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终极环保车”有多牛?氢能汽车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

文、图/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 郝浩宇 王莉 柴智 付怡

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筹办再到举办,始终坚持低碳、可持续原则,产生的碳排放量将全部实现中和。冬奥会期间,氢作为火炬唯一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运输主力,氢能在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终极环保车”有多牛?氢能汽车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

水电解制氢装置

大巴车每百公里可减碳57.86公斤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因此被称为“终极环保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大巴车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此外,车辆装配了最新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将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转化为客舱暖风,可实现70%采暖能耗降低,使车辆能耗降低7%以上。

2008年北京夏奥会期间,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建成大陆首座车用加氢站,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从0到1”的示范。2022年北京冬奥会,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运输主力,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从1到100”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突破。

据介绍,北京冬奥会共计投入使用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主运力开展示范运营服务,包括小型乘用车、中巴车、大巴车等车型,是迄今为止在重大国际赛事中投入规模最大的,其中大巴车数辆创下有史以来氢燃料电池大型客车服务国际级运动赛事数量最多的纪录。

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零碳排放

816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了交通活动中的零碳排放。小型乘用车每百公里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大约18.79公斤,中巴车每百公里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大约47.01公斤,12米大巴车每百公里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大约57.86公斤。根据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安排,按每车每天平均行驶200公里计算,一台12米大巴车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可减少约6.5吨二氧化碳排放。

“终极环保车”有多牛?氢能汽车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

服务本届冬奥会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交通处副处长吴志全表示,北京冬奥会为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提供了世界级舞台,推动了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标准制修订,同时推动完善加氢站的建设流程以及氢能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为北京氢能产业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加氢站平均加注时间不到10分钟

在张家口赛区,连接各赛场、运动员村以及媒体酒店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了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这些氢能大巴穿梭在张家口赛区的每个角路,在将相关人员准确送到目的地的同时,也给张家口赛区留下了朵朵白云和一片蓝天。

为执行张家口赛区的交通和物流保障任务,张家口公交集团共计调配407台氢能源车,其中包括357台氢能源大巴车、50台氢能源中巴车,主要负责运动员、随队官员、媒体记者、赛事转播团队在冬奥村和场馆之间的接驳任务。

在张家口崇礼赛区太子城服务区加氢站,羊城晚报特派全媒体记者看到,来加氢的新能源大巴络绎不绝。虽然车辆众多,但现场井然有序,平均每辆车的加注时间不到10分钟,共有四把加氢枪提供加注服务,工作效率很高。

“终极环保车”有多牛?氢能汽车助力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

太子城加氢站

据太子城加氢站运营经理李智佳介绍,太子城服务区加氢站位于崇礼区四台嘴乡棋盘梁村延崇高速公路太子城服务区内,这里冬季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因此主要设备及零部件均采用特种材料,设计工作环境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符合赛时低温严寒的环境要求。

李智佳说,北京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太子城加氢站为240多辆交通赛事车辆提供加氢服务,承担重要的氢能保供任务。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只要有车辆加氢,都有人随时守候,安全、高效地完成加氢。同时,设备厂家也24小时在站定时维护检查设备,提供设备运行方面的技术支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赵亮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