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余秋雨91.两种成功——中国文化的思维重点

作者:文思悦动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坐在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堂上,品味中国文化的润物无声和磅礴生机。

"用理想的, 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关系, 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事实的空白"——马克思
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鲁迅
余秋雨91.两种成功——中国文化的思维重点

上次我讲了中国文化长寿的第六个原因,叫淡化竞争。我们四下一想,我想好多朋友可能都会注意到,我们身边的竞争还是蛮多的。那么我想告诉大家,强化输赢、强化成败,这是中国一部分人所做的事情,或者说在有一些历史阶段特别要做的事情。这个主要出现在譬如像科举、官场、商场等场景中,不可否认其中的竞争是蛮厉害的。

所谓的“成功”

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多数中国人实在是不太在乎竞争,所以不管怎么样,最后都会回到大多数。这里我必须要给大家讲一讲一个非常麻烦的概念,这个概念叫成功。我在各种场合经常会遇到年轻人,或者年轻的家长叫我给他们写几个字,他们最喜欢我写的是成功、天道酬勤这样的概念,而我给他们写的往往是善良、快乐、健康,这是我本人的座右铭。

为什么你不写成功呢?我个人觉得,现在中国社会最大的麻烦或者最大的悲哀,就是那么多人在求成功、那么多人怕输,这使我们日日夜夜睡不着觉,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关注周围。我们经常心神不安的主要原因就是期盼着成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功。这里边就出现两个概念的成功了,我并不是一般意义地反对“成功”这两个字,成功有两个概念,希望大家分开来。

第一个概念是把事情做成功,这是第一个概念。第二个概念是把别人比下去。我所主张的成功或者我所认可的成功,是第一个成功,就是把事情做成功。把那件事情做成了,我们可以祝贺成功。如果说成功的含义是把别人比下去的话,这个成功就有负面意义了,一种毒药就悄悄地埋藏在里边了。

余秋雨91.两种成功——中国文化的思维重点

把别人比下去的心理有各种各样,在权位上把别人比下去,在财富上把别人比下去,在名誉上把别人比下去。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有的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要比欧美的很多人脑子都清醒一点。

乏味的官位

对于做官的某种崇拜心理,但自己真的去谋求官位,一步步上去的这种人物,数字并不太多。我们经常关注到,很多官员在一夜之间失去权力以后的那种沮丧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我看得非常非常多,所以我就希望大家不要努力地去追求官位,努力地把自己周围的人比下去,把自己的朋友比下去,把自己对手比下去,这是毫无必要的。

我看到多少退休的官员,天天在苦恼的就是下属对自己的变脸。其实我比较了解,不是变脸。下属他要工作,新的领导来了,布置了工作,我能不认认真真地跟上去,也不要让新的领导觉得我是老领导的人,而且如果老是围绕在已经退休的老领导的身边,让人家感到这个单位里边有好多小圈圈,这非常的不好,所以他们故意回避了,并不是对你的不忠。但是权位失去以后,就天天苦恼在下属的不忠里,这确实很苦恼。

权位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一点我一定要劝劝大家。它有很多承担,有很多牺牲,这一点让我们很感动。但是整体说来,它不是很重要。我遇到一个职位很高的领导,他退休了,幸好他喜欢我的书,所以我们有过一次交谈。

他跟我讲,他退休以后在写回忆录,已经写了三年了。他太太告诉我,他是一边翻着我的书,一边在写回忆录。我认真地劝他,我说你既然是我的读者,我不能不告诉你一点,你能不能不要写了,不要写这样的回忆录。你去锻炼,你去投身艺术,你去写写书法,而不要写这样的回忆录。

余秋雨91.两种成功——中国文化的思维重点

理由何在呢?我说这个程序本身很乏味。你在回忆录里能写什么呢?你没有打过仗,你没有参加过惊心动魄的事情,你是迎来送往的。这个工程上去,那边合资能够谈成,这些东西写出来,我说了一句他听了不是很接受的话,后来很快就接受了,我说这样的回忆录,平心而论,你的儿子和你的孙子也不会看。所以我由此来说明一点,就是官位整体上是比较乏味的,是不值得夸张的,也不值得回忆的。

财富和名声

至于财富也是一样,中国人都非常明白,它不仅成为抢劫、觊觎的对象。而且还会埋藏着骨肉之间无与伦比的仇恨。至于名声更是如此了。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名声,天底下有多少人后来得到了自己所盼望的名声,但当他的生命结束以后,名声很快也烟消云散了。你看有人非常喜欢在自己的墓碑上写上诸如副厅级干部某某某,后面的括号里再写上“本单位没有正厅级”,这就很可笑了。名声最后落实在墓碑上或者落实在悼词上,这完全没有必要。政坛和文化界的各种名声由于风涌浪叠,很快就被大家遗忘了。

余秋雨91.两种成功——中国文化的思维重点

你看,这样的几个特点,说明了要把别人比下去的成功非常没有价值。我在这里并不是想给大家做心理疏解,我只是在讲中国文化的一个本性。我所说的看穿,中国文化历史上都看穿了。这里我想讲几个中国古代经典名言,这个名言中国人几乎都知道,所以慢慢地就成了我们心里边的一种很厚的沉淀。

比如老子说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就是说我们的祸和福是紧紧地依靠在一起的;老子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只要你去竞争的话,最大的祸就等待着你。我所说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比下去的那种竞争,而不是把事情做成功的那种竞争;庄子说“安危相依,祸福相生”;韩非子说“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大诗人白居易说“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余秋雨91.两种成功——中国文化的思维重点

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

这样的例子可以很多很多,这证明中国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文人、诗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我几乎没有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的论文当中,看到过一个鼓励大家去把别人比下去来获得竞争成功的例子,而所有的最高的话语系统,都紧紧地落实在“淡化竞争”这样的一个基本概念上。所以我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说,这是中国文化主要的思维重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