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高晓岚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又被称为元夕、上元节、元夜等。
元宵,原意“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的主要活动是晚上吃元宵,后来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人们看花灯、吃元宵、猜灯谜,一项又一项的庆祝活动将这个节日推向了高潮,也让人们沉浸在幸福快乐的时光里。
元宵节到了,我要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愿大家:多挣钱,少生气,多喜乐,长安宁!
传统习俗,铭记于心
吃元宵
元宵,最早叫“浮元子”,生意人还称“元宝”,是民间流行的一种新奇食品,由此可见,“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两种食品的做法和口感不一样,但都寓意着人间团圆,和谐美满。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传说她是一个善良而贫穷的姑娘。
在正月十五因穷困而死,为了怀念她,人们便在这天,祭祀紫姑,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弱者的同情。
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人们都把写好的谜题贴在彩灯上供人猜谜。
猜谜语启迪了人们的智慧,激发了大家的兴趣,不仅营造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还表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
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们就一年不吃蚕了,同时也寓意着,新的一年,人们追寻丰收的希望。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它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也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活动。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也寓意着人们希望健健康康过完这一生。
看花灯
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元宵节又称“灯节”,在这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灯笼,把寂静的黑夜装点得绚丽夺目,也寓意着祛除黑暗,驱除烦恼。
舞狮子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另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还有一人充当引狮人,常有蹬高、腾跃、滚彩球等动作。
一句问候,一声祝福
林语堂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今天是元宵佳节,如果你是和父母一起过,那一定要好好珍惜。
因为在父母身边,我们就不需要小心翼翼,只管吃着热乎乎的饭菜,睡觉到自然醒,肆无忌惮的玩闹。
如果你是自己一个人过,那更要善待自己,来一碗热乎乎的汤圆。
不管这一年,你经历了多少挫折,走了多少泥坑,心情是否愉悦,都要始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让我们把开心包在元宵里,吃着元宵,笑容常挂脸庞;
让我们把幸福放在花灯里,看着花灯,快乐围绕身旁;
让我们把祝福融入手机里,读着短信,温暖流入心里。
愿2022年,大家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其乐融融、工作顺利财源滚滚、家庭美满幸福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