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作者:文学报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去年年底首映的电影《爱情神话》在上海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热议影片中的沪语对白、五原路一带城市风貌、中年爱情、都市女性独立等问题。作者花艳红观后撰文表示,这是一部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的群像电影,它的意义在于呈现了都市孤独人群像。轻松、滑稽诙谐的沪语对话和中年人含蓄、隐忍的情感世界碰撞,形成了电影笑中带泪的美学风格。

《爱情神话》在上海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热议影片中的沪语对白、五原路一带城市风貌、中年爱情、都市女性独立等问题。事实上,真正让电影鲜活灵动起来的是影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呈现。

闲谈、吃饭和性是日常生活的肌肉和骨骼,也是电影叙事的方式,是艺术重塑和再现生活的道路。沪语对白抓住了日常生活的真实。轻松、滑稽诙谐的沪语对话和中年人含蓄、隐忍的情感世界碰撞,形成了笑中带泪的美学风格。这种方式在海派文学中早有样本,金宇澄的《繁花》不仅人物语言是上海话,整本书的叙述都经由沪语来完成。

但《爱情神话》不是一部老娘舅式的爱情滑稽戏,讨论电影里的上海是否真实更没有意义。《爱情神话》是一部群像电影,它的意义在于呈现了都市孤独人群像。影片着眼于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最终超越特殊走向一般。在老白老乌一明一暗两条爱情线中,直击都市生活的普遍性,通过展现三个深层冲突,触摸到了现代人生活和情感的真相。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闹猛”与孤独的冲突。上海话里有个词叫“冷清”,它是说一个人孤零零的没有人陪伴。《爱情神话》中每一个人都不冷清。邻里、朋友、租客你来我往非常闹猛。但他们却很孤独。老白离了婚,和母亲儿子分开住。老乌一个人住在自由公寓,无儿无女无父无母。李小姐虽和母亲女儿住在一起,但她和母亲关系紧张,像一个租客一样每月向母亲交生活费,女儿很快又要回英国。格洛瑞亚的台湾丈夫整天在外寻欢作乐,只有骗她钱的时候会给她打卫星电话。老白的租客亚历山大离开父母一个人在上海做talk show,交不起房租。孤独是人物的物理状态,也是人的内心感受。影片中人们聚在一起嘎三胡,看似闹猛的饭桌上,人的心灵其实无所依傍。老白觉得老乌的爱情神话是吹牛,老乌觉得老白没胆子开画展。老白进不了儿子的世界,却希望母亲不要掺合他的生活。李小姐不能容忍母亲吃剩菜,母亲痛恨她经济拮据。本来是最亲近的人,因为彼此关注焦点错位、价值观念相异,关上了深入理解的心门。影片开始时的话剧隐喻式地呈现了这一冲突。三个演员站在钢筋森林里,人们互相看得见听得着,可是人与人之间隔着无形的玻璃。人们说相似的话,经历相似的情感,却没有办法彼此感知。坐在台下的李小姐潸然泪下,旁边快要睡着的老白一脸不解。

都市人的孤独与个体确立个性、寻求独立和自由有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人情感勾连最紧密的地方。老白其实和母亲儿子关系紧密融洽,老乌和老白也早已超越朋友关系,更像是亲人。但他们彼此不想也不能住在一起。《爱情神话》里是一群主动离家者。人们远离他们曾经依傍并得到过温暖和爱的世界,寻求独立和自由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追求个性与自由必定要排除异己,孤独成了现代人无法回避的生存状态。荒诞的是人们在寻求反抗与超越的过程中无所凭借,又不得不与世界建立新的关联以便摆脱孤独。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经历怀疑、否定自我、不安甚至退缩,这也许才是中年人生活和爱情的本相。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随便与认真的冲突。电影中的“爱情”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始的。二十岁时的老乌在罗马经历过一夜情。漂亮、温柔、嗲的李小姐跟没见过几次面的老白在一夜情中开始交往。格洛瑞亚以“野猫吃剩饭”的心态,酒后与老白一夜情。游戏开始了,大家冲动又随便。老乌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后来在冰冷的电影屏幕上看到了情人的面孔。李小姐醒来偷偷摸摸溜出老白住所。格洛瑞亚借买画的名头打了一笔钱给老白作为一夜情的代价。游戏是释放压抑欲望的一种方式,在对现实的反抗和情绪释放中获得短暂刺激和快感。游戏没有现实伦理束缚,游戏者毫无道德羁绊,游戏也没有什么实质目的。在游戏中人是放松的,故此游戏者总是态度随便。不是为了什么爱情,更不是神话。

