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作者:局小乖简史

2021年6月,34岁的脑瘫患者李麟青荣获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学位。

苏大建校以来,他是第一位获得此学位的残疾学生,在此之前他已经带领自己的团队合作研发了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地图。

一个脑瘫患者怎么考进苏州大学成为博士的?又是如何想到要自主创业并开发这样一款应用的?李麟青在他的人生里给我们带来了完美的答案。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01、“折翼天使”

1岁时别的小朋友已经可以运用四肢在地上欢快地爬行着探索世界的奥秘了,而李麟青却丝毫没有展现出任何的“运动天赋”。

家人担心他是有什么隐疾于是带他去当地医院检查,可没想到等来的检查结果却给他们深重一击。

医生拿着李麟青的检查报告遗憾的告诉李麟青的爸妈:

“很遗憾的通知你们这个噩耗,你们的孩子被确诊为脑瘫。脑瘫的主要表现是中枢性运动障碍,常伴肌张力异常、姿势及反射异常,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感知觉异常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这个病症复杂,想要治愈很难,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李麟青的母亲颤抖的接过就诊单哽咽的问医生:

“真的吗?百分百确诊吗?他还这么小,会不会是误诊,搞错了吧。我们要求在再检查一次,一定要再检查一次,肯定搞错了!”

这个刚刚喜获麟儿不久的家庭,喜悦的氛围还没有散去,就一头撞上了一团噩耗。

脑瘫是无法治愈的恶疾,只能做一些康复训练,尽量避免全身瘫痪,想要恢复如初几乎是不可能的。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李麟青的父母始终无法接受这个噩耗,他们带着李麟青到处奔波去更大、更好、更权威的几家医院,可所有的检查结果都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稳固这个坏消息,全国各地只要他们能打听到的可以治疗脑瘫的医院都被他们跑遍了。

李麟青的母亲伤感地说:

“当时真的被打击的疯了,始终不敢相信,于是带着他到处跑,只要听说一点点希望我们都带着他去尝试,吃药、气疗、针灸全部都试过,可是都没啥效果”

好在李麟青并没有“倒大霉”,并没有到全身瘫痪的地步,只是下半身无法移动。

谈及自己的病,李麟青毫不避讳地坦言道:“脑瘫分很多类型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仅是小脑发育受到影响,四肢无法正常协调运动,但智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这个年仅1岁的孩子还没有控制过他的双脚踏上过土地,去踩沙、淌水,就永远地失去了对双腿的控制权。

在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变成一个弱势群体,残疾人。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李家人措手不及,李麟青的未来成为李父李母日夜悬心的问题。

他该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接受教育,该如何接受自己,都变成了他们心中的一块大石,沉甸甸地压在两人心口。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终日泪流满面对这个年幼懵懂的生命来说没有任何助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他们既然把他带来这个世界,那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一定不会让他过得太过艰辛。

这是爱深重的亲情,亦是对一个生命庄严的承诺,不随便放弃,更不会随意抛弃。

02、“学之不易”

7岁的李麟青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到了该接受正式学校教育的年纪。

李妈妈决定让李麟青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去学校上学,虽然李麟青身有残疾,但是他的智力水平是正常的,和普通的孩子没有差别。

李母为了让李麟青进入正常学校,找了很多家学校洽谈,想了很多办法,只为把他送进校园接受教育。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最后,终于有一家校长松口答应了李母的请求,但需要李麟青满足一个条件,通过该校的入学测试。

设置入学测设也并不是要故意刁难李麟青,只是学校想要确认李麟青是否适合在校学习,因此都是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问题。

李母早就亲自为李麟青完成了相关的学前教育,所以他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李家人大喜过望,对学校的宽容身怀感恩,特意请校方简单地吃了个饭以表示感谢。

饭间李妈妈说:“他的智力是跟正常孩子是一样的,所以我没有放弃他的理由。”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秋季正式入学之后,李麟青每天都在奶奶的接送下开始了自己的小学生涯,老年人每天抱着孙子走在放学的路上都会问问他今天在学校一天的状况。

