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的一天,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了。
许多领导以及明星都前来参加了开馆仪式,场面非常热闹,也很壮观。
当人们走进博物馆后会发现,馆内共有四层展厅,共收藏了上千件古代藏品。
不仅有紫檀家具,还有乌木、梨花木以及金丝楠木等古代家具的藏品。
到了2004年,这座博物馆被评为4A级旅游景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而创始人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名叫陈丽华。
或许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如果提起她的祖先慈禧,想必是无人不知了。

一
陈丽华出生于1941年,是满族正黄旗人,从族谱上看,她是慈禧的后人。
对于这一点,她从不躲藏,曾多次直言自己确实是慈禧的后人。
另外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正黄旗是满八旗中的上三旗,是仅次于镶黄旗的第二大旗。
不过此时的大清朝已经灭亡了几十年了,即便她是正黄旗人,是慈禧的后人,但和普通百姓也并无区别,早已没有了清朝时期的尊贵。
也正因如此,陈丽华的家境并不好,一家人都疲于生计,就连小小年纪的陈丽华,也不得不在中学毕业后就辍学养家。
你别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她没办法用知识改变命运,但却天生是一块做生意的料。
因为父亲是木匠,因此她从小就会制作和修理家具。
不过当时是计划经济,家具制造都是国有化的。
陈丽华虽然无法制作家具来赚钱,但却可以帮助人们修理家具,而且做人做事却非常热心。
起初为大家修理家具的时候根本不收钱,最多就是在别人家里喝口水,吃颗糖。
可日子久了,人们也就不好意思了,都主动给她塞钱,还为其介绍客户。
对于现在而言,她的做法就是口碑营销,打造坚实的客户基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为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果不其然,等到国家放开了之后,她便开设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家具厂。
因为多年来修理家具时积攒了许多经验,也听取了不少关于家具样式以及使用功能的建议,因此她做出来的家具不仅实用,还非常美观,最主要的是还很便宜。
因此没几年她就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她如果老老实实做一辈子家具,虽然可以做到生活无忧,但绝对没有日后中国女首富的辉煌。
真正让她踏上转变之路的,是她于1981年去香港的一次考察。
二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的资本开始进入内地,一些样式新,实用性更好的家具也陆续出现在商场之中,这给她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为此她决定前往香港考察学习,希望自己可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然而当她来到香港之后,才看到了一片从未见过的新世界。
这里灯红酒绿,高楼林立,让她目不暇接,同时也让她嗅到了新的商机。
当时香港的地产业发展迅速,而内地因为经济正在复苏,地产业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如果此时回家发展地产业,做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岂不是比做家具要来得实在。
于是她在香港学习考察了整整1年,期间卖掉了不少之前收藏的古董,并利用这些钱四处购置房产。
等到房产升值之后就高价卖出,完成了自己的资金积累。
1年之后,她又来到北京,继续寻找发展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时长安街十号有一块地产准备出售,她手疾眼快将其购买。
不过这么大的一片地方用来做什么好呢?
想到北京是国际都市,而这块地又毗邻天安门,用来修建一座国际俱乐部绝对是上乘之选。
就这样,占地8000平方米,占据了差不多一条街的长安俱乐部就这样诞生了。
此后她又连续投资了多处地产,因此到了2016年的时候,她的资产已经达到了505亿,成为中国女首富。
三
别看陈丽华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一副女强人的形象,在家中却非常温柔。
发达之前的陈丽华和普通女子一样相夫教子。可不知为何后来和丈夫离婚,她只能独自依靠维修家具来养活自己和孩子。
好在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发达了,女子们也都渐渐长大,她也想寻找自己的幸福。
就这样,她和小自己11岁的迟重瑞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二人生活甜蜜,一家人其乐融融。
不过迟重瑞知道妻子每日在外打拼非常辛苦,因此他规定,只要妻子没有应酬,需要回家吃饭时,全家人都必须等她坐上饭桌后才能开饭。
尽管妻子再三劝阻,可迟重瑞却说没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从夫妻之道,还是孝道来说,作为家中最为辛苦的陈丽华都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此外迟重瑞知道妻子对家具依旧有着很深的情怀,尤其是紫檀家具。于是他就鼓励妻子修建一座紫檀博物馆,因此才有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
这样的爱情,这样的家庭氛围,着实让人羡慕和嫉妒。
确实,古人总说修身治家才能齐国平天下,若家庭内部没有规矩,矛盾不断,即便有济世之才也无法成就一番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