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丽的遗憾:苏翊鸣未能上演1980,这一挑战堪比羽生结弦4A

北京时间2月15日下午,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在首钢大跳台进行。中国队选手苏翊鸣获得冠军,为中国冬奥军团再入一金,这也是他在本届冬奥会获得的第二枚奖牌。

美丽的遗憾:苏翊鸣未能上演1980,这一挑战堪比羽生结弦4A

苏翊鸣在比赛中

本场决赛堪称“神仙打架”,首轮就有多位选手挑战1800难度,竞争极其激烈。赛前,众人都期待苏翊鸣会在决赛中拿出“终极杀招”——1980超高难度。但前两轮过后,苏翊鸣基本上已提前锁定冠军奖牌。第三轮最后一个登场的他在前11名选手完赛后已经提前锁定金牌,心态放松的他并没有挑战1980,这也成为了当天的一个“美丽的遗憾”。

在单板滑雪比赛中,内转1980(转体五周半)抓板堪称世界第一难度,这个动作此前只有苏翊鸣在训练中完成过一次。1980为何如此恐怖,让站在最高竞技舞台的各国选手望而却步?

人体将承受极大负荷

Bs1980IndyCrail(内转1980度抓板)是单板滑雪天花板级别的动作,运动员从起飞到落地,大概会经历3秒的时间,这期间要在空中旋转5圈半。

其实在苏翊鸣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三位运动员完成了1980度的转体动作。前两位都是日本选手,第三位是另一名中国运动员杨文龙,但他们三人采用了偏轴转体的动作,苏翊鸣则是水平旋转,难度更大。

“平转在理论上空中的耗时会更长,旋转的难度更大,从起跳蓄力到空中旋转,到落地时能否控克服惯性制住身体,都是极大的挑战,需要很快的起跳速度和控制能力。”

重庆沙坪坝区滑雪协会秘书长封先樵是单板滑雪专业人士,其对上游新闻记者举例表示,“对于选手,每增加半圈,难度都是成倍增加,更不要说是苏翊鸣的5圈半。”

B站UP主“滑雪研究院”也有类似的描述:跳台选手们完成高度数空中旋转后,还要通过身体的平衡、协调、惯性,再去通过高度数转体完美落地,每多转半圈,对身体都是一种非常大的负荷和挑战。

央视举了更通俗的例子:试试平地快转五圈半看晕不晕,就知道在空中转成那样还要完美落地是什么神级表现了。

美丽的遗憾:苏翊鸣未能上演1980,这一挑战堪比羽生结弦4A

如果你对1980的难度还是没有概念,或许这个例子会让你清晰概念:完成1980,就像羽生结弦挑战的4A(目前无人完成),和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上演720°扣篮(目前仅一人在表演赛中完成)一样。

完成需要天时地利

美丽的遗憾:苏翊鸣未能上演1980,这一挑战堪比羽生结弦4A

去年10月,苏翊鸣在奥地利随国家集训队备战时,苏翊鸣完成了世界上首个转体五周半(单板滑雪内转1980度抓板)的动作。这一动作也在今年1月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

苏翊鸣能在训练中完成1980,已经是前无古人。今日比赛前,每个人都在期待他在奥运赛场上拿出自己的“终极大招”,因为不论是否成功,这都注定将成为这一项目的历史佳话。

要完成这个极限动作,除了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比赛的环境也很重要,天时地利一样不能少。

封先樵表示:“要完成1980的状态和完成4A类似,要有很好的身体状态思想状态和克服恐惧的心理状态。”同时,环境的因素也很多,例如比赛时的天气、雪况、风速、跳台上的雪况,都可能会影响到选手的表现。甚至是赛道上的一个小坑槽,乃至阳光照射到雪上让雪的温度产生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选手的表现,这就是为何1980被称为‘天花板’级别的动作。”

上游新闻记者 包靖

继续阅读