,弄外交制衡和军事平衡划算。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北方民族的威胁)

尾声:科技冒头,不念过往砥砺前行。

除了军事以上军事因素之外,最后最关键的因素则是,1492年之后的世界,曾经的东方开始了落后的趋势!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的近500多年世界史,大国强弱因由,从面积、人口,变成了科技、制度,还有如影随形的世界贸易。

这点上,明朝时中国就开始了逆转时代,但庞大的体量还有相对不算落后的科技,让明朝依旧在世界贸易中赚了无数白银,成就了白银帝国的最后高光时刻。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

(大航海时代改变世界)

可清朝入关之后,疆域虽然扩张了,但思维却进一步停滞了,思维停滞让科技也落后了。

反观西方则接壤不同,科技迭代发展,制度不断进步,军事理论层出不穷。

彼得大帝的改革,还有大北方战争的进行,让原本落后的沙皇俄国,沐浴了科技之光,接触了瑞典军改的成果,练就了一只强悍的俄军。

科技发展,军事制度进步,也让俄国的军事实力稳步提升,并且在后续迎来了反超时代。

鸦片战争的爆发,还有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让东方大国进入沉沦百年。

落后近百年,沉沦又是近百年。

在寻思远东和西伯利亚不是犯傻吗?包住核心区域就是功德无量了!

幸而,无数先辈们殚精竭虑,勉励维持,让今日华夏依旧拥有一片广袤的天地。

这份天地,南用海洋屏障,西有青藏高原世界屋脊,西北有天山山脉,东有黑土辽阔,依旧大有作为。

曾经的遗憾已是过往,未来的事谁又说得清楚?

唯有努力进取,才能砥砺前行!

沙俄花费300年,才将西伯利亚收入囊中,这期间中国为何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