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要读《浮士德 第二部》的N个理由

《浮士德》是德语文学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当前学界对《浮士德》的研究因第二部涉及内容庞杂、翻译难度大而大多局限于第一部,且笼统泛泛难以展开。北京大学谷裕教授是顶级的译者,潜心钻研《浮士德》十几年,参照了权威版本的德文注释,进行了纵横研究,完成了第二部的翻译和注释工作。本书克服了郭沫若先生翻译经典本中化译过多的弊端,力求据实移译,最大程度还原了台词风格,兼顾了权威性和可读性。

要读《浮士德 第二部》的N个理由

在大约在1797年创作的献词中,歌德写道:

他们再听不到我将作的歌呤,

虽则开篇曾是唱给这些灵魂;

欢聚的友人早已是四散飘零,

可叹最初的应和已无影无踪!

我的歌将要面对陌生的观众……

《浮士德》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至1831年间,第二部是歌德76至82岁间的创作,浓缩了其毕生实践和思考。第二部上演“大世界”,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

要读《浮士德 第二部》的N个理由

“有朝一日,若所有的文学都从世上消失,人们或可以此剧重建之。”在1804年1月28日致席勒信中,歌德如是赞美卡尔德隆的剧作。然诚如薛讷所言,“但凡可以充分理由,如此评价世界文学中某部作品,那恰恰非歌德自己的《浮士德》莫属。”《浮士德》的诗歌戏剧形式、语言修辞,无所不包,后世足可以之重建文学大厦。然又何止于文学。《浮士德》之从古代近东、古希腊,经由中世纪,至歌德时代,从正统政治秩序到民俗野史,亦无所不包,沿其轨迹,亦足可以之复原半部西方文化史。

要读《浮士德 第二部》的N个理由

歌德生前禁止出版《浮士德 第二部》

早在移居魏玛之前,歌德就开始朗读作品,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去世前不久。他曾在1813年这样说过:“莎士比亚要通过活的语言表现出来,朗读是最好的流传方式,这与表演不同,听众不会因表演的好坏分散注意力。最美妙和最纯粹的享受,是闭上眼睛,听人用自然的声音朗读而非朗诵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我们会不知不觉获得生活中的真理”。

当然对于《浮士德》的作者,朗读还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方式,它同时可以检验行文是否合适,它可以要求、促进、塑造纸上文字所不能给予的“活的语言”。

歌德日记显示,在1832年1月2日至29日间,老年歌德最后一次全文朗读了他禁止在生前出版的《浮士德·二》,听众只有他自己的儿媳奥蒂莉。日记同时记录了本次朗读对修改音律所起的作用,如1月17日日记中写道“帮助修订了《浮士德》中的几处”,1月18日日记中称“改写了几处”。虽然歌德生前做的最后这番修订是由“内容”决定的,但毕竟内容自带形式,形式永不脱离内容。

歌德生前讲话一定是声情并茂,他的所有文字也便带有这样的特征,也就是说,在写下的文字中,一定包含活的语言(更何况有很多文字是他口授给书记员的)。因此可以说,在《浮士德》诗行表现出的不刻板的韵脚中,在富有魔力的音韵和生动的旋律中,朗读者歌德的声音依稀可辨。

歌德用了三十多年才完成《浮士德 第二部》的创作

歌德自己曾说,“只有学习和借鉴外来财富才能产生伟大作品”,这并不局限于我们至此所探讨的艺术领域;如果人们认为,“若有朝一日文学从世上消失”,人们可以《浮士德》“重建”之,那么人们必须看到,这部文学大全并非只是产生于文学的文学。这种时髦的艺术领域的近亲繁殖并非歌德所求。以下表述说明了这一点:

我做了什么呢?我不过是对我所见所闻的种种进行收集和加工罢了。我的作品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个体所哺育的,他们之中贤愚不齐,老少兼备。所有人都纷纷来到我面前,向我吐露他们的思想,展示他们的才干,呈现他们的存在方式,我所做的仅是常常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我的作品本是一种集体创作,不过是冠以歌德之名罢了。(歌德致弗里德里克·索莱,1832年2月17日)

还只需一个月安静的时间,作品就会如巨大的一丛蘑菇,从地里冒出来,让人人为之惊讶和震惊。(1797年7月1日,致席勒)

1797年夏,歌德重拾《浮士德》的创作计划,试图把多年积累的“一大堆想法或创作了一半的东西”统合起来。这时他的顾问朋友席勒来信说:“我很难找到一副诗性的手环,把这样喷薄的材料聚拢到一起。您自己一定知道该如何自救。”上面引文便显示出歌德是如何自救的。引文所写,并非对一部已完成作品之结构的总结和形象描述,而是预示出具体的创作计划。

然而作者所需时间却远远超过“安静的一个月”。歌德又用了差不多十年时间才完成《浮士德》第一部,完成第二部则用了三十多年。若论最后成稿的结构,那么用“巨大的一丛蘑菇”来形容,倒是十分形象和贴切:一方面是密集地长在一起的同种属的东西,“仿佛相互映照的形象”,在地上各具形态,(而只有)在地下,通过菌丝之间的联系,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图景。

