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節好課|一弓二弦三兩事,浙音教師孔豔豔帶你領略二胡的魅力

作者:iartschool愛藝術

曾經有一個開玩笑的說法,提起這個樂器,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或許是大馬路邊,墨鏡,二泉映月,老闆行行好給倆吧...

一節好課|一弓二弦三兩事,浙音教師孔豔豔帶你領略二胡的魅力

本期一節好課的主角便是它——二胡。

2月11日晚,iartschool愛藝術+特邀浙江音樂學院二胡教師孔豔豔為廣大二胡好者帶來的《藝無涯 學無止——孔豔豔帶你領略二胡之神韻》一節好課順利播出。

藝術家簡介

一節好課|一弓二弦三兩事,浙音教師孔豔豔帶你領略二胡的魅力

中國音樂金鐘獎銀獎得主。現為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教師、浙江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浙江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

2002年以來,孔豔豔先後多次在肯尼迪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等知名劇院登台演出,舉辦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并随浙江音樂學院出訪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進行國樂專場表演。2002年至2004年期間,孔豔豔受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奏二胡協奏曲《梁祝》,獲得極大成功,并在當地掀起了一股“梁祝風。”2008年,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成功錄制全國首張二胡完整版《梁祝》CDCD光牒,銷量過百萬。2009年10月,孔豔豔演奏的《第二二胡狂想曲》作為唯一一首二胡作品,被中央電視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金色的旋律”特别節目收錄為建國60年優秀表演之一。她的演奏風格柔婉灑脫、極富張力,是一名極具實力的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

此外,孔豔豔在二胡教學和理論研究領域也頗有建樹。潛心錄制了慕課系列教程和多張教學錄影帶,并發表了多篇學術價值較高的論文。其撰寫近九萬字的論文《20世紀二胡演奏技巧的開發與應用》,被業界專家公認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填補了二胡理論研究的諸多空白。

二胡簡介

江南絲竹中有句口訣“”

二胡作為江南絲竹“四大件”之一,音色集中于中高音域,接近人聲,情感表現力豐富,長于抒情。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既取決于其本身的樂器構造,也和它的音區有關。二胡的兩根弦懸空,中間沒有指闆。弓夾在兩根弦當中,靠拖動琴弦振動蛇皮,使音箱震動而發出聲音。二胡的音區不同于中胡和高胡,它的音區在人們聽覺的最中心範圍,即我們聽覺上最容易接受的範圍。

此外,二胡的演奏風格同樣多元,國樂、爵士樂、流行音樂的演奏都不在話下,與歌舞、舞劇、話劇等進行配合遊刃有餘,在各種類型的樂團中也能占據一席之地。

二胡的曆史與發展

二胡是大陸古老的民族拉弦樂器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根據史書記載,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稽琴),奚琴是一種少數民族樂器,用竹片夾在兩弦之間磨擦而發音。宋代樂理書籍《樂書》有關于奚琴的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出于弦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紮之,至今民間用焉。”

明清時期,胡琴作為一件樂器,仍然以為戲曲,地方民間音樂伴奏,在一些小合奏中進行配合為主。

20世紀初,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二胡在表演藝術中蘊藏的巨大潛力。在演奏實踐中,為了滿足演奏需要,并且使二胡更具表現力和生命力,許多人開始對二胡進行改良,其中就有大陸二胡音樂的拓荒者——周少梅先生。他首創三把頭(位)胡琴演奏法,将粗弦改成細弦,琴梗增長,選“瓜子蛇皮”為琴膜、配置軟弓等,還編寫了教材《國樂演奏》等,是當之無愧的二胡先驅。

一節好課|一弓二弦三兩事,浙音教師孔豔豔帶你領略二胡的魅力

周少梅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二胡迎來了一位裡程碑式的人物,劉天華先生。劉天華先生學貫中西,既不墨守成規,又不盲目崇洋,将弘揚二胡藝術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他将琵琶中的吟揉綽注,古琴中的泛音等技法融入到二胡的演奏中,還創作了數十首二胡獨奏曲和練習曲。自此,二胡開始從民間走向舞台,走入音樂院校,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一節好課|一弓二弦三兩事,浙音教師孔豔豔帶你領略二胡的魅力

劉天華

與劉天華先生同時期的二胡大家還有許多,例如阿炳(華彥鈞)、蔣風之、陸修棠、孫文明、劉北茂等等,他們都在二胡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建國以後,在題材、形式、創作手法、演奏技法等方面,二胡都有了飛躍式地發展。近年來,二胡的現代作品層出不窮,如王建民的《五狂》,高韶青的《五随》,将二胡的演奏技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二胡之路

孔豔豔最初的二胡記憶,是父親手中的破舊樂器,是《四季歌》的旋律,是父女間歡快的音樂課堂。

一節好課|一弓二弦三兩事,浙音教師孔豔豔帶你領略二胡的魅力

經過一段少年宮二胡班的學習後,孔豔豔開始跟随著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王永德老師學習,踏上了全面、系統、科學的學琴之路。王永德老師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做人要低調,自我要求要高調”的言傳身教,為孔豔豔的二胡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本期一節好課的現場,孔豔豔向我們分享了她參賽經曆中的些許趣事。參加金鐘獎決賽的前一晚,她的二胡音質出現了無法修補的問題。面對這一緊急情況,她決定更換琴弦和千斤,铤而走險一回。或許是陪伴多年的二胡夠争氣,亦或許是老天從來不會辜負努力的人,新換的琴弦表現出色,鮮有雜音,幫助她取得了金鐘獎銀獎這一好成績。

2006年,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孔豔豔便受邀擔任新加坡華樂樂團首席二胡演奏家,開啟了多年的國外旅居生涯。2019年,孔豔豔加入了浙江音樂學院,成為了一名專業的二胡音樂教師。

多年的學琴經曆和一線教學經驗,使孔豔豔積累出一些二胡學習的獨家心得:

關于參加比賽的建議。參加比賽是很有必要的,但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适的時機參加,将鍛煉效果最大化。

關于學習二胡的建議。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習一種樂器,應有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能力,專業學習者也應當有一定量的論文積累,有助于增加演奏時的深度。

簡單的一弓兩弦,有一肚子的情話,有一世的風花雪月,有生死情愛,有愛不及,恨不及,有睡不去也醒不來。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二胡知識,盡在iartschool愛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