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前几天,米粒从年三十就开始念叨的环球影城,我终于咬着后槽牙带他去了一趟。
果然,不出所料,人多到堪比春运。

一进霍格沃兹大门,门口就放着一辆火车头,在无边无际的人潮中,春运的感觉已上头,我有种爬上去想赶紧回家的冲动。
米粒在人潮人海中,开心地对我大喊:“妈妈,这个年我算是过圆满了。“
什么?你一个中国人,来一个游乐场这年就算过嗨了??
我真心有点替这个孩子心酸。
大过年的,不仅仅只有春运,还有贴春联、一桌子的满汉全席、满街的鞭炮纸屑、从头到脚连袜子都是新的新衣服......
还有春晚、饺子、七大叔八大姨的大红包、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熬着夜的守岁......
可惜米粒的春节,感受不到过年的年味,我也是。
春节赶上疫情,我们窝在北京哪里都没有去。
每年都会去故宫打打卡,今年我一直怕人多犹犹豫豫的,错过了预定。
▲发一张去年的图片解眼馋
原本又想带米粒去胡同溜达溜达,感受下老北京过年的氛围,也因为没做好计划,没去成。
唯一有点氛围的是,我们初二还是去红螺寺祈了福。
尴尬的是,这么多计划没成行,我却鬼使神差地应许了米粒去环球影城。
都“怪”年前,北京下了一场雪,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刷霍格沃兹飘雪的照片,米粒看到后,哭着喊着都要去。
我说:过年,情况好转就带你去。
从年三十,他就开始持续地问我:情况好转了吗?能去了吗?
我让他自己去看新闻。
米粒每天一起床,就会看新闻,看看疫情发布情况,一有新增确诊,他就哭丧个脸。
所幸初四之后,冬奥会来了。
米粒的春节多了一个冬奥会相伴,在期待冰墩墩到货之余,比往常的日子有了些不一样的幸福。
在我以为只有米粒的春节年味太淡时,有心问了他身边好几个孩子是怎么过年的?
没想到,孩子们的回答都乏善可陈。
小杰的爸爸常年驻美,今年支援冬奥会馆内的某项技术留在了国内过年,虽然人没出国,但一直待在鸟巢和张家口。
家里还是小杰和妈妈,没有丝毫的改变。
妈妈还是很开心,春节给小杰放了3天假,他的生活就是:上午睡到自然醒,下午去看场电影。
晚上吃个大餐,再玩会游戏。
小杰的眼里这个年最大的爽点在:能彻彻底底放松,不用写作业,也没有妈妈的唠叨,一年就靠这3天”回血“了。
这个小男孩跟我说:其实,只要每天都这样过,对他来说就是过年吶。
我天,过年只是变成了一个不用写作业的快乐假期吗?!
然而有同感的,不仅仅只是小杰,还有米粒的发小一位海淀小学霸。
过年这几天,她们小区的”画画小班“停课了(画的全是英文单词和数字组合),老师也回去过年了。
小区显得很寂寞冷清,她无事可干,在奶奶的强烈要求下足足放假7天。
连每日的英语打卡、日记都一并停了,就要求她去玩啊。
一年到头,小学霸只有过年才能见到奶奶,往年都是回东北老家,今年奶奶赶来北京过年。
虽然老太太一直在感慨北京没有年味,但是能看到孙女,对她来说,就是过年了。
奶奶对孙女就一个要求:不要写了,赶紧去玩啊。
给孩子放假,比监督学习抓得还紧。
只要孩子爸爸稍微有点微词,老太太就会出手,方式方法也很海淀。
老人直接拿出奥数题,让她爸爸做,做对了,就可以让孙女继续学。
可想而知,爸爸是肯定做不对的,甚至还有几道题压根都不会写,奶奶看着这个红着脸,还想狡辩的中年男人。
从鼻子里哼了一句后,带着孙女就出门,买衣服、逛超市、拆盲盒,花完了爸爸给奶奶的大红包,才回家。
所以,对于小学霸来说,过年就有奶奶,有奶奶就有完全不用学习的假期。
除了这些过年就是放假的孩子外,还有一些孩子过年=集训。
这几年,借力冬奥会的东风,身边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冬奥项目。
米粒有个好友,只要入冬就很难见到他,他不是在张家口训练,就是在东北训练。
他主攻的是单板滑雪U型池,去年最好成绩是U系列青少年组前四,考完期末,这个孩子就直奔哈尔滨。
在他的带动下,这几年,米粒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过年的保守项目变成了滑雪。
在北京,本来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滑雪场,选择的空间很大,何况有的雪场旁边有温泉、有的不远处是奥特莱斯。
孩子滑雪、妈妈泡温泉或逛街,两不误。
是一项非常适合全家小规模出行的好计划,比起在家发呆,全家动一动也是极好的。
开心归开心,可要不是看到滑雪场的春联和商场的春节打折促销信息,真是很难捕捉到过年的味道。
这几年,我总是觉得很遗憾,一直很努力想带着米粒感受纯正的过年。
可越努力越尴尬。
家里的春联是越贴越闪,就差上彩灯系列了。
饺子馅是越包越迷离,就差上纯海胆的了。
瓜子花生变成了美食博士推荐的各路网红零食,不求好吃,但求最贵和难买。
砂糖橘也变成了车厘子、年夜菜上的粉蒸肉变成了蒸澳龙,钱包在光速变瘪,年味却还是不可逆地变淡了。
年三十,我在盒马排大队,看着大家捞波士顿龙虾跟捞小龙虾一样疯狂时,我突然找到了一点过年的兴奋劲。
在我愉快地加入大伙儿,捞得正热火朝天时,抠门男米粒问我:
”大家这都是要干什么?你是没有看价格吗?“
我回答他:”因为过年,大家都要放肆一把!“
米粒问:”那过年,最开心的是盒马啊。“
一句话,浇灭了我的热情。
我正色地告诉他:”只要过年,咱们中国人才这样买东西,要把一年中最奢侈、最舍不得花的钱,都花在这个团圆时间!所以,你不要跟我谈钱。“
米粒说:”每年你过生日的时候,你也这么花钱,也这么说,不仅仅只是过年。“
我:.......
到底这个年,我是过不出小时候的年味了。
说到底,我对过年这么执着,是怕米粒长大后,记忆中没有那个热气腾腾、红红火火、喧闹非凡的春节。
少了年味,他就理解不了很多中国人独有的情愫,归家、团圆、归心、安定。
这种情结会带着你走得再远,心也不慌,任何时候都从从容容地有个期盼:等到过年,我就回家。
在外留学多年,这种情怀更浓,领悟更深。
我一直认为:孩子如果觉得春节只是一个普通的假期,没有一点特别的话,那真的挺令人遗憾的。
以上。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