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节好课|一弓二弦三两事,浙音教师孔艳艳带你领略二胡的魅力

作者:iartschool爱艺术

曾经有一个开玩笑的说法,提起这个乐器,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或许是大马路边,墨镜,二泉映月,老板行行好给俩吧...

一节好课|一弓二弦三两事,浙音教师孔艳艳带你领略二胡的魅力

本期一节好课的主角便是它——二胡。

2月11日晚,iartschool爱艺术+特邀浙江音乐学院二胡教师孔艳艳为广大二胡好者带来的《艺无涯 学无止——孔艳艳带你领略二胡之神韵》一节好课顺利播出。

艺术家简介

一节好课|一弓二弦三两事,浙音教师孔艳艳带你领略二胡的魅力

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得主。现为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教师、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

2002年以来,孔艳艳先后多次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等知名剧院登台演出,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并随浙江音乐学院出访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进行国乐专场表演。2002年至2004年期间,孔艳艳受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奏二胡协奏曲《梁祝》,获得极大成功,并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梁祝风。”2008年,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成功录制全国首张二胡完整版《梁祝》CD光盘,销量过百万。2009年10月,孔艳艳演奏的《第二二胡狂想曲》作为唯一一首二胡作品,被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色的旋律”特别节目收录为建国60年优秀表演之一。她的演奏风格柔婉洒脱、极富张力,是一名极具实力的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

此外,孔艳艳在二胡教学和理论研究领域也颇有建树。潜心录制了慕课系列教程和多张教学录影带,并发表了多篇学术价值较高的论文。其撰写近九万字的论文《20世纪二胡演奏技巧的开发与应用》,被业界专家公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二胡理论研究的诸多空白。

二胡简介

江南丝竹中有句口诀“”

二胡作为江南丝竹“四大件”之一,音色集中于中高音域,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丰富,长于抒情。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既取决于其本身的乐器构造,也和它的音区有关。二胡的两根弦悬空,中间没有指板。弓夹在两根弦当中,靠拖动琴弦振动蛇皮,使音箱震动而发出声音。二胡的音区不同于中胡和高胡,它的音区在人们听觉的最中心范围,即我们听觉上最容易接受的范围。

此外,二胡的演奏风格同样多元,民乐、爵士乐、流行音乐的演奏都不在话下,与歌舞、舞剧、话剧等进行配合游刃有余,在各种类型的乐团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二胡的历史与发展

二胡是大陆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稽琴),奚琴是一种少数民族乐器,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宋代乐理书籍《乐书》有关于奚琴的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

明清时期,胡琴作为一件乐器,仍然以为戏曲,地方民间音乐伴奏,在一些小合奏中进行配合为主。

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二胡在表演艺术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在演奏实践中,为了满足演奏需要,并且使二胡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许多人开始对二胡进行改良,其中就有大陆二胡音乐的拓荒者——周少梅先生。他首创三把头(位)胡琴演奏法,将粗弦改成细弦,琴梗增长,选“瓜子蛇皮”为琴膜、配置软弓等,还编写了教材《国乐演奏》等,是当之无愧的二胡先驱。

一节好课|一弓二弦三两事,浙音教师孔艳艳带你领略二胡的魅力

周少梅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二胡迎来了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刘天华先生。刘天华先生学贯中西,既不墨守成规,又不盲目崇洋,将弘扬二胡艺术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将琵琶中的吟揉绰注,古琴中的泛音等技法融入到二胡的演奏中,还创作了数十首二胡独奏曲和练习曲。自此,二胡开始从民间走向舞台,走入音乐院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一节好课|一弓二弦三两事,浙音教师孔艳艳带你领略二胡的魅力

刘天华

与刘天华先生同时期的二胡大家还有许多,例如阿炳(华彦钧)、蒋风之、陆修棠、孙文明、刘北茂等等,他们都在二胡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国以后,在题材、形式、创作手法、演奏技法等方面,二胡都有了飞跃式地发展。近年来,二胡的现代作品层出不穷,如王建民的《五狂》,高韶青的《五随》,将二胡的演奏技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胡之路

孔艳艳最初的二胡记忆,是父亲手中的破旧乐器,是《四季歌》的旋律,是父女间欢快的音乐课堂。

一节好课|一弓二弦三两事,浙音教师孔艳艳带你领略二胡的魅力

经过一段少年宫二胡班的学习后,孔艳艳开始跟随著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王永德老师学习,踏上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学琴之路。王永德老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做人要低调,自我要求要高调”的言传身教,为孔艳艳的二胡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期一节好课的现场,孔艳艳向我们分享了她参赛经历中的些许趣事。参加金钟奖决赛的前一晚,她的二胡音质出现了无法修补的问题。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她决定更换琴弦和千斤,铤而走险一回。或许是陪伴多年的二胡够争气,亦或许是老天从来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新换的琴弦表现出色,鲜有杂音,帮助她取得了金钟奖银奖这一好成绩。

2006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孔艳艳便受邀担任新加坡华乐乐团首席二胡演奏家,开启了多年的国外旅居生涯。2019年,孔艳艳加入了浙江音乐学院,成为了一名专业的二胡音乐教师。

多年的学琴经历和一线教学经验,使孔艳艳积累出一些二胡学习的独家心得:

关于参加比赛的建议。参加比赛是很有必要的,但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参加,将锻炼效果最大化。

关于学习二胡的建议。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一种乐器,应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专业学习者也应当有一定量的论文积累,有助于增加演奏时的深度。

简单的一弓两弦,有一肚子的情话,有一世的风花雪月,有生死情爱,有爱不及,恨不及,有睡不去也醒不来。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二胡知识,尽在iartschool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