电影中的人物通过游戏发现了真实的自己开始认真起来。喜欢掼浪头的老乌一直把欧洲的偶遇作为吹嘘的资本,可是剧末听闻索菲亚罗兰病危,他深情款款再一次细数那次经历,眼里饱含泪水地跟听众说:故事是他编的,借着呛酒掩盖落下的眼泪。游戏是真的,情感也是真的,老乌对爱是认真的。李小姐跟老白发生关系后含蓄地告诉老白要冷静、保持距离。自己却在摄影机镜头后对专注作画的老白忘情凝视,把接孩子这么重要的事情多次交给老白,没有交给那两个看起来条件更好的追求者。格洛瑞亚是电影中最有游戏精神的人。她自喻是野猫,吃完擦擦嘴就跑,不蹬掉一百个男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可当老白送她画作,提出去土耳其救她丈夫时,她转头的瞬间是落寞的,眼睛里闪过暗淡而感伤的光芒。游戏后人们回到现实,发现了事情本身的意义,从身体欲望和物质需索中挣脱。老乌的眼泪是他对索菲亚罗兰的情感,而不是她给他带来的虚名。认为挣到一百万人生才完整的李小姐,对万元一双的高跟鞋满不在乎,却把老白随手给她的画像视为珍宝。最游戏的格洛瑞亚,嘴上告诉老白不是好男人就会被人爱。转头和李小姐一起为老白办画展。人们一面告诉自己生活是游戏,情感是谎言,不断用谎言不断劝服自己不能过于认真。然而人在游戏的过程中认真审视并发现了自己,找到了高于游戏的意义。人们想要轻松无目的地生活,用轻和随便处理生活,实际上每个人对待游戏的态度都是认真的,人最终还是要面对重和严肃的情感。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熟悉与陌生的冲突。现代都市是陌生人世界。人际关系松散,关上家门,谁也不认识谁,城市冷漠又坚硬。这部影片切开城市的肌理,发现了城市中的熟人社会。影片中的关键核心人物都是“无名者”,他们叫老白、老乌、李小姐、格洛瑞亚、蓓蓓、亚历山大、小皮匠……名字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标识。人们用亲切熟悉的方式称呼彼此。到哪里都有人叫你白老师。人们知道你有没有结婚、家里几个孩子,晓得你烧菜手艺了得,甚至知道你短裤的尺码和喜欢的风格。在这个网络中,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和血缘的关联,亲缘的关系网络切断了,但地缘的关系网络逐渐建立起来。人们带着自有的文化记忆,又接受了彼此认同的生活方式,生成新的文化认同。老白老乌去咖啡店喝苏格兰威士忌,小皮匠也有他的coffee time。在家长里短的闲谈中,人们彼此了解又互不干涉,形成了相对稳定又不闭塞的空间,城市的面孔变得温情脉脉。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是上海城市影像中一块精致的马赛克。大多数改革开放后的上海市民题材电影,比如《清水湾浅水湾》《大桥下面》《股疯》《美丽新世界》等,不乏精致表象,但其中的市民群体总是保守和市侩的。粗鄙与精明并存,滑稽又可厌,这类形象在各种艺术形式中被不断固化。时代变迁,小皮匠、玛雅和亚历山大说得一口上海话,白鸽却和父母说普通话。上海这个移民城市在变化与革新中有了新的模样。《爱情神话》转换视角,将镜头对准城市文化中精致、包容、温和的内容。虽然上海方言中的揶揄滑稽仍然存在,但那种趋于拜物教的资本逻辑消失了。《爱情神话》拓展和深化了上海市民题材电影,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小路艺术娱人耳目,大路艺术震撼人心”,在轻娱乐和艺术品之间显然存在着人性深度的问题。一部作品如果不能直指人的生存形态和情感方式,并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即便具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达形式,依然不能登上经典的高峰。就像前文所言,人们想用轻的方式来生活,可到最后发现根本无法回避重和严肃。离家多年的奥德修斯经历万难终于见到妻子佩涅洛佩,可“一切才刚开始”。就像老白和李小姐的关系,爱情就这样发生了,可“一切才刚开始”,也许这才是《爱情神话》。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稿件编辑、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电影资料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秋季文创与2022年订阅已开启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

进入微店订购文创

秋季文创线上首批限量100份

报纸订阅线上渠道

中国邮政平台

本报为周报,周四出刊,通过邮局寄送,邮发代号3-22,全年订价61.8元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爱情神话》:借助上海空间再现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状态|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