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右手落残,43岁时用左手练字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48岁的刘新燕住在安康市汉滨区竹集街,走进她的家中,眼前十多平米的客厅就是是刘新燕的书房和创作室。两侧墙壁上挂满了各类书法创作以及临摹作品。对于43岁才接触书法且右手残疾的刘新燕来说,这些悬挂的书法作品来之不易。

她右手落残,43岁时用左手练字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用左手练字的刘新燕)

工厂上班落残,接触字画使她爱上书法

刘新燕,1973年5月出生在安康市汉滨区,毕业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90年代前往宝鸡在一家印刷厂上班。刘新燕回忆道:“那个时候在厂里工作,操作机器时被切断了右手指,只能调到后勤部门工作。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出入办公室,有时会看到领导练字以及墙上的书画,时间一长我就来了兴趣,也想写一手好字。”右手无法握笔,只能用左手画一画,尽管从来没有画好过,但是练习书法的念头自此埋在了刘新燕的心里。

她右手落残,43岁时用左手练字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刘新燕介绍自己的经历)

2016年,刘新燕离开印刷厂回到安康,父亲因眼伤住院,孩子上学也需要开支。为了生计刘新燕便在家门口摆摊卖起了米线,刘新燕说道:“以前就想学书法,但是孩子还小,而且因为残疾,自己心里一直没办法平静,有些自卑。2016年回安康的时候我已经43岁了,但是可以静下心练练字,白天摆摊卖米线,晚上练上一会儿。”

43岁开始练书法,勤奋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一开始写行书,很难坚持下来,不懂得控笔,只能描摹。脑子里要不断想着往反方向写,但是给别人的感觉是别扭的,尤其基本笔画的练习难度特别大,比如楷书的点划,尤其捺笔。”刘新燕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学习经历。

对于43岁的刘新燕来说,以前从未系统的学习过书法,而且右手残疾只能用左手练习,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十分艰难,机缘巧合下,刘新燕的努力引起了安康市著名书法界赵宏勋的注意,自此,刘新燕向赵宏勋学习书法。

她右手落残,43岁时用左手练字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刘新燕看老师写字)

在刘新燕的工作室里,桌子上放着20米长赵孟頫的《胆巴碑》,一旁还有王羲之的《圣教序》。“这是我平时临帖用的,书法学到老临到老,现在每天练上两个小时。”刘新燕介绍道。一边墙壁上挂着老师赵宏勋为鼓励她而赠予的书法作品,旁边是在老师指点下初次完成的 “东风劲吹天际,阴霾即遣散,春光普照慢地,毒瘦必消亡。”

她右手落残,43岁时用左手练字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刘新燕介绍作品)

另一侧墙壁上挂着刘新燕的参展作品, 其中“千秋基业,百年芳华” 在2021年“献礼建党100周年”安康市第12届女子书画手工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展出奖。

此外,刘新燕也是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

学成的她,为市民义写春联、给学生讲授经验

曾经想过放弃,但是在家人、老师以及朋友的支持下,刘新燕走到了今天。尽管家里房间小,但家人支持她练书法,腾出了客厅供她练习创作。刘新燕也成了儿子的榜样,她讲到:“儿子看我练习书法,时间长了也跟着练,尽管写的不好,但是我已经影响到了他。”

每年春节,刘新燕都会前往各个社区为市民义写春联,同时她也在许多学校给学生教授硬笔和软笔的书法知识。谈及练书法的感受,刘新燕说道:“呆在家里练书法,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治愈,让我从伤残的自卑里走了出来。今后打算作为兴趣会继续练下去,我也会把我的经验教给孩子们。”

她右手落残,43岁时用左手练字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刘新燕为市民义写春联)

据了解,陈群是刘新燕曾经的校友,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也正是陈群在看到刘新燕练习书法的字迹后,深受感动,向安康著名书法家赵宏勋进行引荐。陈群说道:“当时去她家里,看她用左手写的很认真,也很艰难,于是我就帮她找了专业的书法老师来指导。”

她右手落残,43岁时用左手练字得到了书法界的肯定!

(刘新燕和陈群)

陈群回忆道:“初中时候,刘新燕在班里很优秀,英语成绩也是全班第一,毕业后因为条件原因去了外地打工,这些年来经历了病痛、落残、亲人离去,但她一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吴宁 刘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