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幕后|“中国红”用上航天技术,中国双人雪车创冬奥最佳

不出意外地,德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双人雪车决赛中,包揽了金银铜牌,实现在该项目上的大包大揽。

其中,弗朗西斯科·弗里德里希和托尔斯滕·马吉斯以3分56秒89的成绩刷新赛道纪录和出发纪录,获得金牌,成功卫冕。

中国组合孙楷智和吴青泽获得第14名,创造了中国双人雪车在冬奥会上的最好战绩。

值得一提的是,从中国国家雪车队首次站上国际赛场,到创造冬奥会历史最佳战绩,中国队只用了五年时间。

在这期间,国家雪车队的装备从无到有,实现了高科技装备完全国产化。奥运赛场上,孙楷智和吴青哲驾驶着一袭“中国红”国产雪车,在“雪游龙”赛道上风驰电掣,驶出了中国速度。

冬奥幕后|“中国红”用上航天技术,中国双人雪车创冬奥最佳

据了解,孙楷智和吴青泽驾驶的这辆“中国红”去年9月才正式交付使用,是由全国12家顶尖科研机构通力合作研制出来的第一批中国雪车,实现了国产雪车从无到有的突破。

5年前,中国国家雪车队刚刚成立,不仅没有训练场地,就连比赛装备——雪车也只能购买国外的产品。

众所周知,奥运会雪车雪橇项目的胜负往往只在“毫厘”之间。比拼的不仅是运动员实力,还有各国参赛人员的科技装备。

北京冬奥会上,德国队在雪橇、钢架雪车等多个项目上包揽了冠亚军,在雪车项目上更是实现了金银铜牌大包大揽,德国队驾驶的碳纤维雪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填补大陆在雪车这一项目上的空白,在备战冬奥会期间,科研人员与时间赛跑,将研制雪车列为重点攻关项目,对雪车外形不断优化设计,使国产雪车的风阻系数比同类进口雪车降低了5%,车速提高了3%。

同时,国产雪车借鉴了航天产品研制流程及管理经验,融合应用了先进的航天核心技术,采用宇航级碳纤维符合材料。

在科研人员攻关下,国产雪车强度特别高,重量却非常轻,并耐高低温交变(零下196摄氏度—120摄氏度),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达到了最高级别。

冬奥幕后|“中国红”用上航天技术,中国双人雪车创冬奥最佳

从装备来看,中国国产雪车在科学家助力下,已经有了火箭般的升级速度,走在奥运备战前列,也极大助力国家雪车队滑出最好成绩。

2月15日晚,孙楷智车队在第三轮滑出了59秒99的成绩,首次突破一分钟。这一轮完美的发挥让他们以3分00秒04的成绩进入了第四轮决赛。

在最后一轮,孙楷智和吴青泽驾驶着这一抹“中国红”,以4分00秒29的成绩获得第14名,创造了中国男子双人雪车在冬奥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未来,中国健儿将与“中国红”继续并肩作战,向最高荣誉发起冲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