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作者:文學報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去年年底首映的電影《愛情神話》在上海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熱議影片中的滬語對白、五原路一帶城市風貌、中年愛情、都市女性獨立等問題。作者花豔紅觀後撰文表示,這是一部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的群像電影,它的意義在于呈現了都市孤獨人群像。輕松、滑稽诙諧的滬語對話和中年人含蓄、隐忍的情感世界碰撞,形成了電影笑中帶淚的美學風格。

《愛情神話》在上海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熱議影片中的滬語對白、五原路一帶城市風貌、中年愛情、都市女性獨立等問題。事實上,真正讓電影鮮活靈動起來的是影片對日常生活的細緻呈現。

閑談、吃飯和性是日常生活的肌肉和骨骼,也是電影叙事的方式,是藝術重塑和再現生活的道路。滬語對白抓住了日常生活的真實。輕松、滑稽诙諧的滬語對話和中年人含蓄、隐忍的情感世界碰撞,形成了笑中帶淚的美學風格。這種方式在海派文學中早有樣本,金宇澄的《繁花》不僅人物語言是上海話,整本書的叙述都經由滬語來完成。

但《愛情神話》不是一部老娘舅式的愛情滑稽戲,讨論電影裡的上海是否真實更沒有意義。《愛情神話》是一部群像電影,它的意義在于呈現了都市孤獨人群像。影片着眼于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最終超越特殊走向一般。在老白老烏一明一暗兩條愛情線中,直擊都市生活的普遍性,通過展現三個深層沖突,觸摸到了現代人生活和情感的真相。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鬧猛”與孤獨的沖突。上海話裡有個詞叫“冷清”,它是說一個人孤零零的沒有人陪伴。《愛情神話》中每一個人都不冷清。鄰裡、朋友、租客你來我往非常鬧猛。但他們卻很孤獨。老白離了婚,和母親兒子分開住。老烏一個人住在自由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無兒無女無父無母。李小姐雖和母親女兒住在一起,但她和母親關系緊張,像一個租客一樣每月向母親交生活費,女兒很快又要回英國。格洛瑞亞的台灣丈夫整天在外尋歡作樂,隻有騙她錢的時候會給她打衛星電話。老白的租客亞曆山大離開父母一個人在上海做talk show,交不起房租。孤獨是人物的實體狀态,也是人的内心感受。影片中人們聚在一起嘎三胡,看似鬧猛的飯桌上,人的心靈其實無所依傍。老白覺得老烏的愛情神話是吹牛,老烏覺得老白沒膽子開畫展。老白進不了兒子的世界,卻希望母親不要摻合他的生活。李小姐不能容忍母親吃剩菜,母親痛恨她經濟拮據。本來是最親近的人,因為彼此關注焦點錯位、價值觀念相異,關上了深入了解的心門。影片開始時的話劇隐喻式地呈現了這一沖突。三個演員站在鋼筋森林裡,人們互相看得見聽得着,可是人與人之間隔着無形的玻璃。人們說相似的話,經曆相似的情感,卻沒有辦法彼此感覺。坐在台下的李小姐潸然淚下,旁邊快要睡着的老白一臉不解。

都市人的孤獨與個體确立個性、尋求獨立和自由有關。家庭是社會的基本機關,也是人情感勾連最緊密的地方。老白其實和母親兒子關系緊密融洽,老烏和老白也早已超越朋友關系,更像是親人。但他們彼此不想也不能住在一起。《愛情神話》裡是一群主動離家者。人們遠離他們曾經依傍并得到過溫暖和愛的世界,尋求獨立和自由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追求個性與自由必定要排除異己,孤獨成了現代人無法回避的生存狀态。荒誕的是人們在尋求反抗與超越的過程中無所憑借,又不得不與世界建立新的關聯以便擺脫孤獨。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經曆懷疑、否定自我、不安甚至退縮,這也許才是中年人生活和愛情的本相。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随便與認真的沖突。電影中的“愛情”是以“遊戲”的方式開始的。二十歲時的老烏在羅馬經曆過一夜情。漂亮、溫柔、嗲的李小姐跟沒見過幾次面的老白在一夜情中開始交往。格洛瑞亞以“野貓吃剩飯”的心态,酒後與老白一夜情。遊戲開始了,大家沖動又随便。老烏根本不知道對方是誰,後來在冰冷的電影螢幕上看到了情人的面孔。李小姐醒來偷偷摸摸溜出老白住所。格洛瑞亞借買畫的名頭打了一筆錢給老白作為一夜情的代價。遊戲是釋放壓抑欲望的一種方式,在對現實的反抗和情緒釋放中獲得短暫刺激和快感。遊戲沒有現實倫理束縛,遊戲者毫無道德羁絆,遊戲也沒有什麼實質目的。在遊戲中人是放松的,故此遊戲者總是态度随便。不是為了什麼愛情,更不是神話。