老年人佝偻的身影和怀里滔滔不绝的孙子,在夕阳下成为放学路上的一道风景。

小孩子见风就长个儿,李麟青10岁那年,上到小学五年级,奶奶已经渐渐地抱不动他了。

为了老小的身体健康,和上下学的人生安全着想,李妈妈没办法,咬咬牙辞去了自己工程师的工作,回到家接过了照顾李麟青的重任。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我永远记得那天,苏州下着特别大的雨又刮着狂风,我妈不好骑自行车,他就把我放在后座上她自己一点点往前推着,又要担心我不小心摔下去又要推着笨重的车子,很狼狈,这种类似的困难每天都在上演,我妈不厌其烦的一直呵护着我。”

说起这些画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令李麟青记忆犹新。

为了方便李麟青上下学,一家人还迁居到学校附近,方便就近照顾他,以及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只能被困守在课桌的方寸之间的李麟青,不负众望的在结束中学课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并且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李麟青虽然一直很懂事但是父母也时时担心他的身体状况:“上了高中学习压力一下子加大了,他身体又不好,抵抗力差,我很怕他承受不住。”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他这样的特殊情况,有这样的毅力到学校坚持学校,还能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李麟青的老师回忆道。

当时学校里出了名严苛的几位老师,提起李麟青都是一脸赞赏的态度,对他抱有很大期望。

“我的手指不如正常人的灵活,书写上也有一定的障碍,我就反复一遍遍地练习写字。”

不管身体上有多大的困难等着他去克服,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学习,放弃让自己接受教育的机会。

平常人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对李麟青来说却要费不少力气。“他看到一个东西,明明只差一点儿,其它小孩儿伸个手就能拿到了,他却怎么都够不到。”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高中三年都是李母抱着他去上学,课间同学背着他去上厕所。

高考时,李麟青的考场在四楼,但是学校没有电梯可供,李麟青的体育老师自告奋勇背着他进考场。

2006年高考放榜之后,李麟青以优异的成绩被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录取,他的成绩高出了当时江苏省一本线40多分。

对于他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早在填报志愿时李麟青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我的身体不方便,腿脚不能动,毕业以后也只适合干点‘动手的工作’,计算机就很符合我的要求,而且它以后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的优秀与努力有目共睹,对于他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老师和同学并不感到惊讶,反倒是觉得欣慰:“他这些年过得辛苦,这是对他艰苦的人生的一点点回报吧。”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03、硕博连读

大学期间,学校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特意为他准备了独立的宿舍。班上的同学们也积极热心地轮流来照顾他,按时接他上下学。

李麟青告诉记者:“学院为了我上下学方便,给我安排的课程都在一楼,学校还给了我们家一张私家车通行证,让我们可以自由出入校园。”

大学期间,李麟青因为优秀的学习能力而获得多个奖项“人民奖学金”“自强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以资奖励。

本科毕业后李麟青继续选择留在母校攻读了研究生和博士。

苏州大学的党委书记谈到他对李麟青的印象时:“他承受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和难以想象的困难,也在同学们之中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从本科生一路逆袭到研究生,最后读到博士学位,李麟青所面临的困难是常人的几倍,可是这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孩子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把命运打碎的礼物一件件缝补好,让它重新焕发出光彩。

在苏大度过的15个春秋,对李麟青来说意义莫名:“如果命运偷袭你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反击他、逆袭他。博士毕业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我可能就要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了。”

读万卷书的同时,李麟青也在践行“行万里路”。他利用学校的假期,跟随父母或同学先后游历了20多个国家。

他的双腿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上,但是他的灵魂却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坐在轮椅上看向镜头的李麟青,看起来跟任何一个普通游客没有丝毫的区别,可在他的心里,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悄悄发芽。

他一面准备着自己博士的毕业答辩论文,一边为这颗种子的生长收集着更多的养分。

小时候因为病情,父母总是操心他的未来,而现在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建造一条属于自己的“马路”。

04、自主创业

早在他随着父母和同学在国内外旅行时,他便细心地观察到一个问题,他发现大陆的很多城市虽然都建设有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但残疾人的出行依旧要面临不少困难,这一方面他有深刻的体会。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很多残疾人不敢出门是因为,他不知道到达目的地之后是否方便。时间的成本、未知的迷茫,让残疾人士对于出行这件事变得特别没有安全感,我要扫平这个障碍认知,我要为这一切做出一些改变”李麟青毫不犹豫的说。

