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米卡”导弹——从空空导弹到对空导弹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在空对空导弹家族中,有许多"一发子弹,两头"的例子。但与法国的米卡导弹一样,设计为以"一发双头"设计"启动"的"小"帽导弹并不多。

二战后,长期坚持独立国防发展战略的法国加快了先进武器装备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空对空导弹发展经验。

随着幻影-2000和阵风战斗机的开发和安装,法国公司Matera开发的新型空对空导弹的定位越来越清晰。鉴于当时法国空军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的实际总推力,该公司专注于小型空对空导弹,以便飞机在悬挂射弹后能够保持机动优势。经过10多年的研发,"三ika"空对空导弹问世。

名为"米卡"的空对空导弹长3.1米,射程为165毫米,重量仅为110公斤。其大面积侧翼加尾舵气动造型体现了法国军工设计的特点。这一特点也为导弹在近距离的高速机动性奠定了基础。

"米卡"空空导弹最鲜明的特点是在设计时就设定了思路:主动雷达制导头和被动红外制导头可以分开安装,以达到近距离作战和中程打击能力兼备的目标。

这个想法并不新鲜。展望未来10到20年,一些大国已经开始使用这个想法。美卡空空导弹研制时,一些西方国家放弃了这一想法,把它变成了空对空导弹和近程作战导弹的单独发展。

在成功开发出米卡空对空导弹之后,重点再次放在了这种设计上。主动雷达制导"Mika"(左上)采用锐拱形整流器和复合制导,最大射程可达50公里,被动红外制导"Mika"(左下)采用半球形带光学窗口整流器,配备双波段红外成像导轨,通过该导引使飞机能够近距离杀伤机体。

"一弹两"和"通用"的特点以及推力矢量技术的运用,不仅使其成为幻影-2000和阵风战斗机的标准配置,而且使其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在国际武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Matera Aerospace开始开发基于Mika空对空导弹的地对空/舰对空导弹。支持发射器的发展,导弹体成型...经过一番操作,米卡导弹变成了空对空导弹。后来,它的潜水式也研制成功。

从最初的弹道双头"空空导弹"到后来的"空空导弹",米卡导弹的"家族"正在扩大,但仍未摆脱先天"家族遗传病"——还不够。

即使有了它所依赖的空对空导弹,一些国家机动性更强的近距离作战导弹和远程中程导弹也对其产生了强烈影响,迫使它做出新的改变。

目前,法国国防采购局已授权欧洲导弹集团研制新一代"米卡NG"导弹。作为新一代空对空导弹,它可能延续传统的"一发双头"模式,在采用新型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更先进的制导头的基础上,增加导弹的射程,提高其机动性。它到底有多有效,时间会证明一切。

(杨龙轩 作者:国防科技大学)

来源:解放军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