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习近平出席的这场大会,为何全球瞩目?

作者:海外网

来源:海外网

前段时间,一群野生亚洲象向北,从边境雨林到云南昆明,最后在人工引导下安全返南。大象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地的热门话题,中国政府的大象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昨天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频出席了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领导人峰会。在他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提到了这个故事。他指出,云南大象向北和返回的旅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成果。

习近平出席的这场大会,为何全球瞩目?

10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形式出席了在昆明举行的第十五届《生物多样性公约》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了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雪人

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雷蒙德首次提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此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二十五年后,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中国成为最早的缔约国之一。

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警告说,地球正在迅速接近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我们面临三重环境紧急情况,即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污染加剧。未来十年是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

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当前,全球灭绝速度正在加快,人类正处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时期。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最高审议和决策机制,缔约方大会每10年制定一次未来目标,而COP15正处于制定新的10年保护目标的关键时刻。

昆明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和明确路径。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制定新的环保目标,应在雄心与务实之间取得平衡,使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面对"十年一遇的机遇",国际社会对COP15寄予厚望。这次会议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本土外交活动之一,也是联合国生态环境领域的重要会议,其分量不言而喻。

在习近平的主题演讲中,有一个主题词与地球的生命共同体一致。

的确,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挑战,全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没有人,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提出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合作"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如何做到这一点?习近平启动4点倡议

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协调人与自然。

其次,绿色转型正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中心,以人民的福祉为中心。

第四,在国际法基础上,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这四点倡议是中国在对人类文明和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下,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共同建设做出贡献的计划。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有采取更多行动的想法。最近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提到,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优先野生动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据报道,中国在去年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中被提及了14次,其中包括"国家经验和进步实例"栏目的一些中国经验。

昨天,习近平宣布了一系列重量级的举动。例如,我国已正式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加快规划建设沙漠、戈壁和沙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北京、广州等地启动国家植物园系统建设。

对于一次国际会议来说,没有什么比建立共识更重要。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与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尽管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但许多国家仍然缺乏制定目标和采取行动的动力和雄心。

去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提到了"发展中的保护,保护中的发展"。昨日,习近平重申了"绿水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法:"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更是经济财富,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实际上,中国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保护和发展是矛盾的。以举行COP15的云南为例,京东县保留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为了保护独特的生态资源,当地法规非常严格。虽然年工业产值下降约20亿元,但该县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价值每年超过500亿元。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然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环境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和实际能力各不相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了阴影,发展中国家在重振经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前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对此,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投资15亿元人民币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多边合作的宝贵成果,需要所有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正如习近平所说,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到处思考,努力在地球上建立一个生命共同体。

温/钟

编辑/九段

资料来源:研究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