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丹麦女孩》解说文案——别总提“性”可好?

作者:君悦PR影视Cut
《丹麦女孩》解说文案——别总提“性”可好?

英国| 美国| 德国| 丹麦| 比利时传记/剧情/历史电影《丹麦女孩》,于2016年上映,由汤姆·霍伯导演,DavidEbershoff 露辛达·康逊编剧,影片讲述了本片由露辛达·康逊担任编剧,根据David Ebershoff在200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后者的小说则受伊恩娜·维金娜的真实故事启发而虚构的。伊恩娜最初本是男儿身,他的妻子格蕾塔·维金娜是一个画家,恰好需要一个女模特,于是她让自己的丈夫扮成女人当自己的模特,没想到画出的作品很受欢迎,哥本哈根到处都有伊恩娜的肖像,1931年伊恩娜通过手术将自己改造成女性,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变性人。

《丹麦女孩》解说文案——别总提“性”可好?

一部电影也是一部哲学命题,我看到了导演镜头背后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所有故事都源于一个残缺,这不正是蒙太奇存在的意义。本来打算将连着看得《卡罗尔》和《丹麦女孩》做一个梳理,但着手去写时发现想说的和整理的有很多姑且一个一个来吧!首先谈谈对《丹麦女孩》中使用的象征符号的几点解读。一、男权凝视下的女权主义者大家可否记得这样一段对白,格尔达(女主)为一名男子画人物肖像,为了安慰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男人要习惯被女人注视很难,女人当然已经习惯了,但男人嘛···要屈从于女性的注视会让人不舒服。”这段台词和情节的设置让我感受到导演对长久以来受男权语境下的艺术领域和社会失语的调侃。首先一点,格尔达的身份是画家,那么绘画艺术本身于性的讨论就从未分开来过。第一,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怎么定义艺术的——这是“性的升华和性欲的释放。”绘画艺术的快感来自于观看的窥淫机制。其次,这种对于窥YIN的让我们引用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曾提出的——“隐藏的男性”可以更好理解,那就是油画中的人物经常是女性,而观赏油画的则是男性。而且从画中女性人物视线的研究也可以得出这样看与被看的潜在联系。它是以男性的(视觉)欲望作为基础进行的描述,并且在主体人格的设定上就已经确立为一种性别的男权意念。而格尔达轻松戏谑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被绘画的男性的心理,一方面欣赏导演人物设置的巧妙,另一方面可以借女权主义之口回到对性的暗示和展现。(19世纪末掀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在时间上与该片的年代也并无违和,所以尚且就让我把格尔达如此定性吧!)其实我这样说,也是为后文更好的阐释“妻子如何把丈夫掰弯”做个铺垫。哈哈!!! 被建构的性——“我本是女娇娥”接下来就看小雀斑是怎么一步一步认识到自己“原来是软妹!”。

《丹麦女孩》解说文案——别总提“性”可好?

首先,在影片片头,导演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符号,看起来只是简单的风景拍摄,然···让我们先感受一下!湖水····被芦苇垫子围着的湖····树男主画的树···女主困惑的看着男主的树···get到了吗?最明显的···摇曳的草丛 没错,我所列举的均是可以象征女性阴性气质的人体生理构造···均是弗洛伊德说的····霍博厉害在通过一系列精神分析的符号,节省了许多台词叙说的冗余和枯燥同时又能展现电影的艺术性。影片开始的景色铺陈,以及男主所有的画都指向这些意向符号,暗示流露出内心另一个自己挣扎的存在。接下来,由于老婆不靠谱闺蜜的放鸽子,使得男主不得不穿上女人的衣服为女主当模特,这放出了男主真正的自我“莉莉“。前文我们暗示过男人在女人的注视下会感到不自在的心理机制,然而小雀斑却没有,反而兴高采烈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认知结构中存在着的性别认定障碍。男人的生理性别下包裹着女人的心理性别。因此他并不排斥这种男扮女装的行为,反而和自己的老婆玩起了姐妹淘啊思密达!这美得不要不要的我真想说发型和唇色真的很重要啊!!!性别认知障碍并不是“精神分裂症”啊!!!但影片中受当时科学医疗水平限制,我也就原谅这个无知的医生了,因为精神分裂症者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丧失“自知力”人家小雀斑什么都清楚得很呐!幸亏楼层不高跑地快!最后男主想尽一切办法完成着对性别的建构。人的躯体并不是一个空壳,根据拉康的镜像认知,一个人首先要拥有对自己身体印象的认知,构成象征人格的一部分。小雀斑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是这样做的藏起了自己的生殖器,然后···镜子···拉康说人的欲望均是他者的欲望,即成为他人的欲望。镜中的自我,这种拍摄如此巧妙地表现了主客我的不断转换。包括与本喵的婚外情,然而并不成功的原因是雀斑是男性别认定障碍者,通过手术得到梦寐以求的女性身体同时也变成了个女同性恋者!这就是为什么男主仍能像以前那样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艺术家的世界真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看着这夫妻二人时而姐妹时而夫妻的我正要崩溃的时候,女主也终于绷不住了。但此时,男主意识领域中女性意识部分已经占领高地。所以他说“我穿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这种忽略身体符号只强调精神特征无疑不是意在将其女性的身体特征边缘化,最终,女性部分的觉醒带领他,走进另一个人生。 影片最后的景象也很值得玩味。女主来到了男主的故乡——就是全都是树和湖的那个地方。长镜头和宁静的色调仿佛象征着男主重新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那个温暖如初,一个人性征最初形成的地方。

请自行对文章进行校对,对语句与词语进行微调后可发布通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