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作者:半狂书生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苍翠,釉层稍簿。

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双凤耳瓶"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以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杯、壶、瓶、罐等,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零,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色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并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之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南宋龙泉窑器型有碗、盘、盆、碟、盏、壶、罐、渣斗、水注、水盂、笔筒、炉、琮、投壶、瓶等应有尽有。

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多胎体厚重,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质量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装饰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

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除浙江境内多处窑址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外,还有江西、福建两省的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这在宋、元民窑瓷器中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龙泉窑还通过海运,大量进入日本、菲律宾、印尼、泰国、印度、斯里兰卡、朝鲜及东非各国,形成一条海上“瓷器之路”。

明代,龙泉窑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为国内外艺术家收藏。但因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一带的瓷窑纷纷关闭,一些窑场改烧民间通用青瓷,其造型、烧制都不如以前精致。至清初,窑场所剩无几,盛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终于凋零。

新中国成立后,濒临绝迹的龙泉窑得到了新生。50年代初,周总理就指示要恢复龙泉青瓷生产。1961年,龙泉青瓷开始恢复生产,并以崭新姿态重放光彩。

纵观历史,龙泉窑的三次辉煌都是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无论是生产“贡器”,还是设立官窑,都是促成龙泉窑快速发展的最有力动因。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为了反映中国陶瓷艺术悠久灿烂的历史,1998年10月13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全套4枚,志号:1998-22。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分别为北宋五管瓶、南宋风耳瓶、元代葫芦瓶、明代刻花三果执壶。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4-1 北宋·五管瓶

(4-1)为“北宋·五管瓶”。图案选用了北宋时期龙泉窑生产的一件瓷器“五管瓶”。

瓶高39.5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9.5厘米,系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浙江龙泉市查田镇墩头村,现藏于龙泉市博物馆。

画面中的这件五管瓶,釉色呈淡青色,晶莹光洁,直口、圆肩、深腹、肩缘安装荷茎状的五管,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瓶盖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出水荷叶状,荷叶中央为花蕾形盖纽;中层为复莲,蒂部成莲池,池四周布四只小鸭戏水,其中两只嘴衔小鱼,另两只作觅食之态;下层为双重浮雕莲瓣,瓣面下垂,瓣脊凸起。

五管瓶整体结构造型生动,雕刻精细,妙趣横生,标志着北宋中晚期龙泉窑青瓷造型已经比较精美,烧制技术也已达到较高水平。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4-2 南宋·凤耳瓶

(4-2)为“南宋·凤耳瓶”。图案选用了南宋时期龙泉窑生产的一件瓷器“风耳瓶”。

瓶高26.5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10厘米,系国宝级文物,1983年从浙江松阳县出土,现藏于松阳县博物馆。

画面中的这件凤耳瓶,浅盘口,筒形长颈,颈两侧装凤耳,施豆青色釉,造型典雅大方,不落俗套。

凤耳瓶的最大特点是釉色青翠如玉,光泽柔和,非一般釉色可比,为龙泉青瓷之稀有珍品。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4-3 元·葫芦瓶

(4-3)为“元·葫芦瓶”。图案选用了元代龙泉窑生产的一件瓷器“葫芦瓶”。

瓶高30厘米,口径4.4厘米,足径7.5厘米。系国家一级文物,1984年3月在浙江青田县百货公司窑藏出土,现藏于青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画面中,该瓶由两截黏合而成,其形为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造型新颖别致,既端庄又不失滋润,下腹部釉面有开片,外底有两层装饰,圈足无釉,呈朱红色。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4-4 明·刻花三果执壶

(4-4)为“明·刻花三果执壶”。图案选用了明代龙泉窑生产的一件瓷器“刻花三果执壶”。

壶高33厘米,口径8.3厘米,系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执壶为盛酒用具。瓯江流域农家向来有冬时酿酒榨糖习俗,冬时天寒,冷酒难入口,将加热后的黄酒置入壶内斟酌,可起保温作用。

画面中,刻花三果执壶施豆青釉,造型匀称美观,秀丽的长流(弯曲的壶嘴)配以圆润的曲柄,既有对称的美感,又从整体上给人以动态的变化。流与壶颈以云形横片相连,壶身刻花装饰,颈部刻蕉叶纹,腹部两面刻枇杷果。枇杷果为明永乐、宣德时期龙泉青瓷常用的装饰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吉祥太平。

书生说集邮:中国瓷器系列——《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4-1版票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选取北宋、南宋、元、明时期的青斗瓷珍品4件,以代表龙泉窑瓷器发展的四个阶段,反映了它的全貌。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设计者为王虎鸣、任宇。邮票的4枚图案,采用统一背景,自下而上由灰白到灰蓝,淡淡的,浅浅的,过渡自然,成功地衬托出了瓷器如珍如玉如翡翠如宝石的高雅质地,彰显出了瓷器圣洁、柔和、滋润、温馨的品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千年名窑,尽显方寸之中。四枚《中国陶瓷——龙泉窑青瓷》邮票的发行,更加显示了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独特地位,对促进龙泉青瓷的加快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