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比亚迪为什么风评突然反转了? 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在深圳另外一家企业逆袭企业上找到答案 —— 华为手机。

谈到华为手机,五六年前还是电信渠道定制货的印象,如今却成了唯一可与苹果抗衡的高端手机品牌,转折点有两个显著的信号:产品上的华为Mate20pro,技术上的麒麟980芯片,二者缺一不可。

比亚迪也是如此,理解风评反转必须从同时考察它在技术与产品两个方面的贡献。

一、技术:啥都自己造的比亚迪

十几年前,比亚迪就坚持“垂直整合”的战略:电机、电池、发动机全都自研自造。这一战略的好处容易理解:自家东西,价格便宜一些,供货也足一些。

但是,这一战略实际上是违背汽车产业的惯例的:别人家的高端车,所有零部件都去买最好的;别人家的低端车,所有零部件都去买最便宜的;比亚迪的车呢,不管啥车都得买自己的。

华为启动芯片自研的时候,自家手机不也必须得用失败的K3V2芯片吗?蔚来ES8、ES6能耗高、成物料成本高,某种程度上不也是因为必须使用自家XPT的电驱系统吗?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这种自研自产的阵痛,可以说是独立自主的必然代价。

十年寒窗之后,方能迎来收获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一个问题,2021年的主流电动车中,这什么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汉用上了SiC半导体器件、使得电驱动效率提高不少?

原因很简单:特斯拉吃掉了2021年全球SiC半导体器件的几乎全部产能,其它车企要想用,只能等两年再说了!

那比亚迪为啥可以用上,它有什么牛逼的采购关系吗?原因也很简单:比亚迪这其实也买不到,但它可以自己造。

自己造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2005年组建IGBT团队到2020年的SiC器件,足足花了15年啊!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作为一个车企,比亚迪也成功跻身为功率半导体行业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2019年功率半导体行业格局

近几年经历芯片风波之后,大家都知道这种“人有我无”产品的供应风险很大 ——如果是自动驾驶芯片断供了,我们大不了人工开车;如果是IGBT断供了,那我们就要被迫回到燃油车的老路上去了!

注意了,所谓欧美的“卡脖子”,卡的就是那些他们能造而中国造不了的东西 ——比亚迪自己能造IGBT和SiC器件,说小了是对自己有利,说大了是断了欧美“卡脖子”的念想,对全行业都有利。

很早之前,曾有不少人对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战略嗤之以鼻,认为这种“从头到尾啥都自己造”的战略太笨重、不够灵活。面对质疑,比亚迪不为所动,IGBT与SiC领域也是默默坚持了16年才开花结果,直至今年才分拆为“比亚迪半导体”计划在科创板独立上市。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可以看到,这种自产自研道路走起来并不简单,但在中国屡遭欧美“卡脖子”的今年,这种独立自主路线就有不一样的意义。

当年联想集团风风光光的时候,比亚迪还只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企业。但联想放弃了艰难的“技工贸”路子,走了速成的“贸工技”之路,十几年后它与比亚迪、华为的地位已经互换了。

SiC器件只是一个例子,比亚迪的看家本领还挺多,比如说:

电 池: 弗迪电池的刀片电池,让磷酸铁锂电池重焕青春。

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IGBT与SiC器件。

电驱动: 扁线电机,八合一电驱系统。

发动机: 热效率43%的骁云发动机,比亚迪Dmi系统的核心部件。

口 罩: 世界最大的口罩制造商。

中国消费者,从小听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独立自主是改革开放的基本立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这些口号长大,他们是非常迷信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的 ——比亚迪造出了半导体功率器件、电池、电机、发动机,使中国少被卡几次脖子,就冲这点还不值得风评反转吗?

拿我自己举例子,实际上我对手机的要求不高,2000元的手机就足以满足需求,但我愿意花一万多块钱买一台Mate40pro,只是为了用脚投票“华为独立自主搞研发”、“绝不向美国屈服”的精神 —— 这就是中国消费者的真实写照啊!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二、产品:比亚迪汉 vs Mate20pro

不管怎么说,比亚迪汉站稳了2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电动车市场,这对比亚迪来说是不小的飞跃 ——汉之于比亚迪的意义,就像Mate20pro之于华为一样:像一个桥头堡一样,站稳了脚跟之后可以推出更多旗舰产品。

比亚迪为什么突然风评反转了?

其实不止于此,比亚迪的其它车型改进也很大,比如秦的外观、动力等。

小结

说到风评反转,还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中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供应链水平的整体提升至一流水平,使得比亚迪汽车的质量也比之前上升很多,减少了不少消费者抱怨的质量问题。但说到底,我觉得技术与产品两方面的原因最为关键。

当然,比亚迪还有不少问题,涵盖品牌、销售、产品各个方面,就不在此文赘述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