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春天里繁花似锦、草木葱茏,公园中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人们欣喜地观赏春景,快乐地放飞风筝,大人们变得精神焕发,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

花儿娇艳,碧草鲜美,让无数诗人即兴赋诗。自古以来,描写小草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让人想象丰富;刘禹锡的草色入帘青,令人目不暇接;苏轼的天涯何处无芳草,更颇有理趣。

后世也有一位诗人创作了一篇关于小草的名作,下面分享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春草

明代:杨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杨基是元末明初的诗人,他年少时就颇有才学,成名后更是倍受世人瞩目。虽然仕途沉浮不定,可是他的文学才华却得到了学者们的大力推崇。诗人从小生活于苏州,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在金陵游访时,字里行间都满溢着一份愁情。

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暖春时节,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也不甘寂寞、破土而出,山坡上、竹林中,“春来无处不茸茸”。碧绿的颜色、柔嫩的姿态,似乎还能闻到一股幽幽的芳香。

作者在开篇就描绘出一幅悠远、美好的春景图,“嫩碧柔香”四个字,对春草做了全面的概括;“无处”二字,更显视野开阔,令人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更行更远还生。但作者并非描写离恨,而是展现出一份对新春的喜悦。

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不过诗人毕竟是元代遗民,加上他在明代的仕途并不顺利,所以心中总有一种难以排解的愁情。颔联对仗工整,“六朝旧恨”,抒写了金陵古都的沧桑之感;“南浦新愁”,则表达出诗人的身世之叹。

夕阳西下时,诗人在石头城上登高望远;细雨蒙蒙时,作者在秦淮河畔凝神静思。人的一生不过百年,风风雨雨走过来,尝遍了酸甜苦辣,看够了生离死别。才子人到中年,本该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可是古都的风云变幻,现实的捉摸不透,竟让他有一种极其迷茫的感觉。

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诗人正思绪万千,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丝竹之声,也让作者的笔端充满了神奇和梦幻。“近水欲迷歌扇绿”,出句描写草色迷离,仿佛幻化成古代歌舞用的扇子;“隔花偏衬舞裙红”,对句展现水边红色的野花,好像也忽然变成了歌女的舞裙。

诗人想象丰富、笔触灵动,思接千古、纵横跳荡,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听。但作者并未从吊古伤别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依然沉浸在一种淡淡的愁情之中。六朝的繁华殆尽,眼前只是一派残垣断壁,才子似乎不愿承认现实的残酷,但又颇有一点无可奈何的感觉。

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结尾又回到“春草”的主题,十里平川、遍布牛羊,牧人晚归、笛音缭绕,完全又是一幅崭新的画面,充满了田家乐趣。诗人似乎淡忘了离愁别恨,却开始向往农夫们恬静悠然的生活。

古代士大夫一旦仕途受阻,既抱怨老天爷有眼无珠,又感慨世道艰难。他们苦苦挣扎,当感到仕进无门之后,便万般无奈地选择退隐。虽然故作旷达,其实心中极其悲戚。

明代才子的一首《春草》,全文无一草字,摇曳多姿,余韵不绝

杨基的这首七律情思哀婉,笔触凝练,作者描写春草,却不着一个草字,诗行中更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首联浓墨重彩地描写春草,更凸显出嫩草的碧柔。颔联由小草触发复杂思绪,抒写了心中的旧恨新愁。

颈联具有浪漫色彩,也彰显出作者的不凡功底。结尾却颇有田园诗歌之美,场景有些类似桃花源的氛围,显得飘逸悠远。全文摇曳多姿,余韵不绝,让读者在赞赏之余也心生向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