2019年还在读着博士的李麟青准备把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他动员了五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开启了一条创业之路。

小小的研究团队开始着手研发残疾人无障碍地图。

为散落全国各地的8000多万残疾同胞,提供一条经过精心规划后的,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的出行地图,这就是他埋在心理的那颗小种子。

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数据来完善他们的研究,李麟青和同事们一有空就在苏州城里各处跑,大大小小的角落里遍布着他们为梦想奔走的足迹。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李麟青使用的电动轮椅没办法进入普通的家用小轿车,因此他出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只有地铁和公交。

开车只要30分钟的路程,李麟青要花上两倍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这群热血青年的不懈努力之下,2020年12月,李麟青的团队上线了苏州市的无障碍全景式地图。

该地图可以查询苏州等多个地区的一万多个无障碍设施,并为使用者提供详细的交通信息和最优的路线规划。

2021年李麟青推广的这个项目被苏州市政府列入实施项目,并正式在全江苏省运行推广。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在他们研发的地图之上,苏州的各个景点、交通枢纽和大型的购物商城的无障碍路线显示得明明白白,并且覆盖了苏州市所有的地铁线上了无障碍通道信息。

在被问及这样做的初衷时,他坦然答道:“希望他们(残疾人士)能够更加勇敢和自信地走出家门,拥抱更广阔的天地,寻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

2021年6月22日李麟青正式从苏州大学毕业,并将荣获博士学位,坐着轮椅的李麟青被老师推上讲台。

他是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校以来第一位获得此博士学位的残疾学生。

他早已不是籍籍无名的“病小孩”,他的故事在苏大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早已认识这位和命运博弈并向人生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答卷的学长。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台下的李母激动地红了眼眶:“终于等到了这一天!27年寒窗苦读,对于常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如今等来的这一刻,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当初她坚持送儿子去正常的学校接受教育,只是不想埋没了他的正常智力。

可是儿子争气,不仅考了一个好大学,现在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李母除了欣慰就只剩下满满的感慨了。

05、还在路上

“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毕业典礼上校长面对全校泱泱学子说出了这句临别赠言。这何尝不是李麟青这27年的辛苦写照。

幼年即被病魔缠身,父母无法确定他是否还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过着平常人的生活。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也让周围的人不确定他能在这条路上走到多远,最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成绩。

围绕在他身边不确定的因素实在不胜枚举,可他偏偏在这一众负面因素中开辟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确定”。

没有辜负父母的生养之恩和老师的尊尊教诲,在长辈们的关心和呵护中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未来,造福了更多向他一样的残疾人士,弥补了社会的短板。

“如果小时候,我的父母教给我的是,你不行,你做不到,那我肯定会变得自闭又狭隘。正是由于我的父母在我成长的一路上对我不断地鼓励和支持,让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败了内心阴暗的那一面,不断地引导我积极向上,这才成就了现子的我。我所有的荣誉,最大的功劳来自于我的父母。”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虽然身体被困在轮椅上,可是他的背上早已经长出了隐形的翅膀,带着他的梦想,一路远航。

生于斯,长于斯。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个养育了他的城市。

2022年,他又准备联合创办公司,想要打造一款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创就业励志综合平台。

帮助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残疾人士解决创就业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咨询渠道和资金,以及一些技术上的服务。

34岁脑瘫博士李麟青:家人抱着上学、老师背着高考,今读博又创业

“我希望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残疾人士,让他们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走出自己狭隘封闭的空间。”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李麟青的梦想也在一点点扩大,大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态。

他被称为“脑瘫博士”,这个曾经彻底毁掉他正常生活的病痛,现在也只是他浑身光芒下暗淡的陪衬。

因为它李麟青曾经过得很糟,但“祸兮福所倚”李麟青因为丢失双腿不能走的大路,现在被他自己一砖一瓦的重新修筑回来,他以另外一种方式,急速行走在路上。

日子还长,且行且看。

参考文献:

[1]静静.“脑瘫博士”李麟青的心愿:为8500多万残障人士服务[J].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2021(11):52-54.

[2]刘颖.脑瘫博士李麟青的无障碍之路[J].时代邮刊,2021(11):48-4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