電影中的人物通過遊戲發現了真實的自己開始認真起來。喜歡掼浪頭的老烏一直把歐洲的偶遇作為吹噓的資本,可是劇末聽聞索菲亞羅蘭病危,他深情款款再一次細數那次經曆,眼裡飽含淚水地跟聽衆說:故事是他編的,借着嗆酒掩蓋落下的眼淚。遊戲是真的,情感也是真的,老烏對愛是認真的。李小姐跟老白發生關系後含蓄地告訴老白要冷靜、保持距離。自己卻在攝影機鏡頭後對專注作畫的老白忘情凝視,把接孩子這麼重要的事情多次交給老白,沒有交給那兩個看起來條件更好的追求者。格洛瑞亞是電影中最有遊戲精神的人。她自喻是野貓,吃完擦擦嘴就跑,不蹬掉一百個男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可當老白送她畫作,提出去土耳其救她丈夫時,她轉頭的瞬間是落寞的,眼睛裡閃過暗淡而感傷的光芒。遊戲後人們回到現實,發現了事情本身的意義,從身體欲望和物質需索中掙脫。老烏的眼淚是他對索菲亞羅蘭的情感,而不是她給他帶來的虛名。認為掙到一百萬人生才完整的李小姐,對萬元一雙的高跟鞋滿不在乎,卻把老白随手給她的畫像視為珍寶。最遊戲的格洛瑞亞,嘴上告訴老白不是好男人就會被人愛。轉頭和李小姐一起為老白辦畫展。人們一面告訴自己生活是遊戲,情感是謊言,不斷用謊言不斷勸服自己不能過于認真。然而人在遊戲的過程中認真審視并發現了自己,找到了高于遊戲的意義。人們想要輕松無目的地生活,用輕和随便處理生活,實際上每個人對待遊戲的态度都是認真的,人最終還是要面對重和嚴肅的情感。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熟悉與陌生的沖突。現代都市是陌生人世界。人際關系松散,關上家門,誰也不認識誰,城市冷漠又堅硬。這部影片切開城市的肌理,發現了城市中的熟人社會。影片中的關鍵核心人物都是“無名者”,他們叫老白、老烏、李小姐、格洛瑞亞、蓓蓓、亞曆山大、小皮匠……名字是一個人的社會身份和地位辨別。人們用親切熟悉的方式稱呼彼此。到哪裡都有人叫你白老師。人們知道你有沒有結婚、家裡幾個孩子,曉得你燒菜手藝了得,甚至知道你短褲的尺碼和喜歡的風格。在這個網絡中,人與人之間沒有利益和血緣的關聯,親緣的關系網絡切斷了,但地緣的關系網絡逐漸建立起來。人們帶着自有的文化記憶,又接受了彼此認同的生活方式,生成新的文化認同。老白老烏去咖啡店喝蘇格蘭威士忌,小皮匠也有他的coffee time。在家長裡短的閑談中,人們彼此了解又互不幹涉,形成了相對穩定又不閉塞的空間,城市的面孔變得溫情脈脈。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是上海城市影像中一塊精緻的馬賽克。大多數改革開放後的上海市民題材電影,比如《清水灣淺水灣》《大橋下面》《股瘋》《美麗新世界》等,不乏精緻表象,但其中的市民群體總是保守和市儈的。粗鄙與精明并存,滑稽又可厭,這類形象在各種藝術形式中被不斷固化。時代變遷,小皮匠、瑪雅和亞曆山大說得一口上海話,白鴿卻和父母說國語。上海這個移民城市在變化與革新中有了新的模樣。《愛情神話》轉換視角,将鏡頭對準城市文化中精緻、包容、溫和的内容。雖然上海方言中的揶揄滑稽仍然存在,但那種趨于拜物教的資本邏輯消失了。《愛情神話》拓展和深化了上海市民題材電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小路藝術娛人耳目,大路藝術震撼人心”,在輕娛樂和藝術品之間顯然存在着人性深度的問題。一部作品如果不能直指人的生存形态和情感方式,并對此有深入的思考,即便具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形式,依然不能登上經典的高峰。就像前文所言,人們想用輕的方式來生活,可到最後發現根本無法回避重和嚴肅。離家多年的奧德修斯經曆萬難終于見到妻子佩涅洛佩,可“一切才剛開始”。就像老白和李小姐的關系,愛情就這樣發生了,可“一切才剛開始”,也許這才是《愛情神話》。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稿件編輯、新媒體編輯:傅小平

配圖:電影資料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秋季文創與2022年訂閱已開啟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

進入微店訂購文創

秋季文創線上首批限量100份

報紙訂閱線上管道

中國郵政平台

本報為周報,周四出刊,通過郵局寄送,郵發代号3-22,全年訂價61.8元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愛情神話》:借助上海空間再現都市人普遍的生命狀态|新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