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纺织厂业务员到掌舵大型钢铁集团需要几步?

作者:左右财经

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王爱钦196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20世纪80年代,他从当地一家纺织厂的业务员干起,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过不懈奋斗,先后创办了青恒副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州恒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食品饮料和代理众多知名品牌产品,销售覆盖福建、江西及周边省市,从此开启了一段民营企业家砥砺奋进、持续跨越的不平凡征程。不到20年的时间,在王爱钦的带领下,徐钢不仅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而且为当地经济建设及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纺织厂业务员到掌舵大型钢铁集团需要几步?

2003年,王爱钦看到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钢铁产品供不应求,牵头创办了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投身钢铁行业,进行二次创业,对于一个原来从事食品行业的王爱钦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他从没有休息日,常常工作到凌晨两点,努力把一切尽可能做好。“当时就是把一切都豁出去了,把人生当成一种不死的感觉去拼”,那时不惑之年的王爱钦以勤勤恳恳的经营、兢兢业业的奋斗背负起创业压力和伙伴们的重托。

仅仅3年,王爱钦的钢铁公司就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的钢铁工业企业,企业年销售额达100亿元,上缴利税2亿元,他也因此荣获了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企业拥有1280立方米高炉1座、550立方米高炉2座、150吨转炉1座、60吨转炉2座以及相配套的轧钢、烧结、制氧、石灰、球团、发电等先进生产设施,年产钢材300万吨,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前进的路途总是布满荆棘,刚踏上顺途的王爱钦就遭遇了全球钢铁危机。短短几年光景,国内钢铁市场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钢铁需求大幅度减少,而国内钢铁产量还在保持快速增长。不仅产能过剩,企业还面临很多问题:生产钢铁所用矿石煤炭电力资源浪费太大,钢铁的深层次加工能力不足,高档钢材市场进不去,积压了很多存货,钢铁卖到白菜价,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此时的王爱钦明白,淘汰落后产能,完善绿色发展是唯一出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之下,王爱钦下定决心带领企业转型升级。

在艰难的条件下,王爱钦带领企业开启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型升级之旅,由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向高效、科技的生产方式转变,把技术创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核心责任。“那段转型时期,我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背负了很大的重任。”王爱钦回忆说。他紧紧抓住“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把“转型升级、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做精做优”落实到决策和行动当中。

从纺织厂业务员到掌舵大型钢铁集团需要几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徐钢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走环保、节约、综合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先后投资10多亿元用于65MW超温超高压发电设施、15MW中温中压发电设施、TRT发电设施、10万立方米原料密封大棚、全厂脱硫脱硝、三次除尘等环保设施建设,先后成立了钢渣、水渣、污水处理厂,全面实现全厂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回收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其中,高炉炉渣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实现年处理企业高炉矿渣100万吨,可用于混凝土工业,大大提高了矿渣的附加值,得到国家专项扶持资金740万元;企业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处理钢渣60万吨,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得到省政府专项扶持资金80万元。集团65MW超温超高压煤气发电项目,每消耗2.8立方米煤气即可实现发1度电,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高炉、转炉富余煤气,实现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既能变废为宝减少企业用能成本,又能显著减少碳排放总量,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又一经典案例。徐钢也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认证为全国钢铁规范企业,2014年被评为省级节能先进单位。

环保节能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徐钢”的关键要素。为积极响应徐州市委、市政府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召,徐钢投入5亿余元实施了120多项环保技改项目。例如,企业率先完成了烧结机脱硝、球团竖炉脱硫、炼钢工序三次除尘、炼铁工序除尘亮化、全厂14万平方米原料大棚密封等环保工程,受到了省区市各级环保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通过对环保设备的全面升级,企业环保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各项检测和监测数据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其中,128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生产线实现了稳定超低排放,达到了国家及徐州市环保部门的要求。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先后有南京、无锡、南通、宿迁等地组织企业来徐钢参观交流。

从纺织厂业务员到掌舵大型钢铁集团需要几步?

“未来几年,通过对企业生产装备的全面升级改造,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冶炼装备,企业环保水平还将迈向新台阶。” 王爱钦说,当前,徐钢正开展一系列转型升级新项目的建设,以一期建设的2座550立方米高炉和2座60吨转炉为基础,重组整合荣阳钢铁450立方米高炉和龙远钢铁450立方米高炉的炼铁产能,通过产能置换,建设1座2120立方米高炉、1座120吨转炉,并配套1座120吨LF精炼炉以及特钢轧制生产线等先进生产设施,提升产品结构,发展特钢产品,向高端迈进。

徐钢新项目的设计与建设对标国内最顶级的钢铁企业,全方位提升企业安全、环保、节能、质量、智能化水平,打造徐州市钢铁行业标杆。在安全方面,按照最高安全标准设计,力争消除所有潜在危险因素,打造安全徐钢。在环保方面,实现稳定超低排放,助力政府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生态徐钢。在节能方面,从原料到产品,各工序均选用先进节能设备,打造绿色徐钢。在质量方面,发展优特钢产品,向高端迈进,打造精品徐钢。在智能化方面,建设智能集控中心,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互联互通,打造智能徐钢。在厂容厂貌方面,按照AAA级景点标准设计,发展工业旅游,打造美丽徐钢。钢铁项目建成后,员工配置显著优化、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产品结构极大提升,吨钢产品成本下降至少15%,吨钢产品收益率提升至少25%。物流项目建成后,经测算企业物流成本将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

“爱拼才会赢。”王爱钦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创造了一个有一个辉煌。如今,徐钢集团已经成长为淮海地区明星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了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质量信用等级AAA级、AAA级资信企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徐州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证书。企业先后被发改委、工信部列为全国钢铁规范企业。

资料来源:泰科钢铁《“长乐系”王爱钦:从纺织厂业务员到大型钢铁集团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