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紡織廠業務員到掌舵大型鋼鐵集團需要幾步?

作者:左右财經

筚路藍縷,白手起家。王愛欽196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20世紀80年代,他從當地一家紡織廠的業務員幹起,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經過不懈奮鬥,先後創辦了青恒副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州恒大食品有限公司,生産食品飲料和代理衆多知名品牌産品,銷售覆寫福建、江西及周邊省市,從此開啟了一段民營企業家砥砺奮進、持續跨越的不平凡征程。不到20年的時間,在王愛欽的帶領下,徐鋼不僅成為當地一張靓麗的産業名片,而且為當地經濟建設及社會進步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紡織廠業務員到掌舵大型鋼鐵集團需要幾步?

2003年,王愛欽看到國内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鋼鐵産品供不應求,牽頭創辦了江蘇徐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投身鋼鐵行業,進行二次創業,對于一個原來從事食品行業的王愛欽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挑戰。他從沒有休息日,常常工作到淩晨兩點,努力把一切盡可能做好。“當時就是把一切都豁出去了,把人生當成一種不死的感覺去拼”,那時不惑之年的王愛欽以勤勤懇懇的經營、兢兢業業的奮鬥背負起創業壓力和夥伴們的重托。

僅僅3年,王愛欽的鋼鐵公司就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為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的鋼鐵工業企業,企業年銷售額達100億元,上繳利稅2億元,他也是以榮獲了徐州市“五一”勞動獎章。企業擁有1280立方米高爐1座、550立方米高爐2座、150噸轉爐1座、60噸轉爐2座以及相配套的軋鋼、燒結、制氧、石灰、球團、發電等先進生産設施,年産鋼材300萬噸,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前進的路途總是布滿荊棘,剛踏上順途的王愛欽就遭遇了全球鋼鐵危機。短短幾年光景,國内鋼鐵市場面臨産能嚴重過剩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鋼鐵需求大幅度減少,而國内鋼鐵産量還在保持快速增長。不僅産能過剩,企業還面臨很多問題:生産鋼鐵所用礦石煤炭電力資源浪費太大,鋼鐵的深層次加工能力不足,高檔鋼材市場進不去,積壓了很多存貨,鋼鐵賣到白菜價,企業面臨着嚴峻的生存壓力。

此時的王愛欽明白,淘汰落後産能,完善綠色發展是唯一出路。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之下,王愛欽下定決心帶領企業轉型更新。

在艱難的條件下,王愛欽帶領企業開啟了脫胎換骨般的轉型更新之旅,由粗放型的生産方式向高效、科技的生産方式轉變,把技術創新、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的核心責任。“那段轉型時期,我每天隻睡幾個小時,背負了很大的重任。”王愛欽回憶說。他緊緊抓住“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把“轉型更新、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做精做優”落實到決策和行動當中。

從紡織廠業務員到掌舵大型鋼鐵集團需要幾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徐鋼嚴格執行各項環保法律法規,走環保、節約、綜合回收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企業先後投資10多億元用于65MW超溫超高壓發電設施、15MW中溫中壓發電設施、TRT發電設施、10萬立方米原料密封大棚、全廠脫硫脫硝、三次除塵等環保設施建設,先後成立了鋼渣、水渣、污水處理廠,全面實作全廠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回收利用,既節約了能源,又保護了環境。其中,高爐爐渣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實作年處理企業高爐礦渣100萬噸,可用于混凝土工業,大大提高了礦渣的附加值,得到國家專項扶持資金740萬元;企業鋼渣綜合利用項目,每年可處理鋼渣60萬噸,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得到省政府專項扶持資金80萬元。集團65MW超溫超高壓瓦斯發電項目,每消耗2.8立方米瓦斯即可實作發1度電,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高爐、轉爐富餘瓦斯,實作二次能源綜合利用,既能變廢為寶減少企業用能成本,又能顯著減少碳排放總量,是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又一經典案例。徐鋼也先後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認證為全國鋼鐵規範企業,2014年被評為省級節能先進機關。

環保節能是企業實作可持續發展、打造“生态徐鋼”的關鍵要素。為積極響應徐州市委、市政府打赢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号召,徐鋼投入5億餘元實施了120多項環保技改項目。例如,企業率先完成了燒結機脫硝、球團豎爐脫硫、煉鋼工序三次除塵、煉鐵工序除塵亮化、全廠14萬平方米原料大棚密封等環保工程,受到了省區市各級環保部門的高度肯定和贊揚。

通過對環保裝置的全面更新,企業環保水準得到了顯著提高,各項檢測和監測資料均符合國家環保标準。其中,1280立方米高爐及配套生産線實作了穩定超低排放,達到了國家及徐州市環保部門的要求。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先後有南京、無錫、南通、宿遷等地組織企業來徐鋼參觀交流。

從紡織廠業務員到掌舵大型鋼鐵集團需要幾步?

“未來幾年,通過對企業生産裝備的全面更新改造,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冶煉裝備,企業環保水準還将邁向新台階。” 王愛欽說,目前,徐鋼正開展一系列轉型更新新項目的建設,以一期建設的2座550立方米高爐和2座60噸轉爐為基礎,重組整合榮陽鋼鐵450立方米高爐和龍遠鋼鐵450立方米高爐的煉鐵産能,通過産能置換,建設1座2120立方米高爐、1座120噸轉爐,并配套1座120噸LF精煉爐以及特鋼軋制生産線等先進生産設施,提升産品結構,發展特鋼産品,向高端邁進。

徐鋼新項目的設計與建設對标國内最頂級的鋼鐵企業,全方位提升企業安全、環保、節能、品質、智能化水準,打造徐州市鋼鐵行業标杆。在安全方面,按照最高安全标準設計,力争消除所有潛在危險因素,打造安全徐鋼。在環保方面,實作穩定超低排放,助力政府打赢藍天保衛戰,打造生态徐鋼。在節能方面,從原料到産品,各工序均選用先進節能裝置,打造綠色徐鋼。在品質方面,發展優特鋼産品,向高端邁進,打造精品徐鋼。在智能化方面,建設智能集控中心,實作從原料到産品的互聯互通,打造智能徐鋼。在廠容廠貌方面,按照AAA級景點标準設計,發展工業旅遊,打造美麗徐鋼。鋼鐵項目建成後,員工配置顯著優化、管理成本大幅下降、産品結構極大提升,噸鋼産品成本下降至少15%,噸鋼産品收益率提升至少25%。物流項目建成後,經測算企業物流成本将在現有基礎上降低20%。

“愛拼才會赢。”王愛欽就是憑着這種精神,在他的人生曆程中,創造了一個有一個輝煌。如今,徐鋼集團已經成長為淮海地區明星企業,集團先後獲得了全國鋼鐵工業先進集體、江蘇名牌産品、江蘇省品質信用等級AAA級、AAA級資信企業、清潔生産合格機關、江蘇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江蘇省優秀企業、中國制造業500強、徐州市市長品質獎等榮譽以及安全生産标準化等證書。企業先後被發改委、工信部列為全國鋼鐵規範企業。

資料來源:泰科鋼鐵《“長樂系”王愛欽:從紡織廠業務員到大型鋼鐵集團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