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上海争光添彩的女歌星——记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的陈燕萍

作者:华讯前沿

在文艺活动的采访中,记者近期有幸结识了一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的上海歌唱家陈燕萍。陈老师虽然年过六旬,但形象气质用“年轻貌美”四字来评价丝毫不为过。在马丽歌友会的活动中,陈老师作为骨干给我印象很深。后来得知,陈老师的人生经历非凡,是中日文艺活动中杰出的歌手,我春节期间来到宝山路778号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一周时尚》节目组,采访了被邀在组内工作的陈老师。

为上海争光添彩的女歌星——记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的陈燕萍

陈老师是上海人,高中毕业,现住桃浦。得益于容貌动人、嗓音甜美而受人关注。“杨贵妃、铃铃”的网名,就是她朋友们对她相貌和银铃般动听嗓音的好评。陈老师父亲喜欢书法,母亲酷爱越剧,文艺爱好的家庭环境,让陈老师从小爱上了唱歌。10多岁时,陈老师就在上海青年宫登台表演。24岁考取了上海歌剧院歌剧班,以优异的成绩两年结业。1986年,陈老师举办了一场丰华杯演唱会获得了圆满成功。改革开放的潮流推动了她从机电企业留职停薪,走上了自找机会演唱为业的道路。由于陈老师的演唱颇受市场欢迎,萌发了她想出国发展的心愿。1988年9月,她自费走出了国门,到了日本东京,走上了留日30年,演出和经营餐饮相结合,成家立业儿女双全并有了第三代,有了这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如今小辈的事已不用她操心了,可谓福气满满。作为一名“在日华人歌唱家”,多年的演出让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的陈老师在日本好评如潮。日本的华侨界仰慕陈老师的德艺双馨,让她挑起了日本华人华侨总工会理事的担子。2010年,陈老师参加了东京举办的卡拉ok大赛,作为唯一获得优秀奖的华人演员,陈老师为中国人争了光。2013年1月5日,陈老师还应邀参加了日本华人华侨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受到了日本有关领导的好评。在日本唱片公司举办的关东地区歌谣大赛中,陈老师也获得过优秀奖。

为上海争光添彩的女歌星——记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的陈燕萍
为上海争光添彩的女歌星——记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的陈燕萍

陈老师动情地对记者说,“日本生活尽管有不少长处,但我更爱我的祖国,落叶总要归根啊!”2014年,55岁的陈老师怀着一颗爱国之心,离开了在日本的家人,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陈老师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日本多年,我参加的演出不少于千场。尽管观众好评不少,但这同在自己国家演出的感觉总不同。在祖国演出,我到过内地的西安、成都,东北的长春、哈尔滨,最远到过内蒙古演出。每次都和数十人同行,我作为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儿童艺术学院、上海乐团等特邀演员前往,相互学习,真是其乐融融。中国,毕竟是自己的家啊!”2017年6月3日,在上海黄浦剧场,陈老师在回国新组建家庭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全场520人座无虚席,陈老师满怀归国华侨的激情,演唱了近20首动人的歌曲和回国后新学的沪剧。获得了一等奖,新民晚报等媒体都及时做了报道。提及陈老师回国学沪剧,陈老师说,这要感谢喜欢沪剧的姨夫的精心传授。沪剧是上海家喻户晓的传统剧种,让久别祖国回沪后的陈老师分外喜欢。在陈老师的认真学习下,上海百姓喜闻乐见的沪剧唱段“金丝鸟、问叔叔、芦苇疗养院”等,出自陈老师动听的嗓音,每次演出都让观众掌声连连。2018年,上海交通广播举办了一场“上海阿姐”演唱赛,陈老师被主办方盛情邀请,她上台演唱了一首娓娓动听的“心上的罗加”,被选入决赛,并获得了季军。

为上海争光添彩的女歌星——记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的陈燕萍
为上海争光添彩的女歌星——记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的陈燕萍

近半个世纪的文艺演出,让看得懂真情的陈老师把中日人民间的友谊怀揣心头。2015年,回国后的陈老师曾应邀回到日本,参加了一场在九洲举办的个人演唱会。记者请陈老师谈谈辛苦的演出同保持健康和良好精神状态的关系。陈老师说:“作为演员,有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多年来,尽管数百元一场劳务费的邀请不少,但为了给养老院和慈善单位公益演出,陈老师都愿意作出奉献。在虎年中,记者希望有更多的需要陈老师演出的单位,能同陈老师加强联系,让陈老师演唱才艺,带给更多的百姓健康与欢乐!

张维章 《新民晚报》经济与生活周刊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