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06年,王光美逝世,葬礼上来了两名特殊宾客,刘源忍不住潸然泪下

作者:若依读史

2006年10月,上个世纪中华大地最具传奇色彩女性之一的王光美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5岁。作为曾经的共和国第一夫人,王光美的一生历经大起大落风雨无悔,她高光亮洁、淡泊名利,晚年拖着病体仍致力于扶贫事业。在她的追悼会上,众多国家领导干部前来吊唁,有好几位老红军甚至拄着拐杖也坚持出席,而在众多吊唁者当中有这两位非常特殊的宾客,当刘源将军一看他们时竟忍不住当场又一次泪流满面,他们是什么人呢?

06年,王光美逝世,葬礼上来了两名特殊宾客,刘源忍不住潸然泪下

出身于高门大户的王光美在少年时期就是公认的理科天才,物理界的超级新秀。1943年时她从辅仁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大陆第一位原子物理女硕士,随后在辅仁大学担任助教。按照这样的道路发展下去,王光美未来或许会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女科学家,但当她走到人生的岔路口时,在学术道路和革命道路当中她选择了后者。

1946年随着北平军调部的成立,中共方面急需一位精通英语的翻译,此前和北平地下党有过接触的王光美受到了组织的邀请,彼时她还同时收到了美国两所高校的留学邀请。是继续学术生涯,还是投身前途未卜的革命事业?想必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王光美,但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还是推迟了留学,加入军调部担任中共翻译。

06年,王光美逝世,葬礼上来了两名特殊宾客,刘源忍不住潸然泪下

解放战争打响之后军调部解散,26岁的王光美乘坐飞机去往延安正式开启了革命生涯。延安虽然比不上北平那么繁华,但在革命圣地王光美结识了许多革命同人,她一边担任着外事翻译,一边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土改事业,期间结识了后来的丈夫刘少奇。

1948年,王光美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与此同时这一年在西柏坡她和刘少奇结为了革命伉俪。此后夫妻两人风雨相随,伴随着共和国的建立和创业共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上世纪60年代,王光美以“第一夫人”的身份陪伴着刘少奇出访海外,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而奔波,站在丈夫的身边出现在国际上,仪态万千、典雅大气的王光美展现出了东方女性的神韵,其风采轰动海内外。

除了能够在国际上一展风采之外,王光美也能够下到基层和农民一起在田间挑水种地。1963年她去到河北桃园大队工作,住在贫农家中,每天访贫问苦,时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赶早继续参加劳动,偶尔才会回家一次。

06年,王光美逝世,葬礼上来了两名特殊宾客,刘源忍不住潸然泪下

十年动荡期到来之后,王光美跌入了人生的低谷,丈夫在这场浩劫中含冤去世,自己也身陷囹圄长达12年。在秦城监狱那间小小的囚室当中,逼仄潮湿的环境,便是铁一般的意志也难以坚持下来,但王光美却熬了下来,因为她始终记得丈夫曾对自己说过“好在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更因为她的心中一直存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

1978年王光美终于恢复了自由,两年后丈夫也终于平反昭雪,风暴过去了。尽管遭遇了不公和种种冤屈,但王光美却没有任何的怨言,始终以宽容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和历史,她操心李讷的生活,关心毛刘两家后人之间的情谊,这份胸襟令人敬佩。

此后王光美在外事局兢兢业业工作多年,也曾多次担任政协委员以及常委,到了晚年她从一线退下,在已经不属于自己的时代开启了另外一份工作,她发起了幸福工程,拖着年迈的身躯为广大贫苦母亲呼吁奔走,为了筹集资金不惜卖掉祖辈留下的藏品,多年不间断捐款,家里的司机、保姆受到她的影响也出钱出力。在她的努力下,11年间幸福工程遍布全国,近七十万人得到惠及。

06年,王光美逝世,葬礼上来了两名特殊宾客,刘源忍不住潸然泪下

2006年10月13日,85岁的王光美去世,几天之后她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万名群众赶到现场在灵堂之外聚集共同表达哀思,许多为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前去悼念。在众多的悼念者中有两位非常特殊的来客,他们是曾在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过刘、王二人的演员郭法曾和刘袖杰,或许是因为他们的长相太过于和自己的父母相似,在两人到场之后,表情沉重的刘源将军忍不住潸然泪下。

惊涛骇浪中风雨前行,不管是身处人生高峰,还是落入人生低谷,王光美都以她那坚强、无私、宽容、乐观的精神砥砺前行,在这位革命先辈身上所闪耀着的高贵品格和无私精神弥足珍贵,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