是舞台剧,是朗读剧,也是阅读剧

《浮士德》是舞台剧,是朗读剧,但同时也是一部阅读剧。这并非说要把《浮士德》当作阅读剧来接受,而是指它同时具有阅读剧的特殊品质,或日只有通过这种传达形式和接受方式,才能感知到其深意。比如在高山一场中,紧随梅菲斯特关于地壳运动、高山形成的故事之后,是一处重要的对圣经的影射,给出了火成说所包含的政治-革命寓意,这便是戏剧表演所无法传达的。

因此说剧中有很多地方,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理解到其深意。再比如所有舞台技术都无法呈现终场中,炽天使神父如何把有福童子接纳到自身之中,好让这些不谙世事的童子,用他的眼睛观看山涧;或者对于浮士德的不朽、裹缚他的丝絮被解开、从苍穹的霓裳中,/走出最初的青春力量等等,人们都只能通过想象去感知。

当然并非诸如此类不能在舞台上呈现的个别场景,决定了《浮士德》同时是一部阅读剧,而是更重要的是,整部戏剧需要人们启动思考,“用心”去领会。按照作者自己所讲明的意图,读者需要自己去补充完整,去“衔接前后关联”;为理解整部作品,人们必须认识到前后的呼应,把作品当作一部“前后相互映照的整体”来读;同时还要加入读者自己的处世和人生经验,甚至需要读者“敢于超越自己”。

混合风格的戏剧形式

然而虽称之为悲剧,剧作并未排除“有许多按经典分类规则当算作喜剧的场景”,或可算作悲喜剧的场景。剧中不少地方表现为严肃与搞笑、令人震惊又令人惬意的混合风格,不仅如此,可以说《浮士德》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学中多种文体、准文体、文学式样、塑造方式、戏剧传统的集合。它留有木偶剧和流动剧团演出的痕迹,在“天堂序剧”中借鉴了大型宗教剧模式,在“夜”一场加人了中世纪复活节剧,在“格雷琴剧”中展示了当时代市民悲剧的特征,在“海伦”一幕中模拟了古希腊悲剧,重拾了酒神节的羊人剧,此外还有与巫魔滑稽剧、粗野闹剧、宗教剧、道德剧,与歌舞剧、假面联欢、假面游行、宫廷或酒神节庆典相对应的“文本形式”。

如热气般涌来的音乐性

《浮土德》中很大部分首先是供谱曲的底本,或是标准的轻歌剧脚本。按作者意图,作品当是一部调动所有感官的整体艺术,而非印在纸上的读本。换言之,那些部分并非只是满足于文字的段落(此前各种注释几乎从未关注过),这点需要读者重新审视、感知和理解。纸上文字常常让人忘掉了歌德诗句所蕴含的语言的音乐性。当然时常有些诗句或合唱诗节,在阅读时人们也可感到,音乐“如一股涌来的热气,可把热气球带到空中”(1820年5月11日,致采尔特)。

......

要读《浮士德 第二部》的N个理由

浮士德

我只顾在世上奔波忙碌;

凡兴起我便抓住它发梢;

不尽兴的我便把它丢掉,

溜走的就让它脱逃。

我一味渴求,一味成就,

又心意难平,如此强劲

雷霆一生;先是气贯长虹,

后智慧大增,谨言慎行。

这尘世我已了如执掌。

希望

向亲爱的姊妹问好,

就算这两日的妆容

颇让大家尽兴,

可我知道明天一到

大家就要恢复原貌。

咱们若黑灯瞎火里

感到不特别惬意

那就在晴朗的白天,

完全按自己的意愿,

一时独自,一时结伴

纵情徜徉在美丽的田间,

随心所欲休息劳作

无忧无虑地生活,

从不匮乏,永不蹉跎,

咱们处处是嘉宾

哪儿都可以推门便进。

肯定不管何处

总能找到极品。

明智

人类大敌中的两个

恐惧和希望戴着枷锁,

我不让其靠近集体;

避开!便确保无虞。

活生生的庞然大物

我来指挥,它背驮塔楼,

勤勤恳恳一步一步

走在陡峭的小路。

在塔楼垛口的上方

有位女神长着宽阔

矫健的翅膀,她把

胜利洒向四面八方。

环绕着光彩和荣光

把远近四方照亮;

她称自己为胜利,

是一切行动的神女。

恐惧

乌烟瘴气的火把、灯烛,

在闹哄哄中幽幽闪动,

行走在假面之中

唉这枷锁把我紧束。

起开这些可笑的笑脸!

你们的冷笑让我起疑;

莫不是所有我的宿敌

都在今夜向我出击。

瞧这个!朋友变死敌,

我早识破他的面具;

那个想把我杀了

被我发现悄悄溜掉。

唉我多想无论去哪里,

把这个世界逃离。

可彼处也有毁灭威胁

用污浊和恐惧相裹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